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村裡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跟著周蓮香一起呵斥,對林老太太一點都不同情,看熱鬧的也聽的直搖頭。

  「當娘親的,就算不能一碗水端平,也不能這麼偏心吧。」

  「要我看就是活該,讓她如此苛待小兒子,都是報應。」

  「怎麼有臉啊,真是為老不尊!」

  ……

  第135章 大結局

  林老太太現在已經是破罐子破摔了,旁人怎麼說她她都不在乎,她現在唯一在乎的,就是往後有沒有人管她。

  她現在一無所有,要是林知不管她,她就只能露宿街頭,林知抱著沈小麥過來的時候,林老太太還在鬧。

  看到林知來了,林老太太鬧得更凶了,林知不是什麼聖母白蓮,能夠不計前嫌,他掃了林老太太一眼說。

  「如果我是你,我現在就去報官,就告林和財坑蒙拐騙你的錢財,林和財自然就出現了。」

  「不行!不能報官,報官了天寶就做不成大官了。」林老太太對林天寶這個孫子,實在是喜歡的很,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還考慮著林天寶不能被影響。

  林知聽的直想笑,他一直沒辦法明白這種人,自己都餓得快要死了,還要擔心那些吃飽飯的人吃的飯菜合不合胃口,這種人根本就不值得被人同情。

  「既然你不想報官,怕影響你孫子,那就應該更加將心比心,不要來敗壞我這個旁人的名聲,我和你早就沒關係了,你這麼罵我,我可是可以報官抓你的。」

  「我是你奶奶!林知你不能對我這麼狠心,你就應該養我,給我養老送終!」林老太太是打算鐵了心的賴上林知。

  沈言川根本不讓她靠近林知,一把攔在前面:「林老太太自重!」

  「你們沒良心,欺負我這個老太婆,你們都該死!」

  圍觀的人被林老太太偏心的言論噁心的不輕,紛紛指責林老太太不值得人同情,最後衙門來人,林老太太被帶走。

  林知覺得膈應,就給衙差通了個氣兒,讓他們幫忙調查一下林和財一家人在縣裡的什麼地方居住,查到以後就偷偷地他老太太送過去,可不能白白便宜了張秀華,這一家人就應該死死的綁在一起,發爛發臭。

  日子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林家溝也越來越多,在林家溝的附近突然又多出了好多廠子,有酒坊,有木工廠,有紡織廠還有民窯跟大型鐵鋪,都是林知安排的。

  與此同時,林知又給大家宣傳要多元化的種植,然後按規定計劃種植,達成合作共贏。

  一年的時間,林家溝從一個小小的村子,發展成了一個小鎮,原本從林家溝到清水鎮的道路的兩側,紛紛修建起了商鋪和房子,聚集到林家溝的人越來越,林家溝從一個只有百十來人的小村莊,變成了人口超過五千的小鎮。

  春去秋來,沈小麥兩歲了,已經可以到處跑,小小年紀狗都嫌,每天用不完的精力,成天爹爹父親的叫著跟在林知沈言川的背後,嘴巴甜的很,見人就叫。

  而經過兩年的時間,林知也成了大榮國排的上名號的富商之一,現在整個大榮國上上下下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香滿樓標示的東西,大家對於林知這個哥兒都非常的好奇。

  榮昌三十二年,老皇帝病逝駕崩,舉國號喪三年,新帝登基,新登基的皇帝乃是當朝三皇子。

  新帝登基,朝廷動盪,新皇年幼,太后扶政,當朝以武安侯府和國公府為首的貪官污吏當眾斬首,其餘男丁被流放巴蜀,永不得入平原,女丁杖責為奴,孫長亭因為其母與武安侯和離躲過一劫。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林知知道,孫長亭用不了就要回來了,林安獨等了兩年,受盡流言蜚語和折磨的兩年終於要有結果了。

  又是一年冬天,後宮因為使用炭火不當失火,太后薨逝,朝廷再次動盪,新皇手持權政和兵權直接大肆改革。

  其中令全國上下百姓為之驚嘆的一條就是,性別平等,哥兒女子不在低人一等,哥兒女子也可以入仕途科考,世間不允許再有女子無才便,哥兒低賤難生養之言論,而對於這條律令的頒布,有人反對,新皇便拿出林知做例子,一介草民哥兒,也能憑藉自身的本事,富甲一方,由此可見,天生我材必有用,無須性別來禁錮,而林知也被提為皇商,從此以後經商不再低人一等。

  與此同時,新帝徹查了各地官員貪污受賄之事,受到牽連就有林婉婉的縣令夫君,縣令因貪污被徹查,林婉婉和正妻兒子搞在一起的醜聞也被曝光。

  縣令被打入大牢,家中子嗣轉為奴籍,林婉婉拼盡全力也沒有保住娘家人,倒是林天寶因為童生的身份免除了奴籍卻也消除了童生的身份,可已經習慣了驕奢淫逸生活的他,根本無法生活,很快就在縣裡和乞丐一起爭奪食物。

  冰雪消融之際,春天到來,離別了三年的孫長亭終於回來,俊美的臉上帶上了一道長長的疤,整個人也變得精壯有力,看到孫長亭林安再也顧不上禮節,直接將撲進孫長亭的懷裡,這一次林知沒有揶揄他,而是由衷的替他開心。

  榮昌三十六年,前朝一心為民,不站任何流派的丞相一家枉死翻案,大家都在唏噓的時候,林知躺在沈言川身邊說。

  「要是前朝多繁榮個幾十年,說不定你現在也是個世家公子哥。」

  「過去的就過去了,如果是那般我說不定就遇不上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