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嘉佑五年八月,林清班師回朝。

  申桂賜封輔國公、世襲罔替;林清賜封靖國公、世襲罔替;焦仲玉賜封顯國公、世襲罔替;追贈李儀芳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諡號「忠烈」。

  同月,嘉佑帝駕崩於奉天殿,年二十五,無嗣,諡號高宗皇帝。

  南平大長駙馬李醇奉高宗皇帝遺詔,令北靜王獨子過繼給仁宗皇帝,稱皇七子,繼承大統。另封北靜王水溶為攝政王,輔國公、靖國公、內閣大臣吳憫、秦恭共同輔政。

  嘉佑五年九月,仁宗皇帝第七子禝登基,改元康定,是為康定帝。

  康定元年九月十三日,皇太后申氏以帝年幼,特下懿旨賜封攝政王妃為『太上夫人』,伴帝左右,照顧起居。

  第120章 後記一

  雖然攻下了黃涼國, 但後續處理也至關重要。

  水溶看著各式各樣的意見,眼花繚亂,雖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但水溶始終不滿意, 總覺得差那麼點火候。他照例翻開一本奏章,不想裡面的內容讓他眼前一亮!當即查看落款,原來是他。

  高中玄從翰林院被叫出來, 卻一點也不忐忑,他有足夠的自信,奏章上的東西一定能夠吸引攝政王。

  水溶看著眼前身穿朝服的高中玄, 捏著他進上的摺子, 問道:「這都是你寫的?」

  高中玄低頭稱『是』。

  水溶便讓他當面陳述。

  「南柯與黃涼自建國初就是死敵,中途兩國關係雖有所緩和,但依然都把對方當做宿敵。今我南柯好不容易將其納入版圖, 應當做個萬無一失的舉措,教黃涼國永世臣服我南柯。」

  「所以呢?」水溶示意高中玄繼續講下去。

  「臣以為, 可廢除黃涼國皇室, 將皇室子弟盡數遷離故土, 轉到我南柯國居住, 再設都護府,讓黃涼直接對中央負責。至於蘭太后那一脈,臣以為,應該斬草除根。其一, 蘭太后原本我南柯臣民,最後投靠敵國, 反攻母國, 著實可恨;其二, 蘭太后及其子孫在黃涼國影響力甚大,不殺會讓有心人利用進行叛亂;其三,黃涼國最開始的正統被狄逸將軍給斬斷,後繼承的大王的後世子孫都是蘭太后的血脈,殺了他們,黃涼國的正統就算真正銷聲匿跡,有心人再翻不出什麼風浪。」

  水溶仔細聽著,覺得高中玄說的非常合情合理,但同時他也有個疑問。

  「既然你說蘭太后及其子孫在黃涼國影響力甚大,那麼貿然將其全部殺害,不會引起黃涼國百姓的□□嗎?屆時又該如何呢?」

  高中玄作揖相拜,回道:「回王爺,據臣所知,蘭太后雖然在黃涼國影響力很大,但百姓們卻更愛戴端親王。我們可以退一步,讓黃涼國都護府的第一任長官由端親王擔任,然後派重兵在黃涼國各地駐紮。既能在心理上安撫黃涼國百姓,又能切實保障黃涼國地方的安全。」

  水溶微微頜首,這個端親王實在太有名,他也有所耳聞,這麼一想,發現高中玄提的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他一人搞不定,還得和四位輔政一同商量才是。

  由於方案過於優秀,輔政大臣幾乎全票通過,而高中玄也憑藉此次進言得到水溶賞識,加上他能力確實夠硬,畢竟是南柯初公孫量外的連中三元者,雙商極高,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很快就在官場混的風生水起。

  二十八歲,任左春坊左中允,侍奉康定帝講解、讀書。

  三十三歲,任左春坊大學士,充任日講官、奉命主持會試。

  三十五歲,入閣為東閣大學士。

  三十八歲,升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朝廷的機密大事。

  三十九歲,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

  四十二歲,加官光祿大夫、柱國,升任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到達他仕途生涯的頂峰。

  雖然他一路順順噹噹,但也有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太過專權,在他入內閣成首輔後,對閣內其餘成員經常呼來喝去,遇事經常不問他們,常常一人做決定。

  但總體來講,他的政績還是十分突出的。南柯國在他的輔佐下,煥發了新的生機,國庫常年盈餘,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者甚多。

  史書贊其:偉哉!宰相才也。

  *

  林清在三十三歲那年,老來得子,取名圖哥兒。這孩子按照約定,被寫進了姑蘇林家的族譜。此時林如海已經致仕,被林清接回了京都居住,外孫在宮裡輕易不能得見,便每日抱著圖哥兒排遣寂寞。

  康定十年,十五歲的康定帝親政。因感念申氏當初借溫涼硯的恩情,開恩賜封時年五歲的圖哥兒梁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康定十九年,康定帝將皇四子重新過繼給北靜王府,並晉北靜王為親王爵。

  康定二十三年,長寧郡王病逝,獨子襲爵。康定帝遵高宗皇帝遺旨,將長寧郡王由郡王爵晉為親王爵,並恩賜其東南富庶之封地。

  第121章 後記二

  天聖二十三年。

  時年十五的李儀芳將自己關在院子裡, 兩年不曾出去,和李駙馬的關係極速惡化,李儀芳再不喚李駙馬父親。

  事情的轉機是公孫量的到來。

  李儀芳看著對面身穿白衣的公孫量, 認出他是那晚給自己令牌出城的神秘人, 但他依舊不發一言,想看看他究竟要搞什麼花樣。

  公孫量:說起來,你與那丫頭也是前世註定的緣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