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太監腦袋不好,交代事情都說得亂七八糟!若這是他們衙中的文吏,定要講他好一頓罵!

  膽顫心驚的百官心中吐槽,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地上破舊的粗藍布包袱上。

  楊奉也看了包袱一眼,一眼便認出這布料是宮中用來擦洗尿壺的粗藍布。布的確結實,但除了窘迫的雜事太監,誰會拿這布料當包袱用!

  楊奉繼續念道:

  「那紙條雖沒留下姓名,但奴婢認得那是太監總管賀平的字跡。奴婢常因愚笨被賀平大人責罵,對他很是畏懼,不敢違背他的吩咐,燒毀書信開始找包袱,卻只從枕頭下發現一個包袱皮。因侍衛催促,奴婢只不敢再找,就用包袱皮裝好自己的東西,與正陽宮告老返鄉的太監宮女們一同出宮。」

  「奴婢出宮第二日,就聽說賀大人追隨先帝去了。奴婢惶惶難安,臥病不起,知自己的好不了。城外獵戶鄭韭是忠厚感恩之人,奴婢將此事託付與他,並留下此書信,說明詳情。盼望著五年之後,鄭韭能將包袱呈至萬歲手中,完成故人之願。」

  「奴婢魏濱,再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念完之後,楊奉雙手將信奉上,百官肅立,誰也不敢吭聲。魏濱行文雖囉嗦,但他信上說的事可了不得。

  景和帝接過信看,平靜問道,「楊奉,魏濱是何人?」

  「回萬歲,魏濱是先帝寢宮正陽宮的灑掃太監,包袱中裝著的正陽宮灑掃太監衣物,可證實其身份。」

  秦天野張嘴想辯解,卻又閉上了。事已至此,他想攔也攔不住了,只能任他們君臣一唱一和。

  站在百官後的康月良一臉震撼,姜留也裝著一臉震撼,秦城碧心中不安,扒拉開身前的官員往前擠。

  最前邊,太傅尹騫疑惑道,「先帝在位時,太監總管確實是賀平,只不知賀平口中的『故人』是誰?」

  護國公康忠也道,「賀平既將此包袱托人轉交萬歲,其中定有乾坤。」

  賀平口中的「故人」十有八九是自己的父皇,景和帝心中翻江倒海,面上依舊平靜,「荊卿、蕭卿、付卿、張卿,你四人一同上前查看。」

  「是。」四人上前,不約而同地跪在粗藍布包袱四邊,仔細查看。

  讓御史大夫、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上前查看合情合理,但萬歲為何讓張文江上前?秦天野看向張文江,眼眸微眯。

  此事處處有張文江的影子,是誰在背後給他出謀劃策?

  景和帝叫的四個人都是破桉高手,沒包邊、似是直接從大塊布上扯下的包袱皮,在他們手中過來兩編後,荊吉良請示道,「萬歲,臣請將包袱皮拆看驗看。」

  包袱皮里若有東西,只能拆開查看,景和帝點頭,「准。」

  包袱皮看樣子是單層的,怎麼拆開?百官瞪大眼睛,見四人竟分四邊,開始一根根拆包袱的經線。

  動作最快的張文江拆開不過一寸,發現裡邊竟露出了些許髒污的明黃色,他的手忍不住一纏,轉頭看向景和帝。

  景和帝死死盯著那點明黃色,心砰砰直跳,「繼續拆。」

  「是。」

  將布料手徒手拆成線,是個工夫活,拆包袱的四人額頭布滿了密密的汗珠。秦天野和擠到戶部尚書李兆舟身邊的秦城碧,目光都盯在這條越來越大的扎眼顏色上。

  在場的都是明眼人,一看這顏色和花紋,便知這布里藏著聖旨!

  聖旨,乃是用上好蠶絲經十八道工藝精製而成的綾錦,可保百年不腐,這是何等珍貴之物!

  但這道被封在粗藍布中的聖旨上卻布滿針孔,穿滿粗藍線、邊角也已焦黑不整。張文江四人每抽出一條粗線,心都跟著一哆嗦,因怕汗水滴下污了聖旨,四人不住用寬大的衣袖擦額頭、手心。

  聖旨上的字一點點顯示出來後,張文江喜出望外,荊吉良老淚縱橫,俯身哽咽道,「萬歲,縫在包袱中的,乃是先帝遺詔!」

  嘩——

  百官忍不住一陣躁動。

  ------------

  第991章 拿下

  先帝突發重病,彌留之際只留下傳位口詔之事,盡人皆知。怎會突然冒出一份遺詔?這遺詔上寫了什麼?

  百官忍不住湧上前,探著身子瞪大眼睛想看清楚上邊的字。站在人群後的姜留,更是恨不得踩著百官的腦袋竄過去。果然有遺詔,這份遺詔現天,張府尹就沒法抵賴了,自己快要去肅州了!

  現場最平靜的兩人,是景和帝和秦天野。看著祖父平靜的模樣,秦城碧既疑惑又驕傲,因為他的祖父不像其他人那般大驚小怪,是不是祖父已知曉了什麼?

  景和帝還是強壓著情緒,言道,「太傅、申國公、護國公,您三位是先帝託孤重臣,請三位上前驗看遺詔真偽。」

  「老臣遵旨。」太傅和護國公上前,跪接遺詔。秦天野也緩緩跪下,抬頭看著楊奉送過來的遺詔。

  楊奉和白暘將不足一尺寬、兩尺長的遺詔送到三人面前,緩緩展開。

  禮部尚書陶思正見了遺詔展開的長度和寬度,眼睛立刻睜大了。按周制,遺詔乃多種聖旨中最最重要的,先行皇帝的遺詔,應寬一尺,長度不短於一丈。

  再看遺詔上下兩邊明黃布上不整齊的焦黑,陶思正腿一軟,差點跪在地上。先帝的遺詔,差點被焚毀了!此乃誅九族的重罪,何人如此大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