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你們這樣像個什麼樣子,爺不在,咱們府里更應該安安生生的等他回來,還有,別楚克與尼楚格是女眷,這前panpan朝的事怎麼也不會牽連到他們身上,既然沒聽說爺有事,她們便平安。再說了還有宋氏在,再如何她也會看顧幾個孩子的。」福晉榮音看著底下的人說道。她與宋冉雖然是對手,但一直也是相安無事,宋冉對她也很是尊敬,她清楚宋冉的為人,若是幾個孩子真有什麼事,她肯定不會放著不管。
果然,等榮音把這件事細細的說了後,府里才復又安生下來,李霜與蘇氏也不鬧了,只望眼欲穿的等著四爺他們的回來。
只是回了後京里也是不消停,大阿哥胤禔在回京路上觸怒了康熙,原因是康熙把太子交給大阿哥來監視,胤禔心裡激動,汗阿瑪把這件事交給他,不會是想立他為太子吧,他軍功無數,又是長子,越想越有可能,是以在處理好廢太子後,胤禔就問康熙廢太子應該如何處置,而且還是當著眾大臣的面,其中心思可見一斑,而康熙反問胤禔應該如何處置,胤禔卻說應該殺之,還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願意誅殺廢太子。
康熙從話語中聽說了他有意於皇位之意,又見他殘忍非常,並不願意給廢太子一絲活路,便斥責他不忠不孝。
這件事也只是讓康熙厭惡了胤禔罷了,胤禔在心灰意冷之下,自知自己於皇位無緣,便轉投八阿哥名下,做了許多小動作。
但最重要的是胤禔被查到用巫蠱之術詛咒太子,胤禔自然否認,但三阿哥卻說這物件是從胤禔房中搜出來的,康熙大怒,奪了胤禔的郡王爵位,把他幽禁在府第高牆之內,永世不得出府。至於事實到底如何,就未可知了啊。
而這一消息傳到京城時,大部隊已經到了京城,四爺一回到府里,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不出來,他不停的與幕僚商議該如何救胤祥出來。還有近來京里的局勢,他到底是應該順勢開始參與奪嫡,還是繼續隱下去。
胤禛的大部分幕僚都提議他自立門戶,只有少部分幕僚對此不贊成,而胤禛在聽了宋冉的話後,心裡也是對此不贊成的,若是真要自立門戶,可就開弓沒有回頭路了,可是眼見著汗阿瑪對太子還沒有完全狠下心,若不然大哥胤禔怎麼被汗阿瑪厭了?
此時絕對不是一個好時機。良久他終於下定決心,「本王決定請汗阿瑪復立太子。」其實他並不知道汗阿瑪到底想不想復立太子,他如此做,一來是為了表明自己對皇位並無半分覬覦,胤祥出事的火或多或少的燒到了他身上。二來呢也是想把廢太子架到火上烤,汗阿瑪應該對他還沒有完全失望,別的兄弟以為他徹底栽了,但誰知道憑著汗阿瑪的寵愛,會不會死灰復燃?他深知只有站的越高才能跌的越狠的道理。
幕僚們都覺得胤禛瘋了,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很清醒,就是汗阿瑪復立了太子又如何,憑著他這位二哥的性子,又怎麼會安生的當一個太子,特別是被汗阿瑪傷了心後,不恨他都是好的。而汗阿瑪身體康健,再活個十幾年不成問題,他就不信他會安安生生做他的太子。
不管幕僚們如何阻攔,胤禛還是上了摺子,康熙對於胤禛的舉動有詫異,但更多的卻是欣慰,還是老四重感情,重兄弟情義啊,想到最近八阿哥等人在京里上躥下跳,聯合大臣貴族,結黨營私,康熙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胤礽是他從小養大的,是以在下了廢太子的詔書後,看著他絕望的眼神,康熙就心軟了,只是旨意已發,再沒有收回去的理,是以現下看到胤禛的摺子才那麼欣慰,不過也不能如此草率的復立太子之位,還是要再等等。
胤禛遞上去的摺子石沉大海,而八爺黨們在知道胤禛的上書後,氣的眼珠子都紅了,這雍親王到底怎麼想的,竟然還上書廢太子!胤礽已經是廢了,皇上在詔書里如此的痛斥他,又如何會復立他?胤禛不管這事,上了摺子後就抱病在府里,一時間也有時間給烏那希與和卓,還有別楚克尋摸親事了。
府里眾人在胤禛回來後,終於一顆大石頭落了地,特別是李霜與蘇氏,看著自己毫髮無傷的女兒,心底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而李霜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心裡又有些不平,蘇氏那裡就是高興了。
尼楚格竟然得了這樣一門好親事,以後可是不用愁了!而巴勒作為蒙古和碩親王的嫡長子,又是世子,每年也有來京城拜見的權利,是以雖然尼楚格嫁的遠,但母女倆也不愁至於沒機會見面。
李霜自然是心裡不平,在她要去找胤禛理論時,別處了攔住了她。
「什麼?是以故意如此的?你為何要如此做?」
別楚克沉默了一會,說道,「女兒不想嫁到蒙古,女兒想嫁在京城,這樣也會離額娘近一些。而且女兒身子骨弱,若是去了蒙古,還不知回如何呢,是以我一到了蒙古便裝起了病……」
李霜聽完也是久久不語,其實她雖然平日裡對四格格也是疼愛,但是比起兩個兒子來還是差了些,這會心裡更多的卻是惋惜,若是這門婚事真的結成了,那弘昀與弘時不就有助力了嗎?
