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慕燕則道,「魏濱的書信中除了賀平,並沒提到其他人,若為了大局著想,聖上應不會讓秦家把太后牽扯進去。」

  姜留覺得,景和帝怎麼對待太后,得看太后給樂陽留了什麼東西。秦天野被關進了大理寺,樂陽手裡的東西就失去了價值,景和帝再晾她幾天,樂陽就得嚇麻爪了,問什麼說什麼。這老妖婆就算能保住公主封號,也猖狂不起來,更不敢惦記她爹爹了。

  姜留想到這裡,心裡美滋滋。秦府和仁陽公主都被撂倒,她可以收拾收拾,趕往肅州了。

  明天就找府尹大人去!

  ------------

  第994章 我要她死!

  姜留美滋滋地挨著姐姐睡下後,康安大半朝臣還在忙碌著。

  精神抖擻的京兆府尹張文江、大理寺卿蕭峻平、刑部尚書付常春聚在桌邊,盯著擺滿桌的卷宗。

  御史大夫荊吉良將手放在這些卷宗上,平靜道,「十三年來,老夫一直在搜集秦老賊的罪證,樁樁件件都在這裡,共六十八項。」

  六十八項?張文江盯著半尺厚的公文,吞了口口水確認道,「荊大人,這些都是秦賊一人的罪證?」

  先帝遺詔稱秦天野為「逆臣」,景和帝雖還未革了他右相之職,但百官都不再以申國公、秦相或右相稱之。「賊「字,最適合他不過。

  見荊吉良點頭,三人打開公文粗粗看過,便知這些罪證,足夠秦賊死幾十回的。張文江抬眸道,「荊大人,請恕下官冒昧。若無今日之事,您打算如何處置這些卷宗?」

  這個「若無」是不存在的,荊吉良微微一笑,「老夫身為御史,只盡御史之責罷了。」

  荊吉良說得雲淡風輕,張文江和付常春卻聽得瞳孔一顫。

  御史大夫,官從二品,司監察、彈劾官吏。此職雖不入慶文殿,但在朝中位僅次於左右丞相,權重而秩尊。即便如此,荊吉良要彈劾位高權重的「託孤」重臣,也並非易事。

  他說盡御史之責,便是打算在朝堂之上以死相諫了。御史大夫的一條命,很有分量。

  身為左相的得意門生,蕭峻平知道得多一些,「若先帝遺詔未現世,待肅州戰事起或姜楓擒下蔣錦宗後,荊大人和我恩師會在早朝上彈劾秦賊。荊大人以頭撞柱,我恩師助萬歲擒下逆臣,然後便致仕交出左相之位……」

  付常春聽得熱淚盈眶。難怪,難怪荊大人這半年變得豁達,不再斤斤計較百官過失了,早朝上跳騰的變成了御史中丞和侍御史們。原來他已懷血薦軒轅之志,在安排身後事了。

  張文江躬身,可還不等他開口,荊吉良已道,「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老夫精力不濟,詳列秦賊和秦家罪證之事,就有勞三位大人了。」

  蕭峻平立刻道,「您老放心,我等必在後日早朝之前將詳章送至您老手中,早朝之上,還要煩請您老上呈萬歲。」

  送走荊吉良後,蕭峻平尋藉口開溜,「大理寺有幾個案子與秦府有關,我回去整理出來,一併呈上。」

  付常春連忙道,「刑部也有。」

  還不等張文江說話,蕭峻平又道,「能者多勞,荊大人送過來的這些罪證就有勞張大人費神了。」

  說完之後,蕭峻平轉身疾走。

  張文江咬牙,目光轉到付常春身上,你走一個試試!

  付常春小心翼翼地與張文江商量,「張大人,我先回去理一理十年前秦賊命人火燒刑部案的蛛絲馬跡,再回來幫您整理這些卷宗?」

  十年前的案子,豈是一兩天能整理出來的?!付常春走後,張文江怒道,「去把趙少尹、五城指揮使、副指揮使全叫過來!」

  師爺周其文派人傳信後,笑道,「大人該高興才是。」

  蕭峻平和付常春不沾這些卷宗,是因為他們早已嗅出秦天野的案子與張文江有莫大關聯,就算他們現在插手,也搶不走功勞。

  右相被擒,左相即將致仕,張文江立下大功,已將一隻腳踏進了慶文殿,確實該高興。但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現在滿腦袋都是事兒!

  京兆府燈火通明,秦府卻光線昏暗,他們恨不得讓康安忘記秦家的存在。

  榮安堂內,一臉頹敗的秦夫人、兩個兒子和三個兒媳聚在一處,輪流講他們今日都去了誰家,吃了幾個閉門羹。

  他們心裡都明白,秦家完了,秦家所有人的時間都已開始倒數,絕活不過今年秋天。每個人都想著該怎麼在死中求活,但誰都不肯先開口,昏暗的屋內是令人窒息的沉默。

  翠玉軒內,秦城碧坐在窗邊,直勾勾地盯著天上的月亮。

  站在旁邊的秦城夏帶著哭聲道,「大哥,這些都是真的嗎?咱們該怎麼辦,我好害怕……」

  「滾!」

  秦城夏頓了頓,喏喏道,「大哥怎麼……」

  「秦城夏,申國公府都快沒了,你裝給誰看?滾出去,別來煩我!」

  秦城夏也不裝了,壓低聲音道明來意,「大哥,咱倆一塊逃吧,以你我的本事……」

  「想拉墊背的,找你的好弟弟去。」秦城碧的目光終於從坑坑窪窪的月亮上,移向秦城夏昏暗的臉,兇狠道,「再多說一句,小爺現在就拍碎你的狗頭,行刑那日的劊子手也可少磨一次刀。」

  這個瘋子!秦城夏咬了咬牙,轉身就走。

  待跳樑小丑走後,秦城碧問道,「姜留身邊有多少人保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