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小可樂對於這種裝扮欣賞不了,她覺得自己現下這樣就挺好,不用把烏髮梳成小兩把頭,也不用帶旗頭與各種首飾,還是像這樣簡簡單單的好。
「皇瑪法。」小可樂行禮道。
一旁的大臣們之前也注意到了小可樂,雖然做的是男子裝扮,但一眼變能看出此人是女子,而且還在隨行之列,這讓他們一時摸不清楚她的身份。
現下聽她喚皇上「皇瑪法」,幾人對視一眼,心裡都有了成算,這應該是皇上信封的武威公主,也就是四貝勒的長女吧,聽說生母只是個側福晉,還是從格格升上來的,但看起來皇上似乎對她很是寵信。
揚州知府又看了一旁的胤禛一眼,看來以後對待這位四貝勒時要更加小心一點了。
「你來說說若是想解決這揚州水患,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康熙看著她問道。
一旁的人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皇上竟然詢問了武威公主的意見,不是想把她做個吉祥物嗎?這水利事關民生,竟然詢問一介女子的意見?
胤禛也面露擔心的看著小可樂,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那想要回答的出彩那可不容易,他雖然知道小可樂聰慧,也不只小可樂,他早知道宋氏生的幾個孩子資質都特別好,特別是最小的弘旭,說是天才也不為過,但幾個孩子畢竟沒怎麼接觸過外界,這樣涉及民生的問題小可樂怕是也不甚了解。
不過小可樂卻並不如何擔心,也可以說是她沒有壓力,回答的好與不好她不關心,畢竟她現下只是個不通庶務的女子罷了,就是答的不好也無妨。更何況她之前雖然長在府里,但蘇夫子是個胸里有溝壑的人,給他們講了許多事情,教導他們的知識也並不拘泥於課本,她也因此跟著長了不少見識。
只見她只是略一思索,便不急不緩的說道,「回皇瑪法,孫女以為若想防洪,要做到三點就行了。」
「哦?說說看。」康熙挑了挑眉說道,他原本也不期待烏勒丹能說出什么子丑寅卯來,只是想把她引到人前罷了,沒想到她好似對此事並不是一無所知。
「第一就是可以在河湖兩岸多種一些樹,河兩岸的樹多了便可以減輕洪澇災害。」
康熙聽了點了點頭,這是個法子,以前也有人提到過,只是治標不治本。
「第二就是最主要的一點,也就是修築堤壩了,加固加高加寬河堤。」
這也是現下防洪最主要的手段,康熙聽了心裡暗暗讚賞,他近來便準備修建一個大的河堤工程,需要耗時數年才能完成,朝堂的聲音有支持也有反對,反對的人說此事太過勞民傷財了。但是不建立河堤,長江地區就會一直受到洪水的影響,縱使再怎麼防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第三就是可以修建水庫。」
「這三點呢都是孫女根據前人的經驗總結的,也不值什麼。」
不過雖說如此,康熙還是很高興,烏勒丹這個年紀能說的頭頭是道已經很不錯了,而且她說的第二點正好說到他的心坎里去了,那些朝臣真是白吃了那麼多年的飯與鹽,還不如烏勒丹一個姑娘家。
「說的很不錯。」康熙看著小可樂讚賞道。
他既然發了話了,一旁的大臣們也開始誇獎小可樂,胤禛見此也微微勾了勾唇角,不過他還是謙虛道,「汗阿瑪莫誇她了。」
康熙也不在意,只叫了小可樂跟在他身前,「繼續往前面去看看。」
修築河堤的事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是必須要做的,不管朝臣們如何反對也是無濟於事。
他看了看跟在隊伍後面的胤禛一眼,他以前也問過老四的意見,老四也是贊成此事的,不像太子。想到太子,康熙的眼睛眯了眯,今天他來巡河原本是想帶著太子的,但也不知道太子昨天晚上做什麼去了,今兒一早竟然未起來。
不過想來也不過是沉溺於哪處的溫柔鄉里了,他前幾日就聽說太子一來揚州就總是與官員們花天酒地,還包了畫舫,那畫舫的瘦馬估計要把太子的魂兒都給勾走了。
想到此,他冷哼一聲。
小可樂不明所以的抬起頭看向他,康熙又收起了表情,扶了扶小可樂的肩膀,「別掉進溝渠里了。」說完又想到她是天生神力,從小也學的功夫,自己真是瞎擔心了。
而一旁的大太監看到康熙爺的表情變化,心裡也是一嘆,太子爺最近……行事作風越來越讓人看不過眼了。他又把目光看向武威公主,武威公主最近得了皇上的看重,怕是四貝勒也得跟著沾光了。
今日巡河一直到下了晌才回去,下午的時候小可樂也並未回住處,而是帶著侍衛在這揚州城裡逛了起來,後日他們就要啟程去金陵了,不坐馬車,坐船。而坐船的話差不多一兩日的光景就能到,小可樂也是鬆了一口氣。
她雖然是天生神力,但卻並不是無堅不摧,她是真的做不慣馬車,雖然走的是官道,但馬車還是搖搖晃晃的,晃的她頭都要暈了,而且胃裡還一陣陣的翻滾,拿出額娘提前給她準備的暈車藥吃了後才撐過去了。
所幸做了幾日馬車後她得了皇瑪法的旨意可以騎馬而行,這才讓她鬆了一口氣,若是讓她整日整日的坐馬車趕路,她還真是坐不習慣。
若是馬車可以變得不那麼顛簸就好了。
小可樂這次出行只帶了一個侍女,因著這次康熙南巡並不是為了遊山玩水的,帶太多女眷不方便。這會兒這侍女,也就是小可樂跟前的大丫鬟汀蘭說道,「公主,您之前沒坐過船吧?」
「皇瑪法。」小可樂行禮道。
一旁的大臣們之前也注意到了小可樂,雖然做的是男子裝扮,但一眼變能看出此人是女子,而且還在隨行之列,這讓他們一時摸不清楚她的身份。
現下聽她喚皇上「皇瑪法」,幾人對視一眼,心裡都有了成算,這應該是皇上信封的武威公主,也就是四貝勒的長女吧,聽說生母只是個側福晉,還是從格格升上來的,但看起來皇上似乎對她很是寵信。
揚州知府又看了一旁的胤禛一眼,看來以後對待這位四貝勒時要更加小心一點了。
「你來說說若是想解決這揚州水患,有什麼可行的辦法?」康熙看著她問道。
一旁的人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皇上竟然詢問了武威公主的意見,不是想把她做個吉祥物嗎?這水利事關民生,竟然詢問一介女子的意見?
