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第661章 冤枉啊

  黃通從外邊走進來,抬手扶起孫兒,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溫和道,「哭什麼,萬事有祖父在呢。」

  「祖父……」黃劍雲拼命忍著不想哭,卻鼻涕眼淚一起落了下來。

  黃通給他擦了擦臉,「去吧,去找你祖母,該用早膳了。」

  黃劍雲出去後,黃通整理衣衫,向癱軟在地上的仁陽公主躬身行禮,「公主請起。」

  仁陽公主平復激動的心情,起身解釋道,「我方才在氣頭上,才失手打了劍雲……」

  「公主不必如此,您是君黃家是臣,劍雲惹怒您,您打他是應該的。」黃通的聲音依舊溫和,卻讓仁陽公主聽出森森寒意。還不待她說什麼,黃通又躬身行禮,「是老臣不自量力,以為臣的兒子能伺候好公主,才接了先帝賜婚的恩旨。誰知老臣的兒孫伺候不好公主,總惹您動怒傷鳳體。老臣惶恐不安,這就進宮向萬歲請罪,請萬歲除去我兒駙馬之位,治他的罪。」

  說罷,黃通看也不看仁陽一眼,轉身便向外走。仁陽公主這下真慌了,上前抓住黃通的衣袖道,「您不可如此!」

  黃通雖上了年紀,但也是武將出身,力氣還是有的,他抖袍袖甩開仁陽公主,邁步向外走去。披頭散髮的仁陽公主跌倒在地,徹底慌了。

  「公主!」竇嬤嬤快步走進來,也沒了往日的鎮定,「公主這該如何是好?」

  仁陽公主扶著竇嬤嬤的手站起來,跌坐在梳妝檯前,顫抖道,「快,快為本宮梳妝,將軍呢?」

  「將軍出府了,去向不知。」竇嬤嬤利索地幫公主梳理長發,「公主,咱們是否先給長公主下帖,請她幫忙說和?」

  「嗯!她看本宮的笑話還來不及!」若是黃通去皇宮退賜婚聖旨,她將是大周第一個被退婚的公主,屆時不只樂陽那瘋婆子笑她,全天下的都會看她的笑話,她該如何是好?該請誰為她進宮說情,仁陽的腦袋轉了一圈,想到了已久不理朝事的嘉順王柴立泓。

  若她去請,嘉順王肯定不會進宮替她說情,誰才能請得動嘉順王?不知怎的,仁陽公主想到的第一個人居然是——姜楓!

  若讓雲兒去找姜楓,他應該會幫忙吧?姜楓那人,好說話得很……

  「阿嚏!」走到京兆府門前的姜二爺打了個噴嚏,抬頭看了看陰沉沉的天。

  姜猴兒連忙問,「二爺受涼了?」

  姜寶立刻道,「小人回去給您取斗篷。」

  「不必,爺不冷。」姜二爺邁步走近京兆府時,守門的衙差也道,「小人剛買了碗胡辣湯,您喝了暖和暖和身子再進去?」

  姜二爺笑著搖頭,「現在確實是喝胡辣湯的好時候,不過府尹大人召見,我得先去見府尹大人,再出來喝湯。寶兒去給爺弄兩碗,送回西城衙門。」

  「應該的,應該的。」守門的衙差臉上笑出了花,「門口風大,大人您快進去吧。」

  姜二爺踏入京兆府時,黃通也邁進了皇宮的大門。踩著地上整齊的石板,一步步走向宣德殿。

  今日不必早朝,景和帝本可以睡個安穩覺的,但他的四皇兒昨晚發燒,今早又吃不下東西,景和帝去麗景宮看過兒子後,憂心忡忡。與四皇兒同日出生的三皇兒已走得穩穩噹噹、口齒清晰,四皇兒卻虛弱得站都站不穩,話也說不出利索。

  姜楓小時候體弱多病,姜家是怎麼把他養大,還養得這麼好的?景和帝吩咐道,「待黃卿走後,宣姜松進來見朕。」

  「是。」楊奉應下,示意小太監去傳旨讓姜松到宮門前候召。

  孔風閣邁步進來,抱拳道,「萬歲,昨晚大業坊明昌觀後的民宅發生一起命案,七人死亡,其中有一女子,本是清平江畔有名的歌伎,除此之外還有四人是邑江侯府的侍衛,還有兩名死者身著夜行衣,京兆府正在查驗這兩俱屍首的身份、緝拿兇手。」

  「啪!」京兆府內,張文江用手狠拍桌面,茶杯中的茶杯震灑了半杯,灑在桌上的公文上,「你幹得好事!」

  「都是下官的錯,大人息怒。」姜二爺一邊認罪,一邊上前搶救桌上公文,這些東西若被水浸透還得補一遍,麻煩得很。

  張文江甩了甩拍麻了的手,喝問姜楓,「你昨晚幹了什麼?」

  姜二爺斟滿茶雙手遞給張文江,「大人,下官若知道會搞成這樣,您就是打死下官,下官昨夜也不會派人出府……」

  張文江恨不得把一杯茶全潑在他的俊臉上,「若有用的話,本府恨不得立刻馬上打死你!你知不知道你捅了多大簍子,啊?」

  真不是我,是裘叔乾的,我只是個背鍋的,冤枉啊……

  姜二爺心裡苦,臉上卻一臉慚愧,「大人容稟,下官聽說劉承在大業坊養了房外室,便派呼延圖去探探底,看能不能抓住他的把柄。誰知呼延圖去了後院裡就打起來了,下官這回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張文江皺眉,「你說得是真的?」

  姜二爺真誠道,「這都要火燒房了,下官哪還敢在您面前說謊,真就是這麼回事兒。」

  他確實沒必要跟自己說謊,張文江連聲問道,「闖入劉家私宅的黑衣人是何來歷,共有幾人,他們逃往何方?」

  姜二爺連忙道,「呼延圖跳進去還沒摸到窗前,劉府的侍衛就跟黑衣人打起來了。人數天黑難辨,又因弓箭手埋伏在房頂上,呼延圖差點被箭射中,不敢多停留翻牆逃出。他說他還沒跑出明昌坊後巷,巡城副使便帶著官兵趕到了。中城巡防反應如此迅速,都是大人您引導有方,左大人治下有術,下官該多向左大人討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