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姜善半邊身子埋在錦衾里,任由端獻動作,只是不敢去看他。
端獻伏在他身上,忽然不動了,貼著姜善耳邊道:「哥哥,若是陛下知道了我是這樣伺候你的,他會不會生氣啊?」
姜善的身子倏地繃緊了,端獻低低的笑出聲,復又動作起來。
姜善一個勁兒的哆嗦,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作者有話說:宮女獻:哥哥,我來伺候你呀!
皇帝獻:阿姜,你不乖,要罰。
咦,忽然就不能播了。
要考試了,暫時就先到這裡了。後續還有陸商,端蘭洲和沈難的番外,當然還有姜姜皇后,只是要等一陣了。
感謝所有看到這裡的人,非常感謝!
第71章 端蘭洲
年至歲末,太子妃不慎受了時氣,染上了風寒,臥床休養了一兩日。英國公府聽說了,大夫人二夫人兩位妯娌結伴而來探望太子妃。
兩位夫人方走進內院,就聽說太子在太子妃房裡呢,兩位夫人便先在花廳坐了會兒。不多時,太子去了,兩位夫人這才進了太子妃房裡。
隔著珠簾,太子妃倚在床上,不著簪環,不染脂粉,只帶了一條珍珠抹額。兩位夫人行了禮,太子妃擺擺手,叫她們近前說話。
太子妃同娘家關係很好,她一個人撐起了英國公府的門面,榮耀,還有未來。
幾人寒暄了幾句,二夫人便道:「太子對您真是有心了,看著您醒了才出去的。」
太子妃面色不變,像是已經習慣了這麼多年別人對她婚姻的艷羨。
閒聊了幾句,大夫人屏退眾人取出一封信來,「這是公公和夫君給太子妃的,望太子妃保重身體。」
太子妃接過信,也沒有拆開看,放到了枕頭底下。
「大嫂回去了代我問父親兄長安。」
「是。」大夫人道:「您好好養病,我們先退下了。」
大夫人和二夫人去了,太子妃揮揮手叫房裡多的人都出去,只留下自己的貼身丫鬟,丫鬟不敢說話,不敢擾了太子妃的清淨。
外頭老遠就聽到腳步聲,丫鬟進來回稟,是太孫來了。
太子妃將信收起來,道:「快叫他進來。」
門口的帘子掀開,端獻大步走進來,他身著鴉青色的雲錦,頭戴紫金冠,腰束白玉帶,滿身的少年意氣,端得是絕世無雙。
端獻撩起衣袍跪地請安,太子妃忙道:「起來起來。」
端獻起身走進內室,在床邊坐下,道:「母親這幾日可覺得身子好些了?」
「好些了。」見到端獻,太子妃臉上總算帶了些笑意,問道:「你近來在做什麼?」
「北地雪患,陛下同大臣商量賑災的事,我在旁邊聽了一耳朵,打算回來同父親商議,父親呢?」
太子妃笑意微斂,「大約在書房吧。」
端獻何等聰明,幾乎立刻就察覺到了不對,「怎麼提起父親,母親便很不開心的樣子?」
「沒有的事。」太子妃不想讓端獻繼續猜下去,道:「去書房見你父親吧。」
端獻聰慧,太子妃怕再說下去,端獻會套出點什麼。乾脆叫他去找端蘭洲,他在端蘭洲那裡絕對問不出什麼。
看得出太子妃不想多說,端獻也不再問了,陪著太子妃閒聊了些有的沒的,便往書房走去。
端獻在書房外面就看到了端蘭洲,他坐在書案後面,窗戶開著,窗口擺著兩盆蘭花。端蘭洲很擅長養蘭花,哪怕是奄奄一息的蘭花被他養過也都能開的很漂亮。
屋裡有別的人,端獻進去的時候那人剛好出去。端獻回頭看了他一眼。怎麼說呢,那個人一看就不是京城的人,京城裡的人在富貴鄉里養的久了,而那個人身上有江湖氣。
端獻給端蘭洲行禮,端蘭洲淡淡的應了一聲,叫他過來寫幾個字。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孤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編蘭襟。月淺燈深,夢裡雲歸何處尋?
端獻落下最後一筆,抬頭看向端蘭洲,端蘭洲接過來看了,半晌,搖搖頭,「形似而神不似,虛有其表罷了。」
端獻沒有說話,這一首詞是沈難年初的時候提在一幅畫上的,端獻足足仿了一年,還是被端蘭洲一眼看出真假。
端蘭洲將紙收起來,問道:「何事?」
端獻收斂了思緒,將雪患的事情與他說了。
端蘭洲依舊淡淡的,道:「你想要接這樁事?」
端獻點頭。
「想接就接吧。」端蘭洲又提點了兩句,「北地雪患,受災最嚴重的莫過於陸家軍所駐紮的地方。若是陸家軍過得好了,陛下會不高興的。若是陸家軍不好,邊境危在旦夕。」
端獻抿了抿唇,「我有分寸。」
端蘭洲不再說什麼,擺擺手叫端獻去了。
端獻過了年便啟程去北地,雪患事了竟有出了時疫,端獻索性留在邊地,一直等疫情控制住了才啟程離開,那時候已是春四月。
四月初十,端獻回京前夕,太子妃和英國公府率兵逼宮,被早有埋伏的燕王齊王抓獲,整個東宮全都下獄。
那天是五月初一,宮中已經有了些端午節的氣氛。陛下同端蘭洲談好了條件,只等端蘭洲一死,失去皇位的威脅便不再籠罩在陛下頭頂。
太子妃走進長秋宮,端蘭洲站在殿裡,一身白衣,不像個階下囚,倒像個閒適的大家公子。
端獻伏在他身上,忽然不動了,貼著姜善耳邊道:「哥哥,若是陛下知道了我是這樣伺候你的,他會不會生氣啊?」
姜善的身子倏地繃緊了,端獻低低的笑出聲,復又動作起來。
姜善一個勁兒的哆嗦,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作者有話說:宮女獻:哥哥,我來伺候你呀!
