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位託孤重臣仔細驗看罷,秦天野閉上眼睛,護國公和太傅眼含熱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百官之首、當朝左相、太傅尹騫顫聲道,「萬歲,此乃先帝御筆親書的遺詔。」

  護國公接著道,「遺詔上印有玉璽、先帝私印,此乃遺詔,確鑿無疑。」

  景和帝的目光,落在不說話的秦天野身上,「申國公,這可是先帝遺詔?」

  遺詔現天,秦天野便知自己逃不過一死。心情幾番劇烈起伏之後,他現在是反倒平靜了,緩緩道,「是。」

  著天子大裘冕的景和帝跪地,「左相尹騫,宣。」

  「臣遵旨。」

  百官跪地,尹騫雙手接過遺詔,顫顫巍巍站起身,定了定神朗聲誦道:「奉天承運,皇帝召曰:大周之主承天運,禮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夙夜孜孜,寤寐不遑。朕年逾半百,在位二十七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

  姜留一開始還聽得十分認真,待發現先帝遺詔上竟大篇幅地講他在位二十七年都幹了啥時,便有些耐不住性子了。

  尹騫念了一大段後,終於到了重點,「朕之長子柴岱,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既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尹騫念到此處,跪在地上的景和帝已淚如雨下。

  「柴岱登基,應承朕志,領百官,牧萬民。然!今日朝廷之上,竟有逆臣壞大周之社稷,縱火焚衙、欺天滅祖!」

  念到此處,尹騫的聲音已然撕裂,百官心驚膽戰。尹騫頓了頓,才繼續道,「柴岱釋服之日,斬逆臣秦天野,以正朝綱!和政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亥。」

  「父皇——」景和帝放聲痛哭,被遺詔上的內容劈傻了的文武百官被驚醒,趕緊跟著跟著伏地痛哭。

  父皇八月十九日子時駕崩,這份遺詔是父皇駕崩之前所書。父皇駕崩之前還惦記著他,下旨幫他肅清朝堂。景和帝越想越傷心,哭得情真意切,百官們則哭得各懷心思。

  秦相的爪牙如李兆舟、曹文元、馬海亭等哭聲大得震耳朵,生怕萬歲聽不到他們的傷心和忠心;杜海安等與十年前肅州貪墨案有關的大臣,因回想到刑部大火後他們的沉默而慚愧;自先帝登基之日起便跟隨在他左右的老臣,傷心於先帝遺詔被藏十年。

  還不少朝臣滿腹疑問是:先帝既然留了遺詔,為何又給太后傳下口詔,而且口詔上的內容與遺詔相去甚遠?

  太后口詔是封秦天野,遺詔是殺他,如今以哪個為準?那自然是先帝親手所寫、被人焚毀又經十年波折才見天的遺詔。也就是說,太后違背聖意,假傳聖旨!

  燒毀遺詔的人應是太后,救下遺詔的人是賀平,保住遺詔的人是魏濱和鄭韭!鄭韭在何處,為何五年前不將遺詔送出,反而藏在了同穴山內?

  萬歲,是不是早就知道遺詔在這裡……這些問題,無人為他們解答,他們嚎得大聲,哭得委屈!

  太傅和護國公哭得尤為複雜,因為遺詔上也沒有他們的名字。先帝根本就沒有託孤!

  跪在後邊的姜留一邊跟著乾嚎,一邊偷眼向前看。除了兩旁保護聖駕的千牛衛,眾人都在伏地痛哭,唯有爺孫倆與眾不同。

  秦天野與秦城碧皆直挺挺地跪著,秦天野臉上有種超然於物外的平靜,因秦城碧背對姜留,姜留看不到他的表情,卻能清晰看到他的肩膀急劇起伏,極不平靜。

  這是……要發病了?姜留立刻老老實實地跪好,讓前邊的人把她擋住,免得被發病的秦城碧殃及池魚。

  康月良見了姜留也動作,也微微抬頭向前看,一眼便看出了秦城碧的異常。

  秦天野也覺察到了孫子的不對勁兒,若城碧在此時發病……秦天野眉頭一皺,緊緊盯著他,示意他控制情緒。

  但秦城碧已然被這突如其來的遺詔和震耳的哭聲擊得崩潰,他的嘴迅速張大,嘶吼道,「啊——」

  這一聲嘶吼極不正常,孔風閣和葉清峰的刀同時出鞘。

  「嗷——」

  還不等兩人有動作,不遠處傳來天降的怒吼聲,虎嘯山林,百鳥齊飛,山谷俱震。

  秦城碧抬手抱住腦袋,抓掉了帽子,拽亂了頭髮,「啊——」

  「嗷——嗷——」天降接連兩聲怒吼,竟硬生生把秦城碧的聲音壓制住了,秦城碧抱著頭,倒在地上,秦天野見此,又閉上了眼睛。

  姜留眨巴眨巴眼睛,覺得甚是不可思議。

  景和帝站起身,雖聲音沙啞但異常清晰地下來令,「孔風閣,將逆臣秦天野拿下!」

  ------------

  第992章

  「景隆十年五月十七日,夏至。帝領百官郊祀,白虎長嘯,同穴山虎穴巨石滾落,先帝遺詔現,帝遵先帝遺詔,擒逆臣秦天野,正朝綱。」劉君堂在《天子起居錄》上記下這兩行字時,仍忍不住心潮澎湃。

  景隆九年八月早朝之上,景和帝與群臣議姜二爺呈上的,誅殺酒泉一百三十餘貪官、污吏、鄉霸之事。此案所誅官員數,為建朝以來之最,劉君堂擔心有人藉此污衊恩師弒殺不仁,與伯父姜松商議之後,親手撰寫早朝邸報,張貼於皇城門外。

  其文文采飛揚,氣勢磅礴。將酒泉官吏的可恨和百姓的苦難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讀之恨不能食貪官肉,寢污吏的皮。康安學子臨牆抄錄,廣為傳頌。景和帝讀之亦讚不絕口,欽點劉君堂出任起居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