不過事已至此了,也只能如此,婚事都已經定下了,也不能再換人了。
她看著身子嬌弱的女兒,「你阿瑪近來在跟你兩個姐姐尋摸親事,我會去跟他提,儘量讓你嫁到京城來。」
果然,等榮音把這件事細細的說了後,府里才復又安生下來,李霜與蘇氏也不鬧了,只望眼欲穿的等著四爺他們的回來。
只是回了後京里也是不消停,大阿哥胤禔在回京路上觸怒了康熙,原因是康熙把太子交給大阿哥來監視,胤禔心裡激動,汗阿瑪把這件事交給他,不會是想立他為太子吧,他軍功無數,又是長子,越想越有可能,是以在處理好廢太子後,胤禔就問康熙廢太子應該如何處置,而且還是當著眾大臣的面,其中心思可見一斑,而康熙反問胤禔應該如何處置,胤禔卻說應該殺之,還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願意誅殺廢太子。
康熙從話語中聽說了他有意於皇位之意,又見他殘忍非常,並不願意給廢太子一絲活路,便斥責他不忠不孝。
這件事也只是讓康熙厭惡了胤禔罷了,胤禔在心灰意冷之下,自知自己於皇位無緣,便轉投八阿哥名下,做了許多小動作。
但最重要的是胤禔被查到用巫蠱之術詛咒太子,胤禔自然否認,但三阿哥卻說這物件是從胤禔房中搜出來的,康熙大怒,奪了胤禔的郡王爵位,把他幽禁在府第高牆之內,永世不得出府。至於事實到底如何,就未可知了啊。
而這一消息傳到京城時,大部隊已經到了京城,四爺一回到府里,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不出來,他不停的與幕僚商議該如何救胤祥出來。還有近來京里的局勢,他到底是應該順勢開始參與奪嫡,還是繼續隱下去。
胤禛的大部分幕僚都提議他自立門戶,只有少部分幕僚對此不贊成,而胤禛在聽了宋冉的話後,心裡也是對此不贊成的,若是真要自立門戶,可就開弓沒有回頭路了,可是眼見著汗阿瑪對太子還沒有完全狠下心,若不然大哥胤禔怎麼被汗阿瑪厭了?
此時絕對不是一個好時機。良久他終於下定決心,「本王決定請汗阿瑪復立太子。」其實他並不知道汗阿瑪到底想不想復立太子,他如此做,一來是為了表明自己對皇位並無半分覬覦,胤祥出事的火或多或少的燒到了他身上。二來呢也是想把廢太子架到火上烤,汗阿瑪應該對他還沒有完全失望,別的兄弟以為他徹底栽了,但誰知道憑著汗阿瑪的寵愛,會不會死灰復燃?他深知只有站的越高才能跌的越狠的道理。
幕僚們都覺得胤禛瘋了,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很清醒,就是汗阿瑪復立了太子又如何,憑著他這位二哥的性子,又怎麼會安生的當一個太子,特別是被汗阿瑪傷了心後,不恨他都是好的。而汗阿瑪身體康健,再活個十幾年不成問題,他就不信他會安安生生做他的太子。
不管幕僚們如何阻攔,胤禛還是上了摺子,康熙對於胤禛的舉動有詫異,但更多的卻是欣慰,還是老四重感情,重兄弟情義啊,想到最近八阿哥等人在京里上躥下跳,聯合大臣貴族,結黨營私,康熙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胤礽是他從小養大的,是以在下了廢太子的詔書後,看著他絕望的眼神,康熙就心軟了,只是旨意已發,再沒有收回去的理,是以現下看到胤禛的摺子才那麼欣慰,不過也不能如此草率的復立太子之位,還是要再等等。
胤禛遞上去的摺子石沉大海,而八爺黨們在知道胤禛的上書後,氣的眼珠子都紅了,這雍親王到底怎麼想的,竟然還上書廢太子!胤礽已經是廢了,皇上在詔書里如此的痛斥他,又如何會復立他?胤禛不管這事,上了摺子後就抱病在府里,一時間也有時間給烏那希與和卓,還有別楚克尋摸親事了。
府里眾人在胤禛回來後,終於一顆大石頭落了地,特別是李霜與蘇氏,看著自己毫髮無傷的女兒,心底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而李霜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心裡又有些不平,蘇氏那裡就是高興了。
尼楚格竟然得了這樣一門好親事,以後可是不用愁了!而巴勒作為蒙古和碩親王的嫡長子,又是世子,每年也有來京城拜見的權利,是以雖然尼楚格嫁的遠,但母女倆也不愁至於沒機會見面。
李霜自然是心裡不平,在她要去找胤禛理論時,別處了攔住了她。
「什麼?是以故意如此的?你為何要如此做?」
別楚克沉默了一會,說道,「女兒不想嫁到蒙古,女兒想嫁在京城,這樣也會離額娘近一些。而且女兒身子骨弱,若是去了蒙古,還不知回如何呢,是以我一到了蒙古便裝起了病……」
李霜聽完也是久久不語,其實她雖然平日裡對四格格也是疼愛,但是比起兩個兒子來還是差了些,這會心裡更多的卻是惋惜,若是這門婚事真的結成了,那弘昀與弘時不就有助力了嗎?
不過事已至此了,也只能如此,婚事都已經定下了,也不能再換人了。
她看著身子嬌弱的女兒,「你阿瑪近來在跟你兩個姐姐尋摸親事,我會去跟他提,儘量讓你嫁到京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