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張文江不轉了,姜留才繼續道,「事實若非如此,就解釋不通為何秦相在萬歲登基後,還在四姑娘山內豢養私兵之事……」

  張文江搖頭,「這一點你猜說錯了,便是先帝降下遺詔把皇位傳給萬歲,秦天野照樣會養私兵,這是兩碼事。」

  姜留從善如流,「是侄女淺薄了。」

  你可不淺薄!你的腦袋你比父親好使多了,甚至……不對,不是姜六娘比太傅等人還聰明,是太傅等人,包括張文江自己都沒往這方面想過:太后身為正宮皇后、萬歲的生母,怎麼可能不偏向兒子,而是偏向秦家!

  一旦想到這個可能,很多事便說得通了!張文江不知轉了多少圈,才停在姜留面前,「下一步你想怎麼做?」

  姜留搖頭,「侄女才疏學淺,能用的人也有限,難再追查真相,所以才將侄女所知全盤托出,請伯父繼續查下去。」

  張文江直視姜留的雙眸,「若你的推斷是錯的呢?」

  姜留既然來了,就不會再藏拙,她目光灼灼地望著張文江,信心十足道,「只要侄女的推斷說得通,就絕不會錯。而且,侄女確信樂陽公主手中有能治秦相於死地的東西。」

  嘶——

  張文江不知今晚第幾次倒吸了一口冷氣。姜留的意思,身為京兆府尹的他怎會不明白:不管真相如何,只要這套說法能服眾,那這便是真相!這便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就算不去追查真相,只要把樂陽公主手中的掌握的東西拿到手,秦相也就完了!

  這些,真是一個剛剛十三歲的小女娃能想到的?張文江盯著姜留,還是不敢相信,「留兒是如何想到這些的?」

  乖巧站著的姜留乖巧回道,「侄女自六歲起便跟了裘叔身邊學各種本事,這麼多年也學了些皮毛。而且方才侄女跟您說的這些,大部分是裘叔推測的,侄女只是順著他老人家的推測,又往前推了一步。」

  孟回舟埋下的箱子是你挖出來的,通濟坊魏宅是你派人查的,劉承的嘴是你撬開的,付春朝的身份是江凌發現的……這些可都不是裘叔做的。不過裘叔在天之靈見到這兩個娃娃如此爭氣,也該瞑目了。

  張文江又思慮良久,才道,「只我一人恐難能事,待時機成熟,伯父帶你去見太傅和護國公……」

  「伯父。這個案子一直是裘叔在查,侄女只做了些邊邊角角的事。再說我年紀太小,說出口的話沒分量,而且若讓秦家以為這些是我做的,恐怕會立刻殺了我。」姜留怕怕地與張文江商量道,「侄女已將所有事情都告訴了您,您就說這些是您查證和推測出來的,可好?」

  ……這會兒你又覺得自己年紀小了?不過若萬歲知道這些都是自己查出來的,那自己入內閣的事便十拿九穩了!

  ------------

  第954章 還有一事

  張文江又激動地轉了會兒圈圈,才站在姜留面前道,「你真是如此想的?」

  姜留真誠點頭,「千真萬確伯父您見多識廣又胸懷忠君報國之志,此事由您去查再合適不過。再說……」

  張文江追問,「再說什麼?」

  姜留笑容燦爛道,「再說, 我父親還仰仗伯父鼎力協助,才能平安歸京;侄女也需仰仗您的幫助,才能在康安順順噹噹地開鋪子、賺銀子。」

  張文江詫異,「你只想開鋪子、賺銀子?」

  「是。」

  張文江看著姜留明媚燦爛的小臉,很想問問她覺得自己的長孫如何。他的長孫雖然比姜留小了幾歲,但也是非常不錯的,若姜留看得上,就可以嫁過來做自己的孫媳婦。再過幾年, 張府內宅就由她說了算!

  今日時機不合適, 改日再讓夫人去姜家提親為好。至於姜楓說的留兒不能十七歲之前議親的話,都是騙鬼的,張文江才不信。

  他轉身把包袱包好,鄭重問姜留,「此物你是何時發現的?」

  姜留見張文江收了東西,便開始交代詳情,並將事情往他身上推,「是景隆六年十月二十九。侄女和哥哥商議後,為求穩妥,第二日便將木箱給伯父送過來了。孔能被抓,孔全武去秦府討銀子這條線也是伯父您派人跟進的,是您請裘叔去南城兵馬司大牢給孔全武治病,套得了他的口供。」

  聽姜留說完這些,張文江更想把她哄進家門了,「還有諸多細節,咱們得一一對過。」

  「是。」

  張文江與姜留把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套好說辭後, 轉頭看放在旁邊書架上的滴漏,才驚覺天馬上要亮了,「馬上要卯時了,何人保護你過來的?」

  姜留提醒道,「伯父,侄女是扮作您府上的小廝,奉伯母之命來給您送衣裳的。」

  這個機靈鬼,張文江笑道,「也好,再過半個時辰,你隨我府上的侍衛一同回去,再讓他們送你回姜府。」

  姜留搖頭,「伯父,侄女自己回去就好。」

  「為求穩妥,還是伯父安排人送你回去,我知道如何避開眾府的耳目。」

  姜留應下,又怯生生地道,「侄女還有一事想拜託伯父。」

  姜留將追查遺詔的功勞都歸到了自己身上,現在莫說她有一事,便是十件事,張文江也得應下,「你儘管說,能辦的伯父一定立刻辦了,不能辦的,伯父也想辦法給你辦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