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天已經擦黑了,守在路兩旁的百姓們還沒見到姜二爺的馬車,就聽到了這鄉野小調,正想罵是哪個不開眼的東西在這時候乾嚎,待發現唱曲兒的竟是姜二爺的車夫時,百姓們的眼神立刻不一樣了。

  很快,關於姜二爺失聖寵後奔赴肅州尋美人的小道消息,沸沸揚揚地散開了。

  馬車停在姜府門前時,閉目歇了一路的姜二爺睜開眼,抖擻精神跳下馬車,受了守在府門外百姓們的恭賀,命管事發了賞錢後,便甩著衣袖滿面春風地進了府門。

  沒拄老管家厚叔也精神抖擻地站在影壁牆前,規規矩矩地躬身給姜二爺道喜。姜二爺四處看了看,「您老的拐杖去哪了?」

  裘叔笑呵呵道,「後晌打狗沒拿準力道,折了。」

  ------------

  第871章 八百羽林衛三十個高手

  姜二爺道,「您老都多大歲數了,還跟瘋狗較勁兒?折了正好,姜明。」

  「二爺!」姜明立刻躬身行禮。

  「明早去南市,給你爹挑根上好的藤木拐杖回來。今晚爺高興,吩咐廚房給大夥加菜!」

  「多謝二爺。」姜明帶著眾僕從,響亮應了。

  姜二爺一臉開心地溜達進二院,姜槐和姜大郎哥幾個便急匆匆迎了上來,姜槐撐著笑道,「二哥,母親在北院備下酒席,就等你和大哥回府了。」

  姜家人和江凌的姨母鄭夫人、表兄、表弟、表妹,都聚到了姜老夫人的院子裡。眾人面上帶著笑,實則一個比一個沉重。聽聞姜二爺到了,眾人都起身,盯著門口。

  門被打開,丫鬟挑起厚門帘,姜二爺笑若桃花地出現在眾人面前,美滋滋地道,「娘,兒連升五級,當上兵部侍郎了!」

  這傻孩子,都回家了還裝什麼開心。姜老夫人心疼得不行,「好,好,我兒出息了,你祖父和你父親在天有靈,也會跟著高興的。」

  姜二爺跪在母親面前行禮,「娘,兒要出京辦趟差,不能在您跟前盡孝了。」

  姜老夫人的眼淚忍不住了,鄭夫人也轉開臉,不忍看這一幕。但凡姜二爺長得醜點、黑點、矮胖點,鄭夫人都不會這麼擔心,他這張臉實在太招搖,怎能鎮得住肅州那幫吃人肉不吐骨頭的畜生。

  眾人七嘴八舌地勸著姜老夫人,忍著眼淚的雅正拍了拍兒子的小肩膀。小悅兒踱著小步子走到爹爹身邊,仰頭看著掉眼淚的祖母道,「祖母,我。」

  姜二爺摟住兒子,笑著對母親道,「娘,兒不在府中這段日子,就讓這幾個孩子替兒盡孝了。」

  姜留上前正想開口時,江凌的手落在了她的肩膀上,在她耳邊低聲道,「你不去肅州。」

  姜留抬頭,便聽哥哥以從未有過的嚴厲語氣對她道,「父親有我保護,你不許去。便是你偷偷跟著出京了,我也會讓人把你綁了送回來。」

  姜留正欲說什麼,姜慕燕便拉住了她的手,低聲道,「此事容後再議。」

  姜松回來後,一家人便分里外屋落座,開席暢飲。酒席撤下去後,三個孕婦也帶著孩子們散去,北院只剩下姜老夫人和姜家哥仨,江凌送姨母四人回任府後趕到了西院書房。

  北院裡,姜家哥仨和姜大郎坐在姜老夫人面前。西園裡,四小隻坐在雅正面前,氣氛一樣地嚴肅。小悅兒的小手在兜里掏啊掏,掏出一個小桔子遞給懷著弟弟很辛苦的娘親,又掏出三片非常漂亮的花瓣糖,遞給哥哥和兩位姐姐,「吃。」

  看著兒子,雅正努力笑了笑,才轉頭對姜留道,「你哥說得對,你不能去肅州,你父親也不會同意的。」

  姜留努力爭取,「我出京後,秦家就不會再盯著咱們……」

  「不行!」

  北院內,姜二爺一口回絕,「三弟不能去,大郎不能去,留兒更不能去。你們都留在府中,我和凌兒一起去。」

  「楓兒……」

  「娘,您不必擔心兒會出事。萬歲已經下旨,會選派八百羽林衛精兵保護我們,除此之外……」姜二爺壓低聲音說了一句話,屋內四人都張大了嘴,驚得說不出話。

  半晌,姜松才道,「二弟,事關機密,不可四處宣揚。」

  姜二爺目光灼灼地道,「小弟自然明白,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大事兒……」

  西院內,江凌正給一家人分析當前的局勢,「父親是被左相和御史大夫推薦、萬歲親口封的欽差。若父親出京之後姜家出事,便是打萬歲和左相他們的臉,所以萬歲一定會派人保護姜家。留兒留在京中,秦家也不敢明面上做什麼,若他們暗中動手腳,咱們花銀子雇的摘星樓高手可不是擺設。」

  姜慕燕雖然也擔心父親,但她覺得江凌說得十分有道理,「凌弟說得有理,肅州戰事一觸即發,留兒跟去弊大於利。現在咱們需要商量定下的是,誰跟去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

  姜留定是要去的,不過她不急於這一時,待父親回來再說。

  過了一個多時辰,姜家哥仨和姜大郎出了北院,姜松雖還有一肚子話想叮囑弟弟,但還是讓弟弟回自己的院子去,「弟妹定等著你呢,回去後跟她好好說,莫拌嘴。」

  想到懷著身孕的雅正,姜二爺不怕別的,就怕她哭,她一旦哭起來,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看著二叔跟三叔走後,姜大郎見父親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便道,「父親,兒知道自己去肅州也幫不上二叔的忙,兒會留在府中,照料好祖母和二嬸,讓二叔無後顧之憂;兒也會認真讀書,三年後登天子堂,為父親和二叔分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