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周尊禮,行郊祀之制。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每年到夏至這日,萬歲都要帶百官舉行郊祀之禮,為百姓和國家祈福,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今年的夏至在五月十七,今日是五月初九,確實該將此事提上日程了。景和帝沉著臉聽完,又例行詢問幾句,便將今年郊祀的地點定在了南城外。

  分明一切都很正常,但秦天野還是覺得不對勁兒。

  轉眼間便到了五月十七這日,景和帝帶領百官經明德門出宮至南城外舉行郊祀之禮時,忽聽同穴山上傳來響亮的虎嘯聲,令本就心神不安的秦天野更覺不妙。

  ------------

  第988章 隨朕入同穴山

  秦天野心驚,卻有人心喜。

  因為夏至郊祀,瑞獸白虎嘯山林乃吉瑞之相。

  今日挑大樑的禮部尚書陶思正跪拜於地,朗聲道,「萬歲,《易經·乾》爻辭有云: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萬歲乃真龍天子,天降乃白虎瑞獸。萬歲郊祀見雲起,天降長嘯聞風聲,雲涌風起,英賢奮發,此乃吉兆也。天保我大周千秋萬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圍觀的百姓跟著跪地高呼,因遲疑而比旁人晚了半步的秦天野,顯得各位扎眼。

  立於高台之上的景和帝的目光從他身上移開,抬高雙臂,仰望蒼穹,高呼道,「天佑我大周——」

  「天佑我大周——」百官和百姓高呼聲,千牛衛位和羽林衛將士的吼聲,震動蒼穹。

  這聲音實在震撼,莫說旁人,便是混在百姓中的姜留都似乎感覺到了天意。

  「報——」

  一金盔金甲的將軍騎馬奔來,跪倒在祭台之下,「報萬歲,同穴山上,白虎天降所居山洞忽然滾下數塊巨石。天降正立於山頂之上,未被砸傷。」

  嘩——議論聲四起,剛剛說還說是吉兆,怎轉眼天降住的山洞就塌了?

  天降洞穴內早不滾石頭、晚不滾石頭,怎麼就偏趕在郊祀之時滾?姜留偷眼看向高台之上一身黑紅色天子大裘冕服的景和帝,暗道:莫非鄭韭將魏濱從正陽宮中帶出來的東西,藏在了天降的洞穴之內?

  這……還真是天意!天意如此,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景和帝問道,「陳長秋,此為何兆?」

  禮部侍郎、司天監監正陳長秋高聲道,「回萬歲。白虎嘯,長風起,巨石落,定是天兆,臣請前往同穴山查看詳情。」

  司天監執掌曆法、時節、星象,天地間有異動,由司天監監正前去查看再合適不過。景和帝道,「好!眾卿與朕同往。」

  「萬歲——」秦天野忽然高聲道,「萬歲乃萬金之軀,切不可身臨險境,老臣願隨陳大人前往查看。」

  「朕知申國公之意,然……」景和帝龍目微垂,看向高台之下的秦天野,威而不怒地道,「今日郊祀,虎嘯石落,乃天之兆也。朕身為天子,豈能不親去查看?」

  「眾卿——」景和帝的目光掃過百官,又看被羽林衛隔在外圍的百姓,揚聲道,「我大周子民——可願隨朕趕往同穴山,應天兆?」

  「臣願隨萬歲前往——」

  「草民願隨萬歲前往——」

  山呼海嘯聲中,秦天野抬眸與景和帝對視,見他雙目若有光,心中更加越發不安。但此時,他已無法阻攔景和帝趕往同穴山。

  郊祀高台距離同穴山不過三里路,天子乘龍輦,百官和百姓步行跟隨。

  大理寺卿蕭峻平上前一步拉住張文江的衣袖,低聲問道,「怎麼回事?」

  誰不想知道今日這麼大陣仗是怎麼回事,聽到蕭俊平問詢張文江,附近幾個尚書、侍郎都將耳朵拉長聽著。

  張文江裝做不知,「我又不在司天監供職,怎知發生了何事。」

  蕭峻平拽著張文江的衣袖,在他耳邊咬牙切齒道,「你當我這大理寺卿是白乾的?太傅、杜閣老和你肯定知道什麼!」

  你還真是白乾的,本府知道的事情你就不知道。張文江也壓低聲音在蕭峻平耳邊道,「蕭大人問我……不如去問太傅。」

  蕭峻平瞪眼,張文江眨眨眼,周圍官員莫名其妙,走在前方的秦天野回頭看張文江。

  張文江被秦相看得一激靈,卻仗著膽不肯低頭。怕什麼,他是右相,過幾年自己就是左相,正好壓他一頭!

  秦天野將目光從張文江身上,轉向前方的青山。張文江的神色,似乎真知道什麼。

  萬歲前幾日召見張文江之前見了白暘,同穴山歸羽林衛守護……張文江與同穴山的關係,中間還隔了個姜楓。姜楓遠在肅州,應與今日之事無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張文江知道什麼,同穴山中有什麼,能令萬歲如此興師動眾?

  秦天野的眸子猛地張大,轉頭看向太傅尹騫,太傅笑得莫測高深;秦天野轉頭看向護國公康忠,康忠則目光如刀。

  若到此時還看不出今日這一局是針對他做的,那秦天野就真是個棒槌了!他心跳如鼓,腦中飛快想著若陳長秋說出天兆要除掉他,他該如何應對。

  混在百姓里的姜留也跟去看熱鬧,鴉隱忽然道,「姑娘,秦城碧過來了。」

  姜留轉頭,見一身青衫的秦城碧正在幾步之外死死盯著自己,便沖他璀璨一笑,感嘆道,「真是綠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