皇帝獻:阿姜,你不乖,要罰。
咦,忽然就不能播了。
要考試了,暫時就先到這裡了。後續還有陸商,端蘭洲和沈難的番外,當然還有姜姜皇后,只是要等一陣了。
感謝所有看到這裡的人,非常感謝!
第71章 端蘭洲
年至歲末,太子妃不慎受了時氣,染上了風寒,臥床休養了一兩日。英國公府聽說了,大夫人二夫人兩位妯娌結伴而來探望太子妃。
兩位夫人方走進內院,就聽說太子在太子妃房裡呢,兩位夫人便先在花廳坐了會兒。不多時,太子去了,兩位夫人這才進了太子妃房裡。
隔著珠簾,太子妃倚在床上,不著簪環,不染脂粉,只帶了一條珍珠抹額。兩位夫人行了禮,太子妃擺擺手,叫她們近前說話。
太子妃同娘家關係很好,她一個人撐起了英國公府的門面,榮耀,還有未來。
幾人寒暄了幾句,二夫人便道:「太子對您真是有心了,看著您醒了才出去的。」
太子妃面色不變,像是已經習慣了這麼多年別人對她婚姻的艷羨。
閒聊了幾句,大夫人屏退眾人取出一封信來,「這是公公和夫君給太子妃的,望太子妃保重身體。」
太子妃接過信,也沒有拆開看,放到了枕頭底下。
「大嫂回去了代我問父親兄長安。」
「是。」大夫人道:「您好好養病,我們先退下了。」
大夫人和二夫人去了,太子妃揮揮手叫房裡多的人都出去,只留下自己的貼身丫鬟,丫鬟不敢說話,不敢擾了太子妃的清淨。
外頭老遠就聽到腳步聲,丫鬟進來回稟,是太孫來了。
太子妃將信收起來,道:「快叫他進來。」
門口的帘子掀開,端獻大步走進來,他身著鴉青色的雲錦,頭戴紫金冠,腰束白玉帶,滿身的少年意氣,端得是絕世無雙。
端獻撩起衣袍跪地請安,太子妃忙道:「起來起來。」
端獻起身走進內室,在床邊坐下,道:「母親這幾日可覺得身子好些了?」
「好些了。」見到端獻,太子妃臉上總算帶了些笑意,問道:「你近來在做什麼?」
「北地雪患,陛下同大臣商量賑災的事,我在旁邊聽了一耳朵,打算回來同父親商議,父親呢?」
太子妃笑意微斂,「大約在書房吧。」
端獻何等聰明,幾乎立刻就察覺到了不對,「怎麼提起父親,母親便很不開心的樣子?」
「沒有的事。」太子妃不想讓端獻繼續猜下去,道:「去書房見你父親吧。」
端獻聰慧,太子妃怕再說下去,端獻會套出點什麼。乾脆叫他去找端蘭洲,他在端蘭洲那裡絕對問不出什麼。
看得出太子妃不想多說,端獻也不再問了,陪著太子妃閒聊了些有的沒的,便往書房走去。
端獻在書房外面就看到了端蘭洲,他坐在書案後面,窗戶開著,窗口擺著兩盆蘭花。端蘭洲很擅長養蘭花,哪怕是奄奄一息的蘭花被他養過也都能開的很漂亮。
屋裡有別的人,端獻進去的時候那人剛好出去。端獻回頭看了他一眼。怎麼說呢,那個人一看就不是京城的人,京城裡的人在富貴鄉里養的久了,而那個人身上有江湖氣。
端獻給端蘭洲行禮,端蘭洲淡淡的應了一聲,叫他過來寫幾個字。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孤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編蘭襟。月淺燈深,夢裡雲歸何處尋?
端獻落下最後一筆,抬頭看向端蘭洲,端蘭洲接過來看了,半晌,搖搖頭,「形似而神不似,虛有其表罷了。」
端獻沒有說話,這一首詞是沈難年初的時候提在一幅畫上的,端獻足足仿了一年,還是被端蘭洲一眼看出真假。
端蘭洲將紙收起來,問道:「何事?」
端獻收斂了思緒,將雪患的事情與他說了。
端蘭洲依舊淡淡的,道:「你想要接這樁事?」
端獻點頭。
「想接就接吧。」端蘭洲又提點了兩句,「北地雪患,受災最嚴重的莫過於陸家軍所駐紮的地方。若是陸家軍過得好了,陛下會不高興的。若是陸家軍不好,邊境危在旦夕。」
端獻抿了抿唇,「我有分寸。」
端蘭洲不再說什麼,擺擺手叫端獻去了。
端獻過了年便啟程去北地,雪患事了竟有出了時疫,端獻索性留在邊地,一直等疫情控制住了才啟程離開,那時候已是春四月。
四月初十,端獻回京前夕,太子妃和英國公府率兵逼宮,被早有埋伏的燕王齊王抓獲,整個東宮全都下獄。
那天是五月初一,宮中已經有了些端午節的氣氛。陛下同端蘭洲談好了條件,只等端蘭洲一死,失去皇位的威脅便不再籠罩在陛下頭頂。
太子妃走進長秋宮,端蘭洲站在殿裡,一身白衣,不像個階下囚,倒像個閒適的大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