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第59章 觀音像
下了一場秋雨,天兒就慢慢的變涼了。姜善在內宮待了近兩個月,身子慢慢養好,開始行走於人前。
再次上朝,他很明顯的感受到了朝堂風氣的不同,言官們一個個的戰戰兢兢,但凡端獻說話,無有不應的。梁格甚至還上了摺子,要致仕回鄉。
梁格年紀其實不是很大,按照資歷,他還可以再往上升一升,入內閣做閣臣。也因此,文官們多以他為首。可是近來發生的種種事情讓他意識到,所謂的文官集團,其實各懷鬼胎,早就不是一條心了。
梁格的摺子被沈難攔了下來,朝中很多老臣都被處置了,年輕的臣子們又缺乏歷練,頗有些青黃不接的意思。梁格雖然性子執拗,但還是個辦事的,暫且先留著他。
端獻沒有反對,在他看來,即便青黃不接那也是在可控範圍內的,最遲兩年,年輕的臣子就可獨當一面了。沈難並沒有多勸,少帝不用老臣,這是很正常的事。
天涼了,懷月樓便不好再住了,姜善命人把東西都搬到前頭明淨軒里。宮中的桂花開了,香氣霸道的很,滿宮裡都是。
舊年裡姜善撿桂花,用糖和蜂蜜醃著,放進小磁壇里,做點心的時候放一些,又香又甜。
姜善路過御花園裡的桂花樹,看見幾個小宮女小太監在那裡摘桂花,嬉嬉笑笑的,很是有趣。走到明淨軒,瞧見碧玉站在廊下餵畫眉鳥,姜善便道:「御花園裡的桂花開的花,好些宮女在那裡玩,你不如也去看看,老在這裡待著有什麼勁。」
碧玉應了,同三兩個交好的宮女一道往御花園裡去。
明淨軒里人少,時常靜悄悄的,姜善走進屋,正看見端獻歪在榻上,手中拿著一幅畫再看。
「看什麼呢?」姜善走過去。
端獻抬眼看他,沖他招了招手。姜善被他拉近懷裡,去瞧那副畫。
只見畫上一副觀音像,頭戴玉冠,項帶瓔珞,腳踩蓮花,衣袂飄飄。仔細看去,那觀音像不見佛相莊嚴,反倒透著幾分艷麗,眉眼與姜善有幾分相似,拈花的手腕上一枚胭脂色的小痣。
「你畫的?」姜善回頭看端獻,面色微紅,「床榻之間隨口胡說還罷了,你怎麼好畫下來的!」
端獻擁著姜善,漫不經心道:「你覺得好看嗎?」
姜善哼了一聲,「不好看!」
端獻垂下眼睛看姜善,眼睫遮住了眸中神色,「我倒覺得挺有幾分神似。」
「你還說!」姜善伸手去拿那副畫,卻被端獻躲開了。
端獻拿著畫,問道:「真不喜歡?」
「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不正經。」姜善別看眼,不看那副畫。
端獻點點頭,忽的伸手將畫撕了。
姜善唬了一跳,去看端獻,端獻只是慢條斯理的撕著畫,「你不喜歡,撕了就是了。」
姜善有些拿不定主意,「你生氣了?」
端獻隨後叫撕破的畫扔在一旁,抱著姜善道:「沒有啊,我開心著呢。」
姜善看了看碎掉的畫,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好歹是端獻親手畫的畫,叫自己說了兩句他就撕了,不是生氣了是什麼。
「我倒也不是不喜歡,」姜善猶豫著開口,「但凡你給我的,我都是喜歡的。」
端獻將姜善抱在懷裡,埋在他的脖頸中蹭了蹭,「我知道。」
端獻不提那幅畫,姜善也不好再說什麼。窗外的陽光慵懶,姜善被端獻抱在懷裡躺在榻上,不知什麼時候就睡了過去。
