第195頁
而且家裡人口也簡單,李成瑞除了兩個兄弟外並無其他兄弟姐妹,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姑嫂矛盾。而且李家家風好,家裡往上數幾代都沒有納妾,想必到了李成瑞這裡應也會如此。
若是兩人真的成親,到時候應也是住在和卓的公主府,如此一來她也能放心些,還是住在自己的地盤舒服啊,若是住在李府,宋冉也怕和卓不習慣。
李成瑞本人也是儀表堂堂,而且聽說他性子並不是尋常古代男子那麼古板,而和卓有自己的喜好與事業,若是嫁個重規矩的人也不好。
宋冉心裡也是滿意了大半,現下就等著四爺回來再問問他的意見了,聽和卓說,她與李成瑞是在京郊船廠遇見的,他雖是科舉入仕,但為人並不死板,相反還對造船很有興趣,休沐日的時候便會騎著馬過去,而且還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不停的寫寫畫畫,對船工們也很是尊重,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也會虛心求教,最終還提出了關鍵的建議。
李成瑞與和卓便如此熟識了。
晚間胤禛回來後,宋冉便與他說起了此事,胤禛聽了心裡也是挺滿意的,但他還是仔細的詢問了一番,又派人去打聽了,而後才敲定與李家的親事。
李成瑞早就對和卓有意了,在雍親王府鬆口後,便忙不迭的請了媒婆上門定親了。而說起來,和卓這門親事與武氏也有些沾親帶故的,她家就在江南,武氏的娘家表姐就嫁給了李成瑞的大哥。
武氏知道後心裡很是驚訝,沒成想她與宋姐姐還有這等緣分呢,當即就送了和卓一套木質的製造精巧的江南院落,和卓喜不自勝,親去武氏處感謝了一番,又回送了一個她親手雕刻的小木船。
和卓平日裡可寶貝她自己親手做的小木船了,就是連李成瑞都沒送呢。
而武氏也因此與宋冉的關係更好了。
李成瑞與和卓的親事定下,宋冉也是了了一件心事,接下來就要操心烏那希的親事了,不過雖然是定了親事,但和卓年紀還小,還得等四五年才能出嫁呢。
不僅是烏那希與和卓,就是別楚克與尼楚格,四爺也都準備多留幾年,幾個小姑娘今年也才十三四歲呢。
和卓的從表明心意到定親,也就花了一兩個月,但到了烏那希這裡,宋冉就不知道該如何挑了,四爺已經私下裡跟她漏了口風,烏那希的婚事她自己來挑就行,到時候定下後知會福晉一聲,讓她安排人準備。
天兒一日冷似一日,宋冉坐在炕桌前看院子裡的落雪,她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又復又看起手裡的花名冊來,京中的好兒郎幾乎都在裡頭了,宋冉挑花了眼,索性著白雪去請了烏那希過來,若是她有看的進眼裡的,自己也不會亂點鴛鴦譜。不過若是她沒有合心意的,宋冉也能頂住壓力把這事緩一緩。
實在是因著四爺催得緊,近來京中紛亂不堪,他也是怕夜長夢多,是以便想儘快把幾個閨女的親事都定下來。
她從炕桌上下來,穿著棉布繡鞋在屋裡踱步了一會,待腿不麻後又披著披風在廊下站了站,看著底下幾個小丫鬟正提了幾筐柑橘來,心裡一動,「這是今年莊子上的柑橘嗎?」
「是。」領頭的小丫鬟說道。
宋冉捏了一兩個在手裡,又道,「著人去送一筐到正院,再送一筐到前院,其餘的各人處都分一分。」當然娘家處她也不會給忘了,到時候額吩咐莊子上的管事派人送過去就是。
這花名冊也不是她一個製成的,福晉也幫了很大的忙,定然是要感謝的。
說話間烏那希就過來了,一同過來的還有和卓,「額娘,聽說你在為二姐尋夫婿,我也想過來幫著參謀參謀。」
她平日裡都會去工部點卯,不過今日是休沐日。
宋冉也沒有藏著掖著不讓她們看,轉手就把花名冊塞到烏那希懷裡,「看看吧,這些花名冊上的兒郎個個品貌俱佳,家世也很不錯,是我與你們嫡額娘篩了好幾日才篩出來的。」
比起和卓,烏那希對於要嫁人一事並不是很熱衷,但心裡也是有作為女兒家的羞澀的,「額娘做什麼把這件事大大咧咧的擺在明面上,實在是叫我……我……」
烏那希一張臉漲的通紅,和卓拉住她,「這有什麼可羞的,這是你一輩子的終身大事,哪能被別人稀里糊塗的就定了,快看看。」說著她也不等烏那希作何反應,自己就自顧自的翻了起來。
宋冉瞪眼,這個和卓,說誰是別人呢。
宋冉心裡的想法兩姐妹不知道,她們現下正在聚精會神的翻著冊子呢,一開始烏那希還有些羞澀,後來見和卓大大方方的,便也不再扭捏了。
屋裡時不時傳來兩姐妹小聲的討論聲。和卓一邊翻一邊說道,「要是大姐在就更好了,也讓她跟著參謀參謀。」烏勒丹一從塞外回來就去了軍營,軍營休沐的次數不多,是以現下並未回來。
良久,烏那希指著一處畫像說道,「額娘,您看看這個?」她的聲音很小,宋冉要仔細聽才能聽到。
宋冉接過去看了看,映入眼帘的一張面容姣好的臉,是的姣好,眉目清秀,唇紅齒白,宋冉覺得若是換成女子的髮髻,可能更為合適。
她心裡有些複雜,她這閨女不是看臉選的吧?宋冉再接著往下看,家世不錯,不同於李成瑞是漢軍旗,這位姓伊爾根覺羅氏名為忱旎的男子是今年的新科進士,得中二甲後並未參與翰林院的館選,而是進了禮部。
