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涇州離肅州雖有千里之遙,但從南部各州運送糧草肅州和漠北必經涇州。在秦天野占據肅州後,康家在涇州安插親信,遏住了肅州的糧道。如今秦家剛倒,在涇州的康立卓竟悄無聲息地捅出這麼多大簍子!

  不用查,康月良也知道湯文耀的案子與康立卓脫不了干係。否則他不會把此事瞞得死死的。

  此案的血書已擺到了御前,秦家人還關在牢里沒砍頭呢。康立卓這麼幹,是想讓康家人的腦袋,與秦家人一起落地麼!

  十九歲的康月良將書信放回祖父面前,態度十分堅決,「秦家已倒,康立卓也沒必要留了。此事必須趁早解決,孩兒今日就啟程趕往涇州,不平了涇州的亂子,孫兒絕不歸京。」

  康忠搖頭,「事情還沒到這一步,你要出涇州,也得名正言順地去。」

  康月良目光一轉便有了主意,「李大人想派人去慶陽,巡視慶陽軍備。慶陽與涇州中間僅隔一縣,卻分屬永興路和秦鳳路轄制。孫兒領命去慶陽巡視,既不會引人注意又可尋機會光明正大地平了涇州的亂子。祖父意下如何?」

  康月良今年初已入兵部,任兵部四部之庫部郎中。

  護國公眉頭鬆開,點頭,「你去兵部應卯,向李增奎討下這個差事;祖父進宮面聖,探探萬歲的意思。」

  「姜二叔既已將湯文耀的血書呈到萬歲面前,萬歲早晚會召閣老入宮商議此事,屆時祖父直接向萬歲請命,讓孫兒去涇州查案,是否更穩妥些?」康月良又補充道,「咱們這麼做,才不枉費姜二叔送急信的一番好意。」

  護國公欣慰地看著長孫,「就這麼辦,去吧。」

  「是。」康月良躬身行禮,快步走了出去。

  孫兒走後,護國公立刻召集府中幕僚議事到晌午,待回到內宅用膳時,他問夫人道,「近日會嘉坊姜家可有什麼動靜?」

  「姜松的大兒子今年入試春闈,妾身聽說那孩子書讀得不差,姜家人的心思這會兒都在他身上。旁的麼……」護國公夫人抬眸看向旁邊的二兒媳和婆子。

  康二夫人微微搖頭,婆子才道,「因姜家大公子須靜心讀書,所以姜家今春只有一場桃花宴,請帖已送到了咱們府上。」

  康二夫人心中懊惱,她怎把這事兒給忘了!

  提起姜家的桃花,護國公夫人笑容真切,「姜家西院的滿院桃花長得不錯,自種了那一院子桃樹後,姜楓入仕、娶妻還得了兩個嫡子。去年姜家給咱們送了桃子來,月良媳婦吃了桃兒,沒多久就有了身孕。」

  想到已有七個月身孕的長孫媳婦,護國公也露出了淺笑,「既然桃花不差,夫人就帶孩子們過去轉轉吧。」

  幾十年夫妻,不用護國公多說,護國公夫人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妾身正想著去給孩子們多討幾枝桃花回來呢,讓他們自己去討也好。」

  府里到了婚配年紀的孩子可不只一兩個,護國公捋須,「夫人悠著點,莫把姜家的桃樹剪禿了,否則姜楓回來後就有熱鬧看了。」

  果然是因為姜楓。護國公夫人豪爽笑道,「也對,姜家二小子那倆丫頭,也都到了婚配的年紀。」

  康家二房媳婦笑道,「康安的第二美男子劉君堂傾慕姜二弟的長女姜慕燕已久,等姜家二弟一回京,劉家肯定就要上門提親了。惦記姜六娘的人家更多,那丫頭模樣出挑、聰明又會說話,很是討人喜歡。待姜二弟回京,姜家的門檻定要被踏平了。」

  說罷,康二夫人小心打量公公婆婆的臉色。她的長子康月寧今年十五歲,尚未訂親,康二夫人相看了許久,對姜留最是中意。今日藉機提出來,若是公婆不反對,姜家桃花宴上,她就要去試試姜老夫人和姜二夫人的口風了。

  姜楓是萬歲面前的紅人,與姜家接親百利而無一害。兒子能娶了姜六娘,更是皆大歡喜。

  護國公夫人臉上的笑容不減,卻道,「姜留那丫頭確實樣樣好,但手裡的狼牙棒也足夠厲害,康安城中能降得住她的小子可沒幾個。」

  姜二夫人臉上的笑容有些掛不住了,她沒想到,婆婆居然不同意!

  護國公沒應聲,不過他握著鬍鬚的手,卻加了些力氣。姜家六丫頭,將來怕是……了不得。

  三千里之外。

  把雄昌禮和吳江帆處置後,殺一儆百的姜二爺很是順利巡視完溫肅的吏治、民生、運河、防務諸事,起程趕往邊城。

  邊城是肅州六縣中最小、最偏、人口最少的一個,但姜二爺卻打算多停些日子。因為巡視完這一圈,他就要帶著閨女回康安了。

  他們父子這一別,怕是至少要兩三年的光景。兩三年後,這臭小子就真長大了,所以他打算走之前多陪陪兒子。

  姜二爺將目光轉到身邊的小閨女身上,自打從清晏那得了消息,這半個多月姜二爺都要愁白頭了。實在不行,他就咬咬牙,把閨女留在肅州讓兒子照看著!

  盤腿坐在軟椅上吃葡萄乾的姜留見爹爹盯著自己,便把手裡的碟子往前一遞,「爹爹,吃。」

  姜二爺應了一聲,抓起一顆葡萄乾高高拋起,張嘴去接。

  趕巧馬車一晃,葡萄乾落在了姜二爺的筆挺的鼻尖上。姜留飛速抬手抓住葡萄乾,塞進爹爹還張著的嘴裡,然後靠在車廂上哈哈大笑,「爹爹這樣好傻!」

  姜二爺哼了一聲,「你行你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