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事,廖宇或許知情。」姜二爺一臉凝重地道,「我在宮門見到廖宇時,便有這種感覺。君堂,你幫為師想一想,此事若與廖宇有關,他圖什麼。」

  ------------

  第1156章 盛極,便是危相

  聽了姜二爺的話,姜松仔細回想與廖宇一路走出皇城時,他故作親近的言談舉止,心中也甚是不解。姜留一邊考慮廖宇的真正意圖,一邊等著三姐夫開口。

  劉君堂雖然年輕,但他任記錄景和帝言行的起居郎已有兩年,常在慶文殿中做事,按照現在的職位來說,他相當於大周最高權力皇帝的公務言行記錄官、官員最高權力機構的機要秘書,他所掌握的信息和他的眼界,遠非其他朝官可比。

  如今裘叔不在康安,張文江已入內閣,劉君堂既是父親的學生又是姜家女婿,父親遇到不解之事詢問他,比詢問旁人更有價值。

  劉君堂對恩師岳父,自是毫無保留,「尹太傅致仕,秦天野被擒後,如今內閣共有康忠、黃通、杜海安、張文江和廖宇五人。這五人之中,張文江與您淵源頗深,杜海安也曾數次出手助您。您曾幫護國公府化解危機,留兒還救過黃通嫡長孫。」

  「康安內世襲罔替的王侯共有三位,恭王和德莊王身份顯赫,但並未在朝中任官職,手中也不無實權。岳父身為世襲罔替、可敷衍子孫的王侯,卻被萬歲任命京兆府尹。咱們大周共分二十五路,共有二十四位安撫使,京畿路設京兆尹。京兆府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說到此處,劉君堂總結道,「岳父深得萬歲信任和器重,被封世襲罔替的王侯,出任大周二十五路之中最重要一路的高官京兆尹,與朝中五位閣老中的四位交好,與朝中大半官員都有交情,更是深得百姓愛戴。除此之外,岳父家中『老奴』出任左武衛軍師、義子是三品大將軍、侄子是狀元。岳父如今的地位,可謂盛極。」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盛極,便是危象。」

  嘶——

  姜松心中震驚,可不是麼,原來不知不覺間他二弟已是如此顯要的存在。

  姜二爺張了幾次嘴,竟有種即將大禍臨頭的恐慌感。

  姜留點頭,姐夫說得十分有道理,見父親被嚇到了,便開口安撫道,「萬歲信任父親,只要父親不結黨營私,一心為萬歲辦事、為百姓謀福,並不會出大事。」

  「六妹提到了點子上,萬歲提到您,最常用的便是『純臣』二字。只要您不結黨營私,一心向著萬歲、百姓,萬歲就不會讓您被算計了去。」劉君堂話鋒一轉,一字一頓道,「但君心,最是難測。」

  姜二爺的心几上幾下,鬱悶了,「為師問的是廖宇,你扯這麼遠做甚?」

  「是學生言語不著邊際,請恩師恕罪。」劉君堂立刻告罪,然後把廖宇提了起來,「廖宇在外為官十二載,回京入慶文殿為閣老,是五閣老中在康安根基、人脈最淺的一位,他急需鞏固自己的地位。若廖青漠之死真是他暗中指使所為,那麼他可能是想另闢蹊徑,站在恩師的對立面,接手秦天野的餘黨。」

  「有道理!為師怎麼沒想到呢!」姜二爺恍然大悟。

  劉君堂繼續道,「慶安侯次子廖綱屢次犯錯,革職賦閒家中,恩師出任京兆尹後,他曾找過恩師,想回京兆府做事吧?」

  姜二爺點頭,「找過,連哭帶鬧地說了無數好話,就差跪下了。所以他因此懷恨在心,派人暗殺廖青漠嫁禍於我,在道理上說得過去,廖宇完全可以把罪責推到廖綱身上,反正他在慶安侯府,已是廢人一個。」

  姜松也想明白了,「此案審到最後,廖家最多折損一個廖綱,卻能拉攏對二弟心存怨恨、嫉妒的官員,利大於弊。」

  「不是利大於弊,是一石二鳥。」姜留言道,「廖宇與廖綱兩兄弟不睦,除掉廖綱對廖宇有益。」

  劉君堂繼續道,「廖宇剛升入內閣,萬歲不會因為廖綱貶處廖宇,或許還會因此重用他。萬歲雖不喜歡臣下結黨營私,但也不想讓朝中官員抱在一處,鐵板一塊。」

  朝中官員鐵板一塊,景和帝的皇權會被架空!姜留頻頻點頭,姐夫看得極為透徹,也切中了要害。

  心中疑團解開,姜二爺豁然開朗,「朝中人再聰明,也聰明不過萬歲。廖宇多謀難纏,但他會是萬歲手中很好用的一枚棋子。萬歲用好了他,對朝局有利。廖宇這一招,實在是高!」

  姜松接過話茬,「或許有廖宇這麼個人,對咱們也是有利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此人在, 可提醒咱們時刻警醒,不可得意忘形。」

  姜二爺受教,「是,小弟記下了。」

  「夫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一家人當相互扶持,才能走得長遠。」姜松又道,「若非留兒派人暗中跟著廖家的馬車,若想查到廖青漠遇害一案的真相,恐還要費許多工夫;若非君堂真知灼見,為咱們指點迷津,咱們還在迷霧之中,不知何去何從。此番,多虧了你們兩個。」

  姜留和劉君堂連忙起身行禮,道這是他們應該做的。

  姜松滿意點頭,「若要家族能長久,除了相互扶持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時刻警醒。咱們都要牢記,咱們是大周臣民,凡事應以君、民為先。每人有多大能耐,便做多少事,不可貪圖富貴、權勢。二弟,君堂,你們定要牢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