若是兩人真的成親,到時候應也是住在和卓的公主府,如此一來她也能放心些,還是住在自己的地盤舒服啊,若是住在李府,宋冉也怕和卓不習慣。
李成瑞本人也是儀表堂堂,而且聽說他性子並不是尋常古代男子那麼古板,而和卓有自己的喜好與事業,若是嫁個重規矩的人也不好。
宋冉心裡也是滿意了大半,現下就等著四爺回來再問問他的意見了,聽和卓說,她與李成瑞是在京郊船廠遇見的,他雖是科舉入仕,但為人並不死板,相反還對造船很有興趣,休沐日的時候便會騎著馬過去,而且還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不停的寫寫畫畫,對船工們也很是尊重,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也會虛心求教,最終還提出了關鍵的建議。
李成瑞與和卓便如此熟識了。
晚間胤禛回來後,宋冉便與他說起了此事,胤禛聽了心裡也是挺滿意的,但他還是仔細的詢問了一番,又派人去打聽了,而後才敲定與李家的親事。
李成瑞早就對和卓有意了,在雍親王府鬆口後,便忙不迭的請了媒婆上門定親了。而說起來,和卓這門親事與武氏也有些沾親帶故的,她家就在江南,武氏的娘家表姐就嫁給了李成瑞的大哥。
武氏知道後心裡很是驚訝,沒成想她與宋姐姐還有這等緣分呢,當即就送了和卓一套木質的製造精巧的江南院落,和卓喜不自勝,親去武氏處感謝了一番,又回送了一個她親手雕刻的小木船。
和卓平日裡可寶貝她自己親手做的小木船了,就是連李成瑞都沒送呢。
而武氏也因此與宋冉的關係更好了。
李成瑞與和卓的親事定下,宋冉也是了了一件心事,接下來就要操心烏那希的親事了,不過雖然是定了親事,但和卓年紀還小,還得等四五年才能出嫁呢。
不僅是烏那希與和卓,就是別楚克與尼楚格,四爺也都準備多留幾年,幾個小姑娘今年也才十三四歲呢。
和卓的從表明心意到定親,也就花了一兩個月,但到了烏那希這裡,宋冉就不知道該如何挑了,四爺已經私下裡跟她漏了口風,烏那希的婚事她自己來挑就行,到時候定下後知會福晉一聲,讓她安排人準備。
天兒一日冷似一日,宋冉坐在炕桌前看院子裡的落雪,她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又復又看起手裡的花名冊來,京中的好兒郎幾乎都在裡頭了,宋冉挑花了眼,索性著白雪去請了烏那希過來,若是她有看的進眼裡的,自己也不會亂點鴛鴦譜。不過若是她沒有合心意的,宋冉也能頂住壓力把這事緩一緩。
實在是因著四爺催得緊,近來京中紛亂不堪,他也是怕夜長夢多,是以便想儘快把幾個閨女的親事都定下來。
她從炕桌上下來,穿著棉布繡鞋在屋裡踱步了一會,待腿不麻後又披著披風在廊下站了站,看著底下幾個小丫鬟正提了幾筐柑橘來,心裡一動,「這是今年莊子上的柑橘嗎?」
「是。」領頭的小丫鬟說道。
宋冉捏了一兩個在手裡,又道,「著人去送一筐到正院,再送一筐到前院,其餘的各人處都分一分。」當然娘家處她也不會給忘了,到時候額吩咐莊子上的管事派人送過去就是。
這花名冊也不是她一個製成的,福晉也幫了很大的忙,定然是要感謝的。
說話間烏那希就過來了,一同過來的還有和卓,「額娘,聽說你在為二姐尋夫婿,我也想過來幫著參謀參謀。」
她平日裡都會去工部點卯,不過今日是休沐日。
宋冉也沒有藏著掖著不讓她們看,轉手就把花名冊塞到烏那希懷裡,「看看吧,這些花名冊上的兒郎個個品貌俱佳,家世也很不錯,是我與你們嫡額娘篩了好幾日才篩出來的。」
比起和卓,烏那希對於要嫁人一事並不是很熱衷,但心裡也是有作為女兒家的羞澀的,「額娘做什麼把這件事大大咧咧的擺在明面上,實在是叫我……我……」
烏那希一張臉漲的通紅,和卓拉住她,「這有什麼可羞的,這是你一輩子的終身大事,哪能被別人稀里糊塗的就定了,快看看。」說著她也不等烏那希作何反應,自己就自顧自的翻了起來。
宋冉瞪眼,這個和卓,說誰是別人呢。
宋冉心裡的想法兩姐妹不知道,她們現下正在聚精會神的翻著冊子呢,一開始烏那希還有些羞澀,後來見和卓大大方方的,便也不再扭捏了。
屋裡時不時傳來兩姐妹小聲的討論聲。和卓一邊翻一邊說道,「要是大姐在就更好了,也讓她跟著參謀參謀。」烏勒丹一從塞外回來就去了軍營,軍營休沐的次數不多,是以現下並未回來。
良久,烏那希指著一處畫像說道,「額娘,您看看這個?」她的聲音很小,宋冉要仔細聽才能聽到。
宋冉接過去看了看,映入眼帘的一張面容姣好的臉,是的姣好,眉目清秀,唇紅齒白,宋冉覺得若是換成女子的髮髻,可能更為合適。
她心裡有些複雜,她這閨女不是看臉選的吧?宋冉再接著往下看,家世不錯,不同於李成瑞是漢軍旗,這位姓伊爾根覺羅氏名為忱旎的男子是今年的新科進士,得中二甲後並未參與翰林院的館選,而是進了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