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姜猴兒小跑著走了,姜留含笑搖頭。以姜猴兒的聰明勁兒,這樣的辦法他不是想不出來,只是因為那幾個人,是王家大房的人,他不好動手罷了。

  姜猴兒辦事,向來乾脆利索。三日後,孔氏就連哭帶嚎地跑到州衙,敲響了鳴冤鼓。「恰好」到州衙門辦事的肅宣路提刑司溫宏傑,親自升堂問案。待聽到孔氏說她丟了三百兩銀票和三根金簪、馬氏丟了一百兩銀子和兩對玉鐲時,堂外站著看熱鬧的百姓們,鼻子都要氣歪了。

  ------------

  第1044章 逐出家門

  這對婆媳,手裡攥著幾百兩銀子和金簪玉鐲,居然還每日跑到州衙門外哭窮,逼著姜欽差給她們銀兩,姜欽差人美心善不跟她們計較,百姓們不能不幫肅州的大恩人討回公道!

  「前兩日,這惡婦抱著上吐下瀉的兒子在路上攔姜欽差,說沒錢給孩子治病,我親眼看見姜欽差的侍衛給了她二兩銀子。呸,什麼玩意兒!」

  「虎毒還不食子呢,這黑了良心的東西哪配當娘。孩子托生在她肚子裡,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了!」

  「也就是姜欽差心善,如果是老子,早就把她們趕出肅州城了!」

  「……」

  百姓們罵聲不斷,跪在大堂上孔氏和馬氏都假裝都聽不到,沒了銀錢傍身的兩人現在只有一個念頭:把她們的錢找回來!

  溫宏傑不怒自威,「孔氏,馬氏,你二人的丈夫皆因罪獲刑,家產已被罰沒。你們丟失的銀兩首飾從何而來?」

  孔氏身上的肥肉一哆嗦,連忙辯解道,「大人容稟。是民婦在京中的婆母得知肅州遭災,托民婦的外甥女——就是欽差姜楓的親閨女給民婦帶過來的。」

  馬氏也立刻道,「大人,民婦這些銀兩和首飾,一小部分是婆母給的,大部分是民婦的母親給的,絕不是髒銀,請大人明察。」

  「請大人明察。」孔氏也連忙加了一句。

  京城王家讓姜六姑娘給你們帶了幾百兩銀子來,你們居然還好意思跑到後衙鬧?百姓們罵聲越來越大,大堂外亂鬨鬨的,溫宏傑不得不拍驚堂木,讓他們安靜,才派衙差去後衙詢問姜留是否有此事。

  趙奶娘很快便跟著衙差到了大堂之上,回稟道,「回大人。王家老夫人確實讓我家六姑娘,給王家大房和王家二爺帶了銀兩過來。但具體是多少銀兩,我家姑娘並不知情,只是將裝銀兩的荷包連同書信一起,交給了王家大夫人和王家二爺。」

  溫宏傑點頭,「傳王問樵。」

  王問樵被衙差從客棧帶到大堂之上,見到跪在地上的孔氏和馬氏都眼巴巴地望著他,臉氣得都變色了,丟人現眼!

  王問樵如實道,「回大人,家母托草民的外甥女帶來六百兩銀票。草民分文未取,全部給了大嫂孔氏。因大嫂和侄媳婦帶著不足周歲的侄孫,要留在肅州與草民同住。此舉於禮不合,當日草民便搬出宅院到客棧落腳,並不知曉她們如何分配的銀兩。」

  六百兩銀子?!莫說百姓們,就連馬氏看孔氏的目光,也得惡狠狠的。這死老太婆,居然跟她說只有四百兩銀子!

  只求活命的孔氏連忙道,「大人,民婦用這六百兩銀子購買柴米油鹽,並買了三支金簪,這些真不是髒銀,請大人明察。」

  「既已查明銀錢出處無疑,待丟失財物追回後,自會如數歸還到爾等手中,退堂!」

  溫宏傑拿起驚堂木還未拍下,王問樵便行禮道,「大人且慢,草民還有一事。」

  溫宏傑將驚堂木輕輕放下,「何事?」

  王問樵沉靜道,「草民的大嫂孔氏,在康安時便喜搬弄是非。草民的妹妹去世後,她借著替草民的亡妹打理嫁妝之名,監守自盜,偷用草民亡妹留給兩個外甥女的嫁妝。東窗事發後,草民便與兄長分家,不願與之為伍。孔氏到肅州後,所作所為,更是敗壞家風。因草民的兄長在服役,草民便將孔氏在肅州的惡行寫信告知京中老母,母親已做主將孔氏逐出家門,請大人過目。」

  王問樵從懷中取出書信,雙手呈上。

  孔氏當場就傻了,然後哭天搶地乾嚎起來,「你胡說什麼!我為王家生兒育女,伺候公爹終老,陪你哥流放三千里,我幾十年辛辛苦苦為王家當牛做馬,哪來的惡行?王問樵血口噴人,請大人為民婦做主哇——」

  看到王家老夫人工整娟秀的字體,溫宏傑眉頭微微鬆開。待讀罷書信之後,他一拍驚堂木,「不論旁事,單孔氏私藏金銀不為孫兒治病一事,便是惡行!」

  孔氏慌了,「我,我……是因為孩子他娘上火,翀兒才拉肚子的,這怎麼能怪罪到我身上呢……」

  馬氏的眼睛滴溜溜亂轉幾圈,連忙道,「大人容稟。孔氏在家時,時常咒罵我家祖母、二叔、姑父姜欽差和表妹,她所說的話,民婦都說不出口。」

  這可是十足的惡行了。

  王問樵再行禮,「請大人為證。」

  「孔氏因言行不端,被婆母親書逐出家門,自此之後與王家再無瓜葛!退堂!」

  溫宏傑拿起驚堂木還未拍下,馬氏跪爬幾步上前,「大人,大人!孔氏手裡的金銀,是我家祖母送過來給王家人度災荒的。孔氏被逐出家門,等金銀贖回後,就沒她的份了吧?」

  「啪!」不耐煩的溫宏傑拍響驚堂木,「待財物追回後,交於王問樵手中,退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