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杜夫人見狀不滿起來。心裡暗暗罵真是小門小戶沒見過世面的人家!一點子喜事就裝腔作勢的拿喬,生怕誰占明家便宜似的!
這可是她適才在龍家費盡心思想的好主意:既然娶不到明月奴,那與明家搞好關係也是正理!娶不到明月奴,娶她同父的明月姝也是可行的。
難道姐姐風光了,會不提攜自己的親妹子不成?而自己的兒子杜輕臣則成為了未來官家的妹夫,朝堂上還有誰會為難不成?便是日後官家心疼妹夫,隨便指派個什麼漕運的賺錢活計,那杜家,可就能恢復祖上榮光!
她越想越激動,當機立斷就跟著明月奴來了明家提親,至於兒子想求娶三娘子……杜夫人是認得明月姝的,仔細想想明月姝也有一番風貌,又比三娘子溫順,慣會柔情蜜意,男人嘛,誰不吃這一套?
可這明家的態度,似乎是不願意……杜夫人心裡不滿,當下咳嗽一聲:「明老安人這是不願嘍,不是我托大,我們杜家也是開朝時就封的勳爵人家,便是家裡的門縫掃一掃,也能夠尋常小戶人家過個三五年的。說起來我本應當為兒子尋個高門大戶里懂規矩知進退的兒媳婦,誰知道兒子在杜家學堂瞧過你們四娘子,上了心,這才讓我老著臉過來打聽」
石姨娘一聽越發高興,杜家世子對四娘子有意!主動求母親提親,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兩口子過日子不就講究兩情相悅嗎?她恨不得立刻就答應,可惜四娘子還在被禁足無法過來。
可明殊卻彬彬有禮對杜夫人道:「多謝秦國公府上抬愛,只不過我家門戶雖然卑微,到底疼愛女兒,好與她細細思量一番。」月奴冷笑,什麼疼愛女兒,還不是想尋個好買家?
杜夫人急了,這明娘子封為太子妃的事情傳出去,明家的其餘幾個女兒立刻就會成為搶手貨,大凡有點腦子的人家都會來搶奪明三娘子一父同胞的親妹子,到時候人家多了,明家眼裡還會將秦國公府上打在眼裡?
說起來她們杜家如今只不過有個好聽的公門頭銜,不得聖心,內里麋亂,鋪張浪費,知根知底的人家壓根兒就不願意將女兒嫁過去。要被明家回過味來還行?
於是杜夫人大刀闊斧當機立斷:「我家可是聘定了四娘子的,還請明家當場給我個答覆!」說著便給自己心腹的嬤嬤一個眼色,「去!請個官媒人來明家上門!下餉就要來!」
這麼有誠意嗎?明三娘子笑眯眯揚揚眉毛,再看秋蘭不知道何時已經又回來,在自己耳邊耳語一番,於是笑著說:「杜夫人還是迴避一二,正好我家有點家事要處理。」
杜夫人哪裡捨得走?當下就道:「不礙事不礙事,這不馬上就成一家人了麼!」
哦,是你自己自找的。
月奴就揮揮手,秋蘭則上前稟告道:「回老安人,回老爺,外頭有個婆子哭著要尋孫女哩。」
明老安人今日高興,便不以為意:「是秦家麼?給他們幾兩碎銀子打發了罷。」
秋蘭說:「不是呢,是個滿頭銀髮的老婆子,渾身上下不過一件單衣,凍得直打顫。」
這……明老安人仔細想一想,似乎秦家老夫人已經去世了,因而便有閒心好奇問道:「帶進來問問。」
於是下面的人便帶那老嫗進來。只見一位身著藍布直裰、滿頭銀霜的老婦人,佝僂著腰,一臉的不自在。明老安人是經過苦的人,一眼就憐憫上了:「快端熱茶。」
那老嫗忙感謝不止,老安人見老嫗行為舉止有些端方,心裡又多幾份憐憫:「你們是尋親來的麼?在我家吃碗熱茶飯再走。」
