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呼延圖幾十年不歸家,歸家後天天挨打挨罵的事,王城內盡人皆知。不過這等場面,元東君還是第一次見到。他含笑轉眸,卻對上了付春朝噴火的狐狸眼。

  元東君挑挑眉,這人,還不服呢。

  ------------

  第1113章 廖傳睿趕到

  見姜二爺一身鮮紅官袍,頭戴長翅烏紗,不只風采更勝往昔,還添了一身的正氣,但見了他,依舊是一臉笑容,絲毫不擺官架子。元東君很是動容,上前行禮道,「五年前別君亭一別,東君本以為此生無緣再與二爺相見了。」

  「若不是你送去酒泉的解藥,你我當真是無緣相見了。」姜二爺含笑請他落座,訴了幾句離別後的家常,便直率問道,「聽說你在匈奴過得還不錯,怎有空跑到我這裡來?」

  過的不錯麼?元東君澹澹一笑。

  康安清平江上來來往往的眾多伶人妓子中,元東君最佩服的,是在西市開胭脂鋪的花娘子。當年有人看上她,要花萬金贖她回家做妾,花娘子不肯,她說她要靠著自己,在康安撐門立戶。她攢足銀兩提著包袱走出擷香館後,得姜二爺相助,在西市站穩了腳跟,是元東君所知的,清平江贖身出樓的姐妹中過得最踏實的一個。

  元東君跟了阿史那尼,雖得他真心相待,但阿史那尼的三位王妃都不是好相與的。若不是因為元東君還有些自保的手段,早就被她們把骨頭都嚼爛了。她們恨他,理所應當。

  這次姜二爺來了肅州後,元東君便開始考慮自己的退路了。姜二爺的性子元東君是知道的,他既然問了,元東君便不再藏著掖著,坦然道,「二爺,東君厚著臉皮來此,是來求您的。」

  姜二爺鄭重許諾,「你與我有救命之恩,只要不關乎國家大義,你說,我辦。」

  二爺縱使當了欽差,卻還是當年游跡於清平江上的康安第一美男子。說話辦事,最是敞亮。元東君抬手扶額,雖只是淺笑也令人迷醉,「東君給您送來的那些藥,若二爺有心去找,定能找得到。不過二爺既這麼說,東君便不跟您客氣了。我聽說山丹縣歸入大周后,依舊准百姓開辦小馬場養馬販賣。東君想在山丹置辦一處馬場,以後以養馬為生,請二爺行個方便。」

  就這事兒?姜二爺追問道,「你是人手不夠,還是銀子不夠?」

  當年花娘子開胭脂鋪時,二爺定也問過相同的話吧。元東君笑道,「這些年東君攢了些銀子,足夠買些人,開個百畝的馬場。只是東君身份尷尬,怕過不了衙門的盤查,馬場開不起來,所以才厚著臉皮來求您。」

  姜二爺保證道,「你是我大周子民,只要你奉公守法,沒人能攔著你。不過你與阿史那尼要好聚好散才成,別因為你們倆的事兒,鬧得大周與匈奴打起來。」

  《仙木奇緣》

  元東君起身,一躬掃地,「得您這句話,東君就踏實了。您放心,東君會處理好的。」

  阿史那尼馬上要有兒子了,元東君知道自己在他身邊的日子到頭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儘早分開各自安好,免得撕破臉太難看。不過在此之前,該幫阿史那尼鋪的路,還是要鋪好,元東君繼續道,「二爺,東君斗膽,說一句不該說的話:匈奴可汗年事已高,五位王子和各部族明爭暗鬥,愈演愈烈。三王子阿史那尼有本事,有容人之量又不殘暴弒殺。東君覺得若他能繼任單于之位,對西北太平大有裨益。」

  姜二爺點頭,「好,這話我記下了。你這幾日去山丹轉轉,我聽說那邊想轉手的馬場不少。跟人家談妥了買賣,直接去衙門辦手續就成。」

  「多謝二爺。」

  元東君退出去後,姜二爺靠在椅子上問道,「凌兒呢?」

  姜猴兒立刻回道,「少爺帶著瞿倫學去提審付春朝了。」

  瞿倫學審問犯人的手段極為血腥,姜二爺連忙吩咐道,「你去跟瞿倫學說一聲,先審問出軍糧的下落再下死手。把凌兒給爺叫回來,爺有事跟他商量。」

  姜猴兒跑到永昌大牢里刑訊室內,見到付春朝被吊在木架上,四周儘是帶著血腥味兒的刑具,頭皮一陣發麻。他低頭走到端坐在凳子上的少爺身後,低聲耳語幾句。

  江凌略頷首,起身對瞿倫學道,「你繼續審,若他不肯招供,一根根剁掉他的手指頭,十八般刑具都用上。」

  付春朝的身體肉眼可見地發抖,姜猴兒張了張嘴,又合上了。

  少爺,二爺可不是這麼說的……

  江凌怕身上的血腥味太重讓父親聞了不舒服,先回房換了件衣裳,才到書房見父親。

  姜二爺先問道,「付春朝還沒招出軍糧的下落?」

  江凌頗有信心道,「還沒有,不過他撐不了幾個時辰了。」

  姜二爺不再提付春朝,與兒子說起元東君的事兒,「元東君不想回匈奴了,想在山丹縣開個馬場養家湖口。」

  江凌詫異, 「父親,他要養哪個家,湖誰的口?」

  姜二爺……

  「為父就是這麼一說罷了,你較什麼真?」

  「孩兒錯了。」江凌立刻認錯,「父親可應下了?」

  姜二爺點頭,「應了。他品行不壞,還救過為父的命。只要他不做有違國法的事,你就多照拂他一些。為父覺得留住他,對匈奴和大周兩國修好有益。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他帶來的一百匈奴勇士,你派人盯著點,以防他們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