他醒來,端獻已經往前面去了。姜善理了理衣裳,叫人進來,問今日端獻撕破的那幅畫。
小太監回道:「那幅畫陛下已命人燒了。」
姜善一愣,擺擺手叫小太監下去。
入夜便下起了雨,不大不小,嘩啦啦的打在芭蕉葉上叫人心煩。盛開的桂花經了這一場雨估計要全被打落枝頭,本還想著在摘些桂花醃一醃的。姜善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夜已深,一絲亮光都沒有,四下里又黑又靜,只有姜善睜著眼,想些亂七八糟的事。
「怎麼了?」端獻出聲問道。他約摸是被姜善吵醒了,聲音還有些沙啞。
姜善轉過身正對著端獻,像只靈活的貓兒一樣擠進端獻懷裡,雙手抱住端獻的脖頸,埋在他的胸口。
「有點冷。」姜善道。
端獻輕輕的笑了笑,將姜善整個人抱進懷裡,親吻他的發頂。
秋雨悲寂寥,姜善心想,古人所言不是沒有道理,他明明沒怎麼,卻生生被這夜雨勾出許多惶然來。
「不怕,阿姜。」端獻貼著他的耳朵道:「我在這裡。」
姜善不知道怎麼,眼睛忽然就濕了,「那一年,也是這樣的雨夜,我就這麼聽著你的腳步聲慢慢消失的。」
端獻沉默了一會兒,再說話的聲音就有些啞,「是我不好,我該罰。罰端獻永遠愛姜善,永遠跟隨姜善,永遠臣服於姜善。」
姜善就笑了,「你才是陛下,誰臣服於誰呀。」
「端獻永遠臣服於姜善,」端獻道:「不管端獻是陛下還是逆賊,不管姜善愛不愛端獻,端獻都會臣服於姜善。」
秋雨連綿的下了好幾天,天不放晴,到處都濕沁沁的。那一日陸商進宮同端獻說話,姜善沒在跟前,正好在宮道上撞見陸商出宮。
姜善披著一件石青的披風,下擺都被細雨打濕了,他同陸商打了招呼,陸商站住腳,很深的看了他一眼。
下了一場秋雨,天兒就慢慢的變涼了。姜善在內宮待了近兩個月,身子慢慢養好,開始行走於人前。
再次上朝,他很明顯的感受到了朝堂風氣的不同,言官們一個個的戰戰兢兢,但凡端獻說話,無有不應的。梁格甚至還上了摺子,要致仕回鄉。
梁格年紀其實不是很大,按照資歷,他還可以再往上升一升,入內閣做閣臣。也因此,文官們多以他為首。可是近來發生的種種事情讓他意識到,所謂的文官集團,其實各懷鬼胎,早就不是一條心了。
梁格的摺子被沈難攔了下來,朝中很多老臣都被處置了,年輕的臣子們又缺乏歷練,頗有些青黃不接的意思。梁格雖然性子執拗,但還是個辦事的,暫且先留著他。
端獻沒有反對,在他看來,即便青黃不接那也是在可控範圍內的,最遲兩年,年輕的臣子就可獨當一面了。沈難並沒有多勸,少帝不用老臣,這是很正常的事。
天涼了,懷月樓便不好再住了,姜善命人把東西都搬到前頭明淨軒里。宮中的桂花開了,香氣霸道的很,滿宮裡都是。
舊年裡姜善撿桂花,用糖和蜂蜜醃著,放進小磁壇里,做點心的時候放一些,又香又甜。
姜善路過御花園裡的桂花樹,看見幾個小宮女小太監在那裡摘桂花,嬉嬉笑笑的,很是有趣。走到明淨軒,瞧見碧玉站在廊下餵畫眉鳥,姜善便道:「御花園裡的桂花開的花,好些宮女在那裡玩,你不如也去看看,老在這裡待著有什麼勁。」
碧玉應了,同三兩個交好的宮女一道往御花園裡去。
明淨軒里人少,時常靜悄悄的,姜善走進屋,正看見端獻歪在榻上,手中拿著一幅畫再看。
「看什麼呢?」姜善走過去。
端獻抬眼看他,沖他招了招手。姜善被他拉近懷裡,去瞧那副畫。