「家境貧寒,不敢拿大,謝老菩薩厚待。」 那老婦人顫顫巍巍起身道謝,又問,「今日上門,著實對不住老菩薩的很,只是我兒子亡故,膝下只余個女兒家在貴府,不得不出口相求,好叫今後能養我老。」
原來是討丫鬟回去,明老安人道:「府里丫鬟有家人老討的我們都發還回去,你既然貧苦我便也不收你賣身銀子。」
「不!我孫女不是丫鬟。」老婦人囁喏著,半天才抬起手指顫顫巍巍指向石姨娘,「她的女兒便是我孫女。」
石姨娘臉色陡然變白,嘴唇劇烈顫抖起來,她萬萬沒想到在今天這短短半天便經歷了這大喜大悲的變故,想起月姝將得到的潑天富貴,她攥緊拳頭上前理論:「你胡唚什麼!來人吶,還不給我亂棍打出去!」
就有石姨娘的貼身女婢上前來抓老婦人,老婦人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著道:「莫不是被逼急了我何苦來尋你!」
「住手!」明殊見老婦人即使被人逼迫卻也說話有條有理舉止端正不已,心裡早信了大半,因而問道,「老人家,你且說明白,你兒子是誰,是如何認識這婦人?又為何說她女兒是你孫女?」
石姨娘聽他言語間將她稱為「這婦人」,最後幾句幾近是咬牙切齒說出,心裡一緊,忙跪下膝行至前:「老爺,可不能任由外人污衊我……您可得與我做主!」可明殊理會都不理會她半分。石姨娘心裡暗恨,當年明老安人初遇時所說之話讓明殊對她冷淡不少,這幾年她殫精竭慮,也不過勉強哄掇了半分,沒想到如今連信她都不信。
老婦人起身從懷裡掏出一方貼身小衣和書信:「我家本來也是殷實鄉紳,元豐初年我兒從煙花巷裡遇到一個妓子,被她哄掇得找不著東西,與她散盡千金給管事媽媽,那妓子更是說要贖身與他過太平日子,還說懷上了她的骨肉,將貼身小衣託付與他,可憐我兒子痴情一片信了她的話,將家裡大半資財交於她好叫她贖身。」
這可是她適才在龍家費盡心思想的好主意:既然娶不到明月奴,那與明家搞好關係也是正理!娶不到明月奴,娶她同父的明月姝也是可行的。
難道姐姐風光了,會不提攜自己的親妹子不成?而自己的兒子杜輕臣則成為了未來官家的妹夫,朝堂上還有誰會為難不成?便是日後官家心疼妹夫,隨便指派個什麼漕運的賺錢活計,那杜家,可就能恢復祖上榮光!
她越想越激動,當機立斷就跟著明月奴來了明家提親,至於兒子想求娶三娘子……杜夫人是認得明月姝的,仔細想想明月姝也有一番風貌,又比三娘子溫順,慣會柔情蜜意,男人嘛,誰不吃這一套?
可這明家的態度,似乎是不願意……杜夫人心裡不滿,當下咳嗽一聲:「明老安人這是不願嘍,不是我托大,我們杜家也是開朝時就封的勳爵人家,便是家裡的門縫掃一掃,也能夠尋常小戶人家過個三五年的。說起來我本應當為兒子尋個高門大戶里懂規矩知進退的兒媳婦,誰知道兒子在杜家學堂瞧過你們四娘子,上了心,這才讓我老著臉過來打聽」
石姨娘一聽越發高興,杜家世子對四娘子有意!主動求母親提親,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兩口子過日子不就講究兩情相悅嗎?她恨不得立刻就答應,可惜四娘子還在被禁足無法過來。
可明殊卻彬彬有禮對杜夫人道:「多謝秦國公府上抬愛,只不過我家門戶雖然卑微,到底疼愛女兒,好與她細細思量一番。」月奴冷笑,什麼疼愛女兒,還不是想尋個好買家?
杜夫人急了,這明娘子封為太子妃的事情傳出去,明家的其餘幾個女兒立刻就會成為搶手貨,大凡有點腦子的人家都會來搶奪明三娘子一父同胞的親妹子,到時候人家多了,明家眼裡還會將秦國公府上打在眼裡?
