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端獻默了默,沈難嘆了口氣,開口道:「你只看到了我沒有子嗣,卻不知道,因為這件事,我父親將我逐出了家門,沈家族譜上到現在都沒添上我的名字。」

  端獻眉心動了動。

  「子嗣之事大過天,不管是達官貴族還是貧民百姓,在這上頭的態度都一樣。」沈難道:「我早年到過閔地,那裡男風盛行,不少人家結為契兄弟,為弟的父母家人將契兄當做自家兒子一邊看待,為兄的,要照顧契弟的衣食住行,支應日後契弟娶妻的一切花費。雖然結為了契兄弟,卻依舊是要娶親生子的。」

  頓了頓,沈難道:「尋常人家裡,若有哪家的兒子不要孩子,鬧將起來,母親會指著兒子罵,說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要生你。父親也要將兒子一段怒打,打得皮開肉綻,趕出家門。親戚鄰里也都以此人為恥,回頭對著自己的孩子耳提命面,說此等行事萬不可學。」

  沈難看向端獻,「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這麼一句話,是會壓死人的。而你,陛下,你要面對的豈止是朝堂和宗室?你要面對整個天下的人,所有的人都會指責你懷疑你,百姓們不會讓這樣的一個人做他們的君王。」

  「況且姜善也同意了陛下立後,」沈難面露不解,「陛下還在想什麼呢?」

  端獻漫不經心道:「朕在想,當年父皇娶妻,先生一去不返,為何他就能擺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

  沈難一頓,眉頭皺起來,像是不喜歡人提他過往的事一樣。

  「那時候年輕我才多大,年輕人難免衝動。如今姜善什麼年紀,行事哪能同我當年一樣。」

  「那要是父皇現在還活著,他要娶妻立後,先生允嗎?」

  沈難面色一言難盡,「這把年紀了還要生小崽子,看來是想培養個小的好廢了你。」

  端獻哼了一聲。沈難白了他一眼,告辭退出了武英殿。

  沈難前腳出去,姜善後腳就進來了。端獻目光落在他身上,停住了。

  姜善低垂著眉,規規矩矩的行了禮。

  端獻聲音之中情緒莫名,「起來吧。」

  姜善起身,抬頭看向端獻,端獻先他一步,問道:「廠公贊成我選妃立後?」

  姜善點點頭,「皇嗣事關國本,陛下確實要早立太子,安穩朝政,安撫民心。」

  這一套很多大臣都說過了,端獻撐著下巴,問道:「朝臣們勸諫是他們為臣的責任,姜廠公,你是以什麼身份來勸我的?」

  姜善一愣,看向端獻。

  端獻冷笑,「立後納妃?姜廠公真是大度,若是人人都如姜廠公一般,大約再沒有後宅不寧的事了。」

  姜善聽出端獻是在諷刺他了。他看向端獻,「你什麼意思?」

  端獻從上面走下來,「你知道立後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會有一個女人,跟我站在一起接受天下萬民的朝拜,她還會生下我的子嗣,同我一起被史書銘記。」

  端獻逼視著姜善,「而你,你竟然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姜善,你是怎麼想的,你心裡真的在乎我嗎?」

  姜善嘴唇顫動,「我要是不在乎你,我會同意立後?」

  「你在乎我就應該知道我想要什麼,我想要你當皇后,可你拒絕了!」

  「你以為我不願意嗎?」他紅著眼,看著端獻,「你以為我不想做你的皇后嗎?」

  「天底下任何一對哪怕素未蒙面的夫妻都能獲得祝福,我與你比他們差哪了?」姜善聲音顫抖,「可就是這樣,只要我與你站在一起,整個朝堂,整個天下,所有的人都在指責我們。」

  端獻目光沉沉,「我不在乎。」

  「我在乎!」

  空曠的大殿裡站著兩個相互對立的人,他們互相看著對方,沉默的,難堪的氣氛在兩人之間蔓延。

  姜善最先挪開了目光,他心口有些疼,堅持不下去了。

  「子嗣之事乃國之重計,陛下三思吧。」他拱手,轉身欲走。

  端獻看著他的背影,聲音透著一股子涼薄,「陛下陛下,我視廠公為妻子,廠公卻視我為陛下。」

  姜善站住腳,「我視陛下為夫君,陛下卻一個字都不願意相信我。」

  說罷,姜善再不停留,離開了武英殿。

  陛下與廠公之間出了問題,朝堂上的人都是人精,很輕易的察覺了兩人之間的異常。姜善雖然照常上朝,但卻一言不發。且有傳聞說他這幾日都住在宮外。

  若只是如此倒還罷了,陛下那裡也忽然對姜善不聞不問起來。

  諸位大臣眼觀鼻鼻觀心,心裡暗暗揣測,面上還裝的什麼都不知道。

  又一次朝會上,陛下同意了選妃之事,要求京中官員家中適齡女兒都來選妃。

  一波掀起千層浪,京中有女兒的人家開始熱熱鬧鬧張羅開了,陛下年輕有為,又生的俊美無雙,更不要提他所代表的權勢地位。與此同時,姜善失寵的流言悄悄傳開了。

  下朝之後姜善跟著人群一道打算出宮,身後忽然傳來豐興的聲音。

  「廠公留步。」

  姜善當做沒聽到,四周的全員卻悄悄支棱起了耳朵,放滿了腳步。

  豐興終於趕上了姜善,道:「選妃的女子們畫像都已送來,陛下有旨,命廠公負責挑選查探······」姜善面色淡淡,豐興看著姜善的神色,接上了後半句,「······這幾日,廠公便留在宮中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