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69章 番外:管家嬤嬤她很兇(十三)

  他說的誠懇,神情認真的讓人無法懷疑。

  承樂沒拒絕,謙王便默認她同意了,待雨勢稍小,便騎馬回去。

  他先去求得恪王妃,給了豐厚的銀錢貼補,為林姨娘和趙姨娘尋得歸宿,耐心的等了一個多月,才進宮去請旨賜婚的。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將承樂與兩位姨娘的事劃清界限了。

  他請旨婚娶承樂為正妃,趙秋容很爽快的就允了。

  沒人說這門親事不好,承樂唯一會被人說道的只有門第家世,她本身的能力,挑不出錯的。

  有了太后懿旨,這門親事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謙王府開始準備起來,謙王除了上朝,休沐的日子便總是去莊子上待著。

  沒人守在身邊,承樂過上了她最喜歡的自在日子,捕魚,打獵,種菜,澆花,一整天的時間,她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有時懶得動彈,便在竹榻上睡一整天,點心茶水都放在手邊,能不起來絕對不起來。

  不過,這都是她一個人的時候。

  休沐的日子謙王一來,她便不能這麼清閒了,謙王文弱,即便有心陪著她,也是捕魚落水,打獵滾山,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煮茶的手藝不錯,還能變著方的將茶水煮的好喝一些。

  每每這時,承樂便有心做上好幾樣點心出來,就著香氣四溢的茶,與他互吹古往今來的野史,即便有時會被他糾正與實不符,卻也話題不斷。

  等秋末天氣漸漸冷了的時候,他們也會一塊看書,往往是謙王端坐在榻邊,承樂縮在竹榻上蓋著毯子。

  他謹守著規矩,即便每次見承樂縮在竹榻上都想躺上去抱著她,卻也只是在心裡想一想,並不曾真的會對她做什麼。

  雖大的越禮之舉,便是將她抱在腿上,聞著她的發香,故作鎮定的看書不語。

  婚期將至,明儀回來了,帶著兩個孩子,把承樂接回公主府。

  謙王輩分高,他成親,明儀這一輩的人都得做小跟著去迎送,趙秋容和小皇帝也不能受禮,畢竟趙秋容也要喊謙王一聲王叔。

  承樂的嫁衣是謙王著人送來的,是歷代謙王妃進門時穿的吉服,一身行頭,副後之禮。

  成婚那一日,承樂是從公主府出的門,送她出門的人是錦寧。

  謙王輩分太高,根本尋不出同輩未婚的人,只能由晚輩代替。

  按輩分,謙王是錦寧的叔公。

  出門,登車,他們不用入宮,只需走一趟宗廟,祭拜列祖列宗,然後就可以回府了。

  謙王雞賊,與一群老王爺同坐,稱兄道弟,年輕人想鬧他,也沒膽子上去,只能坐在周邊,將他團團圍住,靜等一群老頭子吃飽喝足趕緊走人騰地方。

  可是,老頭兒能吹,特別是說起自己年輕時的事,更是插話都難。

  他們還沒聊完散席,謙王就笑盈盈的順利回了屋,臨走還不忘招呼幾個準備弄他的世子給諸位老王爺倒酒,順順噹噹的把人扣在那了。

  回屋後一番行禮,嬤嬤們笑盈盈的退下,留下新人洞房。

  第1770章 番外:管家嬤嬤她很兇(十四)

  紅燭之下,瞧著承樂,謙王特意轉了身子面對著她。

  「成親了。」他竊喜的啞著嗓子,生怕承樂不知道一樣,說話時還往前湊了一下,目光一直盯著承樂。

  承樂故意抖了抖袖子掩飾自己的緊張:「王爺的終身大事有了著落,也算是解了皇室一樁大事。」

  「那還得多謝你了。」謙王笑盈盈的作揖:「大恩不言謝,本王以身相許吧。」

  他替承樂拿了鳳冠,將她的頭髮披散下來,拿著梳子仔仔細細的梳開。

  承樂瞧著銅鏡里的自己,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鬢角,謙王握住她的手,她抬眼看去,正好對上他的目光。

  四目相接,他笑意溫潤,牽著承樂走向床榻。

  如他所說,都已經不是少年人,毛躁性子也早就褪去,他有的是耐心慢慢磨,即便是洞房之事,也如緩坡流水一樣蘊過,不傷承樂半分。

  半夜,一切都安靜下來了,承樂披衣起身,她站在銅鏡前看著自己,正紅色的寢衣,散著頭髮,領口下是星星點點的痕跡。

  拿起妝檯上纏了紅線的剪子,她去到龍鳳燭前剪去一截燭芯,火苗又明亮了一些。

  屋裡點了許多蠟燭,真正的紅燭高照,整夜不熄。

  「怎麼起來了?」謙王掀開羅帳:「睡不著?」

  承樂剪著燭芯:「嗯,睡不著。」

  「為何?」他也披衣下來,拿了大裘披在承樂身上將她抱住:「累了一天了,難不成還有精神熬著?」

  承樂握住剪子尖:「我入宮的時候七歲,如今,也有三十年了,王爺就當真不嫌我年紀大?」

  這是她的心病,女兒家最美好的年歲她已經錯過了,謙王身份高貴,才貌也無可挑剔。

  落到她手裡,她就沒覺得真實過。

  「男人都喜歡年輕姑娘,這一點毋庸置疑,可是你兒時的模樣我就見過了,並非是初見就遇上現在的你,所以,任歲月如何流走,我都記得你青春明媚時的模樣,我對你的喜歡,也與年歲毫無關係。」

  承樂有點接不上話:「哦。」

  「我呢,也希望你看我時,別總想著我已至不惑之年。」謙王將她轉過來抱著:「我自認為這些年身子保養得宜,還不算太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