胤禛也面露擔心的看著小可樂,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那想要回答的出彩那可不容易,他雖然知道小可樂聰慧,也不只小可樂,他早知道宋氏生的幾個孩子資質都特別好,特別是最小的弘旭,說是天才也不為過,但幾個孩子畢竟沒怎麼接觸過外界,這樣涉及民生的問題小可樂怕是也不甚了解。
不過小可樂卻並不如何擔心,也可以說是她沒有壓力,回答的好與不好她不關心,畢竟她現下只是個不通庶務的女子罷了,就是答的不好也無妨。更何況她之前雖然長在府里,但蘇夫子是個胸里有溝壑的人,給他們講了許多事情,教導他們的知識也並不拘泥於課本,她也因此跟著長了不少見識。
只見她只是略一思索,便不急不緩的說道,「回皇瑪法,孫女以為若想防洪,要做到三點就行了。」
「哦?說說看。」康熙挑了挑眉說道,他原本也不期待烏勒丹能說出什么子丑寅卯來,只是想把她引到人前罷了,沒想到她好似對此事並不是一無所知。
「第一就是可以在河湖兩岸多種一些樹,河兩岸的樹多了便可以減輕洪澇災害。」
康熙聽了點了點頭,這是個法子,以前也有人提到過,只是治標不治本。
「第二就是最主要的一點,也就是修築堤壩了,加固加高加寬河堤。」
這也是現下防洪最主要的手段,康熙聽了心裡暗暗讚賞,他近來便準備修建一個大的河堤工程,需要耗時數年才能完成,朝堂的聲音有支持也有反對,反對的人說此事太過勞民傷財了。但是不建立河堤,長江地區就會一直受到洪水的影響,縱使再怎麼防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罷了。
「第三就是可以修建水庫。」
「這三點呢都是孫女根據前人的經驗總結的,也不值什麼。」
不過雖說如此,康熙還是很高興,烏勒丹這個年紀能說的頭頭是道已經很不錯了,而且她說的第二點正好說到他的心坎里去了,那些朝臣真是白吃了那麼多年的飯與鹽,還不如烏勒丹一個姑娘家。
「說的很不錯。」康熙看著小可樂讚賞道。
他既然發了話了,一旁的大臣們也開始誇獎小可樂,胤禛見此也微微勾了勾唇角,不過他還是謙虛道,「汗阿瑪莫誇她了。」
康熙也不在意,只叫了小可樂跟在他身前,「繼續往前面去看看。」
修築河堤的事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是必須要做的,不管朝臣們如何反對也是無濟於事。
他看了看跟在隊伍後面的胤禛一眼,他以前也問過老四的意見,老四也是贊成此事的,不像太子。想到太子,康熙的眼睛眯了眯,今天他來巡河原本是想帶著太子的,但也不知道太子昨天晚上做什麼去了,今兒一早竟然未起來。
不過想來也不過是沉溺於哪處的溫柔鄉里了,他前幾日就聽說太子一來揚州就總是與官員們花天酒地,還包了畫舫,那畫舫的瘦馬估計要把太子的魂兒都給勾走了。
想到此,他冷哼一聲。
小可樂不明所以的抬起頭看向他,康熙又收起了表情,扶了扶小可樂的肩膀,「別掉進溝渠里了。」說完又想到她是天生神力,從小也學的功夫,自己真是瞎擔心了。
而一旁的大太監看到康熙爺的表情變化,心裡也是一嘆,太子爺最近……行事作風越來越讓人看不過眼了。他又把目光看向武威公主,武威公主最近得了皇上的看重,怕是四貝勒也得跟著沾光了。
今日巡河一直到下了晌才回去,下午的時候小可樂也並未回住處,而是帶著侍衛在這揚州城裡逛了起來,後日他們就要啟程去金陵了,不坐馬車,坐船。而坐船的話差不多一兩日的光景就能到,小可樂也是鬆了一口氣。
她雖然是天生神力,但卻並不是無堅不摧,她是真的做不慣馬車,雖然走的是官道,但馬車還是搖搖晃晃的,晃的她頭都要暈了,而且胃裡還一陣陣的翻滾,拿出額娘提前給她準備的暈車藥吃了後才撐過去了。
所幸做了幾日馬車後她得了皇瑪法的旨意可以騎馬而行,這才讓她鬆了一口氣,若是讓她整日整日的坐馬車趕路,她還真是坐不習慣。
若是馬車可以變得不那麼顛簸就好了。
小可樂這次出行只帶了一個侍女,因著這次康熙南巡並不是為了遊山玩水的,帶太多女眷不方便。這會兒這侍女,也就是小可樂跟前的大丫鬟汀蘭說道,「公主,您之前沒坐過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