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有些後悔,為什麼這次出巡沒有帶上皇祖母,明明一路很順遂。皇祖母這輩子都沒來過江南,若是帶上她,看著這秀麗的風光,或許皇祖母心情開闊,就不會生病?

  即便無法阻礙疾病的到來,他也能多陪伴皇祖母一些時日。

  關於太皇太后的病情,京城每天都有急報傳來,康熙一面看著一面懊悔,同時下令,讓淑慧公主回京,倘若皇祖母當真…當真不行了,也能讓她們母女倆再見最後一遍。

  自責、擔憂、懊悔,種種情緒擠滿了他的心,使得他根本無法入睡,只能在書案前拼命批閱奏摺,讓自己置身於繁忙的朝政中。

  只有忙碌,才能讓他忘記傷痛。

  蓁蓁看著他熬出血絲的眼睛,心疼不已,「皇上,您已經熬了一整夜,眼睛都熬紅,還是歇歇吧。」

  「沒事,朕睡不著,你進去休息吧。」

  康熙朝她擺擺手,繼續投入政務中。

  他要在船上把所有的朝政都處理完,等回宮了就不必再批閱奏摺,他要全心全意的給皇祖母侍疾,讓皇祖母早些康復。

  蓁蓁無奈搖頭,轉身去了御膳房,吩咐御廚給康熙做一些提神養氣的湯膳。

  她端著熬好的補湯進去,眼巴巴的看著康熙,康熙拗不過她,只好喝下。

  康熙又熬了一個通宵,最後體力不支,趴在書案上昏睡過去。

  蓁蓁吩咐宮人將他扶上床,又刻意在房內放了安神香,想叫他多休息一陣。

  中途沒人喚醒康熙,故而他這一睡,便是一天一夜,再次睜眼時,船已經了通州。

  船靠岸後,眾人上了馬車。

  好在這是晚間,街道上並沒有人,馬車一路暢行無阻,速度極快。

  半個時辰後,馬車駛進了皇宮。

  *

  今年和往常一樣,宮裡的人四月份就搬進了暢春園,但前些日子太皇太后覺得身體欠安,覺得自己大限已至,想要落葉歸根,便搬回了宮裡。

  慈寧宮,她住了三十多年,是一生中呆得最久的地方,也算她的家鄉了。

  慈寧宮的院子裡種著一大片翠竹,白日裡看著清涼幽靜又高雅。但此時夜色沉沉,既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氣氛就有些蕭索冷寂。當晚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更讓人覺得陰森可怖。

  康熙掃了一眼宮人,見她們面上都帶著愁苦色,他的心情也越發沉重。

  還沒進去,就站在殿門口,他便聞到了一股苦澀的藥味,讓他情不自禁的皺眉。

  忽然,裡頭傳來驚呼聲,「太皇太后不好了,快快、快請太醫!」

  康熙的心一下被揪緊,猛地加快腳步,卻不妨腳一崴,差點跌倒。

  蓁蓁眼疾手快的扶住他,「皇上小心。」

  「朕無礙。」

  說罷,仍是步伐匆匆的趕往內室。

  聽到聲音,眾人連忙看過來,下跪行禮,「參見皇上。」

  這時候再說皇上吉祥,實在有些犯忌諱,皇貴妃便換了種問候。

  康熙擺手讓她起來,自己則是大步跨到床前。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雙目緊閉,兩頰消瘦,顯出高高的顴骨。

  她的呼吸很弱很弱,康熙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放到鼻前,感受到微微的氣流,心下一松。

  還好還好,皇祖母還在的。

  他看向太醫,「太皇太后的病情如何?」

  太醫心頭髮苦,太皇太后就是這幾天的日子了,但他哪敢說出口?

  康熙看他那支吾的模樣,就知道對方說的話不會是自己期待的,況且這些日子他在船上每日研讀病案,也是熟悉病情的,叫太醫開口,無非是希望有什麼轉機。

  他擺擺手,「去給太皇太后熬藥吧。」

  太醫如蒙大赦,急忙退下。

  康熙拿起太皇太后的一隻手,有些涼,便用雙手握住,輕輕揉搓,希望能將它捂暖。

  周圍的人安靜看著,誰也不敢出聲打擾。

  許是他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效,床上人的眼皮動了動,緩緩睜開。

  「皇…皇帝,回、回來了?」

  太皇太后病得極重,說話也頗為艱難,短短几個字就說得她氣喘吁吁、斷斷續續。

  康熙小心扶起她,又在她的身下墊好大迎枕,讓她靠得更舒服一些。

  「是,皇祖母,孫兒回來了。」

  太皇太后唇角翹起,「路上、沒、沒遇到…」

  康熙趕在她前頭回道:「一路平安,什麼事都沒遇到。」

  「好、好…」

  太皇太后還想問些話,但康熙擔心她的身體,就朝她搖頭,「皇祖母不急,等您養好身子,孫兒再慢慢跟您說。」

  恰好此時,太醫端著藥進來。

  康熙伸手接過藥碗,用藥勺攪拌放涼,再餵到太皇太后面前。

  太皇太后搖搖頭,「碗、送過來。」

  康熙微愣,蘇麻喇姑及時上前解釋,「皇上,太皇太后的意思是,讓您直接拿藥碗餵藥。」

  康熙連忙照做。

  太皇太后喝藥時很專心,一滴不剩的全部喝完,面上也沒多的情緒,就放佛她的舌頭失靈一般,完全嘗不出藥的苦澀。

  她之所以這麼努力的吃藥,是因為她現在還不想死,她還有話沒有交代完,所以她要把這藥喝得乾乾淨淨。

  餵完藥,康熙拿了一盞梨膏過來,「皇祖母,甜甜舌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