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姑娘……」

  姜留回道,「我父親在肅州辦差,我不想讓他再為家事費神。」

  不想讓姜二爺為家事費神,那也就是說這件事她要自己解決了,怎麼解決?那當然是棍掃秦城碧!眾人沸騰。有那腦子快的,已經開始盤算著押姜留勝,能賺多少銀子了。

  消息傳回秦府,秦城碧還沒說什麼,他的母親江氏在心裡暗罵姜六娘不識抬舉,對兒子道,「兒一定要娶姜六娘?」

  秦城碧點頭,「不論姜楓死不死在肅州,萬歲都會厚待他的兒女。兒娶姜留為妻,乃上策。」

  萬歲不是讓二叔保護姜家麼,自己成了姜家的女婿,看二叔還能不能攔著自己,不讓自己接近姜留。想到姜留髮怒、大吼大叫的模樣,秦城碧便覺得心中無比舒爽。

  江氏又何嘗不知兒子的病情已經傳開,想再尋門好親事難上加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娶姜六娘確實不算下策,可……

  「娘聽說姜六娘的功夫不弱,我兒真能打得過她?」

  秦成碧滿不在乎道,「再強,她也不過是個十二歲,比兒矮一頭的小丫頭罷了。」

  也對,一個小丫頭能有多厲害,她兒子習武的年頭,都要比姜六娘的歲數大了,怎麼可能打不過她!

  而此時,已經得到消息的姜松正站在宮牆外,等著秦天野的馬車經過。秦天野的馬車緩緩駛來時,姜松躬身,朗聲道,「下官姜松,有事容稟。」

  馬車停下,秦天野溫和道,「姜大人免禮,有話請講。」

  「多謝相爺。」姜松放下手,「相爺,下官的侄女昨日……」

  「姜大人。」秦天野打斷他,問道,「本相記得,姜六娘的婚事,是要由姜楓親自做主吧?」

  姜松再行禮,「是,不過……」

  「既然如此,姜六娘與城碧的親事,本相會親自與姜楓講。本相還有要務,先行一步。」說罷,秦天野放下了車簾,擺明不將姜松放在眼裡。他過去後許久,姜松還失魂落魄地站在宮牆外,一動不動。

  楊奉聽聞之後,問清楚來龍去脈,便趁著萬歲看奏摺看累了歇息時,將此事告知萬歲。景和帝聽罷,放下茶杯道,「宣姜松。」

  翰林院內「失魂落魄」的姜松得知萬歲宣召,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萬歲肯見他,剩下的事就好辦了。姜松入宮,跪在萬歲面前流淚訴說了一番自己無能,愧對二弟的重託,愧對家人後,得了萬歲幾句安慰,出宮時步伐無比輕鬆。

  因為這回不用四處拉下臉彎下腰來求人,也不用委曲求全,只要留兒一棍子,就能解決秦城碧了。

  姜松雖沒見過秦城碧跟人動手,但他見過侄女用鐵棍抽木樁,他就不信秦城碧比木樁還結實!

  現在最為緊要的,是多叮囑留兒幾句,讓她拿捏好力道,莫一棍子把秦成碧打死了。

  ------------

  第924章 一場好雨

  「姜大人留步。」

  姜松出了宮門正打算返回翰林院,便見京兆府尹張文江腳步匆匆地趕了過來。

  姜松停住,躬身行禮,「張大人。」

  張文江喘了口氣,才笑道,「本官正要進宮求見萬歲,遠遠瞧見姜大人從宮門內走出來。姜大人入宮是?」

  「下官進宮向萬歲稟告全唐史編纂的進度。」姜松含笑回話。

  「知史而明鑑,編修前朝正史乃大事。」張文江也一本正經道,「姜大人,事情進展可還順利?」

  姜松回話,「十分順利,請大人放心。」

  張文江心領神會地點頭,兩人一個進宮,一個繼續往翰林院走。誰知姜松還未走到翰林院,兵部郎中何鑫又將他攔住了。

  兵部都是直爽人,說話不會繞彎子。何鑫把姜松拉到沒人的角落,壓低聲音問,「某聽說六姑娘向秦城碧下了戰書,姜大人跟某交個實底,他倆真要打麼?」

  姜松也低聲道,「能不打當然是最好,可這事兒也不是我們說了能算的。」

  確實如此!何鑫低聲道,「是秦城碧欺人太甚,姜大人告訴六姑娘,讓她不必顧忌放開了打,兵部衙門從尚書到衙差都站六姑娘這邊,打起來時咱們過去給六姑娘吶喊助威!」

  與皇城內一樣,康安城內的百姓但對姜六娘與秦城碧這一戰,也異常關注。雖然還沒有確切消息說兩人真要打,但康安各大低下賭坊已開了賭局,押姜六娘勝的比押秦城碧勝的多出了三成。

  姜慕錦在旁邊給姜留鼓勁兒,「妹妹別管外邊人怎麼說,也別管多少招,只要勝了就成。」

  坐在旁邊給妹妹縫製擂台比試新衣的姜慕燕也道,「你五姐說得對。秦城碧雖比你高一頭、大四歲,還自幼得名師指點武藝,但若論速度論臂力,你絕不在他之下。你也不必跟他講究什麼招式,只管用你最擅長的棍法抽他就好。」

  「就是!」姜慕錦附和,「六妹妹拿出你抽木樁的勁兒來,十個秦城碧也能被你抽到擂台下!」

  舉著石鎖練臂力的姜留被五姐姐的話逗得差點破功,「五姐,你聽哪個說要擺擂台了?」

  姜慕錦想當然道,「這麼大的事兒,怎麼能不擺擂台?」

  姜慕燕手裡的繡花針在秀髮間磨了磨,沉穩道,「有沒有擂台都一樣,留兒一定要贏。」

  「贏是肯定的,我現在想的是最好能快點比試。」姜留回道,家裡的五位孕婦,三位要臨盆了,早比完早踏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