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太監又給張文江和姜楓行禮,「萬歲宣兩位大人去宣德殿。」

  兩人來到宣德殿內行禮參拜後,張文江誠惶誠恐、萬分慚愧地表明昨晚大業坊發生血案是他失職,請萬歲責罰。

  這種套話景和帝早就聽厭煩了,是以在張文江說話時,景和帝的目光一直落在殿中身姿如松如玉,力能扛鼎的姜楓身上,他幼時有多孱弱、又是如何康復的?待張文江滔滔不絕地說完,景和帝未置可否,只不動聲色地問道,「此案詳情如何?」

  「回萬歲,臣已查明,此案所在的大業坊明昌觀後巷的宅院歸一個名叫鄭學的人所有,鄭學是邑江侯世子劉承的貼身侍衛鄭興的族弟。此案中的七名死者,有一女子名為春露,被人割喉而亡,其本是清平江旁的歌伎,兩月前鄭興為她贖身,安置在案發院中。其餘六名死者中有四人是邑江侯府的侍衛,包括鄭興在內,餘下兩名死者身穿夜行衣,身份尚未查明。案發之後,微臣派人去邑江侯府問詢,邑江侯世子劉承聲稱其昨晚在府中未出,不知發生何事;鄭學案發時亦不在院中,有證人可證。」

  院子歸劉承侍衛族兄所有,死在裡邊的人卻是劉承的貼身侍衛和歌伎,劉承還聲稱他昨夜未外出……站在萬歲右邊的孔風閣咧開嘴角,笑得頗為猥瑣。

  站在萬歲右邊的楊奉抬眸看向張文江身側的姜楓,姜楓既不是此案的目擊證人,案發地又不在西城之內,張文江帶他來,意欲何為?

  ------------

  第663章 請旨查案

  死的是黑衣人和劉承的侍衛,仁陽一大早打了黃劍雲,惹怒了黃通……也就是說,昨晚的黑衣人許是仁陽派去的,目標是刺殺劉承。黃劍雲在西明寺遇襲時劉承在寺中,仁陽此舉是想為兒子報仇,因行刺未成才一大早發怒,打了黃劍雲,引得黃通發怒,進宮找他哭訴。

  將這些事情串聯起來後,景和帝正欲問姜楓跟隨進宮的目的。還不等他問,張文江便主動講了,「左鄰右舍聽到動靜未敢外出查看,就在微臣以為此案並無目擊證人時,姜楓今早到京兆府稟告,說他府上的一個護院曾目睹此案。微臣聽後,覺得應請邑江侯世子配合查案,所以才帶姜楓進宮,向萬歲請旨。」

  哦?景和帝、楊奉、孔風閣及殿內的太監宮女們都將目光落在姜楓身上。景和帝問道,「姜卿,怎麼回事?」

  姜二爺躬身行禮,小心翼翼地回道,「回萬歲,微臣聽說邑江侯世子劉承在府外……收了個嗓子極好的歌伎,昨夜便派人去打探消息。萬歲,臣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這回事兒。誰知臣派去的人剛跳進那處院子,裡邊就打了起來。他今早將事情報知微臣,微臣覺得此事干係重大,便將事情稟明了張大人。」

  景和帝問道,「卿為何對劉承的事如此在意?」

  殿中眾人……這不是明擺著的事麼,還用問?

  姜二爺如實道,「回萬歲,臣與劉承關係不睦。臣想著若這事是真的,便偷偷寫小紙條送去御史台,請御史們參劉承一本。」

  張文江……你真是實在!!!

  景和帝聽罷,眼角也有了笑紋,「卿因何與劉承不睦?」

  說起這個,姜二爺真的是一肚子氣,「回萬歲,臣與劉承在同一家書院讀書,因臣少時身體不好,十歲才得入學讀書,臣入學第一天,劉承便帶人嘲笑臣。臣少時體弱很少出門,此前都沒見過他,更不可能與他結仇。但自此之後二十年,他處處與臣作對,臣只能見招拆招。」

  景和帝點頭,「卿府上的護院在案發地可有何發現?」

  姜二爺回道,「回萬歲,那護院剛跳進去,便聽裡邊有人喊『保護世子』,然後兩邊就打了起來。因房頂上有弓箭手向下射冷箭,臣府里的護院怕被傷到,便跳出院子跑了。」

  孔風閣忍不住插嘴,「姜大人,這人如此膽小怕事,如何能當護院?」

  誰說不是呢!姜二爺嘆了口氣,「將軍說得不錯。這人說起來,還有些來頭,萬歲可還記得景隆三年,微臣的兄長姜松因人詬陷,連同臣的義子江凌、侄兒姜思宇一同被押入西城兵馬司大牢之事?」

  景和帝點頭。

  姜二爺繼續道,「臣府上這個護院名叫呼延圖,當時就被關押在西城兵馬司大牢之中,恰好與我兄長所在的牢房毗鄰。臣的義子江凌在牢中時早晚練拳腳,被呼延圖認出江凌的武功套路,呼延圖還說他與江凌的師門有些交情。第二年春,江凌隨著臣的兄長出獄之後,求臣花銀子替呼延圖交罰銀,救他出獄。呼延圖出獄後無處可去,便留在臣府里做事。若論起來他的拳腳也不差,但他說昨晚案發地房頂上的弓箭手箭法極好,黑衣人的工夫也在他之上,他摸不清情況,只好逃命。」

  楊奉見姜楓態度自然目光平靜,便知他說並未說謊。姜楓與劉承有恩怨,有人去刺殺劉承,呼延圖不聲不響撤走才合乎常理。

  張文江接話道,「臣叫了呼延圖仔細盤問,他確認當時邑江侯府的侍衛不少於六人。但案發現場只有四俱邑江侯福侍衛的屍體,臣這才進宮請旨,請萬歲准臣請劉承到京兆府配合查案。」

  景和帝點頭,「准。」

  「臣領旨,謝萬歲,萬歲萬萬歲。」張文江領旨謝恩,帶著姜楓告退。

  待他們走後,不等景和帝說什麼,孔風閣便道,「姜大人竟用牢里出來的人當護院,真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