說起來她們杜家如今只不過有個好聽的公門頭銜,不得聖心,內里麋亂,鋪張浪費,知根知底的人家壓根兒就不願意將女兒嫁過去。要被明家回過味來還行?
於是杜夫人大刀闊斧當機立斷:「我家可是聘定了四娘子的,還請明家當場給我個答覆!」說著便給自己心腹的嬤嬤一個眼色,「去!請個官媒人來明家上門!下餉就要來!」
這麼有誠意嗎?明三娘子笑眯眯揚揚眉毛,再看秋蘭不知道何時已經又回來,在自己耳邊耳語一番,於是笑著說:「杜夫人還是迴避一二,正好我家有點家事要處理。」
杜夫人哪裡捨得走?當下就道:「不礙事不礙事,這不馬上就成一家人了麼!」
哦,是你自己自找的。
月奴就揮揮手,秋蘭則上前稟告道:「回老安人,回老爺,外頭有個婆子哭著要尋孫女哩。」
明老安人今日高興,便不以為意:「是秦家麼?給他們幾兩碎銀子打發了罷。」
秋蘭說:「不是呢,是個滿頭銀髮的老婆子,渾身上下不過一件單衣,凍得直打顫。」
這……明老安人仔細想一想,似乎秦家老夫人已經去世了,因而便有閒心好奇問道:「帶進來問問。」
於是下面的人便帶那老嫗進來。只見一位身著藍布直裰、滿頭銀霜的老婦人,佝僂著腰,一臉的不自在。明老安人是經過苦的人,一眼就憐憫上了:「快端熱茶。」
那老嫗忙感謝不止,老安人見老嫗行為舉止有些端方,心裡又多幾份憐憫:「你們是尋親來的麼?在我家吃碗熱茶飯再走。」
「家境貧寒,不敢拿大,謝老菩薩厚待。」 那老婦人顫顫巍巍起身道謝,又問,「今日上門,著實對不住老菩薩的很,只是我兒子亡故,膝下只余個女兒家在貴府,不得不出口相求,好叫今後能養我老。」
原來是討丫鬟回去,明老安人道:「府里丫鬟有家人老討的我們都發還回去,你既然貧苦我便也不收你賣身銀子。」
「不!我孫女不是丫鬟。」老婦人囁喏著,半天才抬起手指顫顫巍巍指向石姨娘,「她的女兒便是我孫女。」
石姨娘臉色陡然變白,嘴唇劇烈顫抖起來,她萬萬沒想到在今天這短短半天便經歷了這大喜大悲的變故,想起月姝將得到的潑天富貴,她攥緊拳頭上前理論:「你胡唚什麼!來人吶,還不給我亂棍打出去!」
就有石姨娘的貼身女婢上前來抓老婦人,老婦人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著道:「莫不是被逼急了我何苦來尋你!」
「住手!」明殊見老婦人即使被人逼迫卻也說話有條有理舉止端正不已,心裡早信了大半,因而問道,「老人家,你且說明白,你兒子是誰,是如何認識這婦人?又為何說她女兒是你孫女?」
石姨娘聽他言語間將她稱為「這婦人」,最後幾句幾近是咬牙切齒說出,心裡一緊,忙跪下膝行至前:「老爺,可不能任由外人污衊我……您可得與我做主!」可明殊理會都不理會她半分。石姨娘心裡暗恨,當年明老安人初遇時所說之話讓明殊對她冷淡不少,這幾年她殫精竭慮,也不過勉強哄掇了半分,沒想到如今連信她都不信。
老婦人起身從懷裡掏出一方貼身小衣和書信:「我家本來也是殷實鄉紳,元豐初年我兒從煙花巷裡遇到一個妓子,被她哄掇得找不著東西,與她散盡千金給管事媽媽,那妓子更是說要贖身與他過太平日子,還說懷上了她的骨肉,將貼身小衣託付與他,可憐我兒子痴情一片信了她的話,將家裡大半資財交於她好叫她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