只見畫上一副觀音像,頭戴玉冠,項帶瓔珞,腳踩蓮花,衣袂飄飄。仔細看去,那觀音像不見佛相莊嚴,反倒透著幾分艷麗,眉眼與姜善有幾分相似,拈花的手腕上一枚胭脂色的小痣。
「你畫的?」姜善回頭看端獻,面色微紅,「床榻之間隨口胡說還罷了,你怎麼好畫下來的!」
端獻擁著姜善,漫不經心道:「你覺得好看嗎?」
姜善哼了一聲,「不好看!」
端獻垂下眼睛看姜善,眼睫遮住了眸中神色,「我倒覺得挺有幾分神似。」
「你還說!」姜善伸手去拿那副畫,卻被端獻躲開了。
端獻拿著畫,問道:「真不喜歡?」
「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不正經。」姜善別看眼,不看那副畫。
端獻點點頭,忽的伸手將畫撕了。
姜善唬了一跳,去看端獻,端獻只是慢條斯理的撕著畫,「你不喜歡,撕了就是了。」
姜善有些拿不定主意,「你生氣了?」
端獻隨後叫撕破的畫扔在一旁,抱著姜善道:「沒有啊,我開心著呢。」
姜善看了看碎掉的畫,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好歹是端獻親手畫的畫,叫自己說了兩句他就撕了,不是生氣了是什麼。
「我倒也不是不喜歡,」姜善猶豫著開口,「但凡你給我的,我都是喜歡的。」
端獻將姜善抱在懷裡,埋在他的脖頸中蹭了蹭,「我知道。」
端獻不提那幅畫,姜善也不好再說什麼。窗外的陽光慵懶,姜善被端獻抱在懷裡躺在榻上,不知什麼時候就睡了過去。
他醒來,端獻已經往前面去了。姜善理了理衣裳,叫人進來,問今日端獻撕破的那幅畫。
小太監回道:「那幅畫陛下已命人燒了。」
姜善一愣,擺擺手叫小太監下去。
入夜便下起了雨,不大不小,嘩啦啦的打在芭蕉葉上叫人心煩。盛開的桂花經了這一場雨估計要全被打落枝頭,本還想著在摘些桂花醃一醃的。姜善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夜已深,一絲亮光都沒有,四下里又黑又靜,只有姜善睜著眼,想些亂七八糟的事。
「怎麼了?」端獻出聲問道。他約摸是被姜善吵醒了,聲音還有些沙啞。
姜善轉過身正對著端獻,像只靈活的貓兒一樣擠進端獻懷裡,雙手抱住端獻的脖頸,埋在他的胸口。
「有點冷。」姜善道。
端獻輕輕的笑了笑,將姜善整個人抱進懷裡,親吻他的發頂。
秋雨悲寂寥,姜善心想,古人所言不是沒有道理,他明明沒怎麼,卻生生被這夜雨勾出許多惶然來。
「不怕,阿姜。」端獻貼著他的耳朵道:「我在這裡。」
姜善不知道怎麼,眼睛忽然就濕了,「那一年,也是這樣的雨夜,我就這麼聽著你的腳步聲慢慢消失的。」
端獻沉默了一會兒,再說話的聲音就有些啞,「是我不好,我該罰。罰端獻永遠愛姜善,永遠跟隨姜善,永遠臣服於姜善。」
姜善就笑了,「你才是陛下,誰臣服於誰呀。」
「端獻永遠臣服於姜善,」端獻道:「不管端獻是陛下還是逆賊,不管姜善愛不愛端獻,端獻都會臣服於姜善。」
秋雨連綿的下了好幾天,天不放晴,到處都濕沁沁的。那一日陸商進宮同端獻說話,姜善沒在跟前,正好在宮道上撞見陸商出宮。
姜善披著一件石青的披風,下擺都被細雨打濕了,他同陸商打了招呼,陸商站住腳,很深的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