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這時,齊嫂走了過來,在門口道,「姑娘,柳家莊的王河嫂子進城來給姑娘送新鮮蔬菜,想進來給您請安。」

  奶娘來了?姜慕燕放下書站起來,「快請。書英備茶,聽琴去吩咐廚房,今日晌午留奶娘在府中用飯,讓劉嫂準備奶娘愛吃的韭菜盒子。」

  「是。」見姑娘打起了精神,丫鬟們也跟著歡快起來。

  胖了一圈的王香芝進來還不待行禮,便被姜慕燕攙扶住了。姜慕燕請她落座,才問道,「奶娘怎沒帶著報春來,他該會走了吧?」

  王報春是王香芝去年春天生的兒子,已有一周兩個月大。王香芝道,「孩子還小不懂規矩,待奴婢將他教好了,再帶進來給姑娘磕頭。姑娘,我的好姑娘……」

  說著話,王香芝眼裡便掛了淚花。姜慕燕見奶娘如此,也跟著紅了眼圈。

  「奴婢不放心,天不亮就打莊子裡出來了。剛才在大門口,奴婢看到二爺帶著雅正、六姑娘和凌少爺有說有笑地出門上車,奴婢這心啊……」王香芝抬手抓住胸口緊繃的衣裳,眼淚就掉了下來,「我可憐的,沒人疼的姑娘啊。若二夫人還活著,任誰也不敢這麼輕慢了姑娘……」

  姜慕燕連忙遞上帕子,「奶娘誤會了,不是母親不帶燕兒去,是燕兒覺得不妥才沒跟著去。母親嫁進來後,待我也很好,她答應過兩日會帶著燕兒去明昌坊玩耍,還要去南市遊冶,買樹苗,逛書肆……」

  王香芝擦擦眼淚,「若真能這樣,姑娘的日子過得還能舒坦些。不過有兩件事,姑娘可得留意著。」

  「奶娘請講。」姜慕燕坐正聽著。

  王香芝抬頭看站在姑娘身後的三個丫鬟,誰知這三個小東西竟一點眼力也沒有,跟木頭樁子一樣杵著不動!

  姜慕燕吩咐道,「你們出去候著。」

  「是。」三人得了姑娘吩咐,才退到房外關上房門。

  王香芝小聲抱怨,「這是府里打哪弄來的丫鬟,一個個五大三粗的,哪能伺候得好姑娘。」

  姜慕燕輕聲解釋道,「書英做事很周到,聽琴和琦雪是武婢,她們都很服帖用心。」

  都是武婢,六姑娘身邊那倆明顯就比三姑娘這倆機靈,姜二爺果然還是不拿姑娘當回事。王香芝心裡頭不滿,但姑娘護著丫鬟們,她也不好再說什麼惹姑娘沒臉,便傾身低聲與姑娘道,「姑娘,雅正夫人嫁進來時的陪嫁,您可看明白了?」

  「」

  ------------

  第383章 欺負回去

  姜慕燕點頭,「母親的嫁妝很風光。」

  雅正夫人的嫁妝前五車上裝的都是御賜品,有綾羅綢緞、金玉擺件、琉璃轉鷺燈等,令眾人艷羨不已。

  王香芝卻不以為然,「是風光,可不夠實在。姑娘若仔細看就能發現,她的嫁妝除了家具和日常用品,沒有能生財的鋪子和田莊。御賜品是好看,但那東西只能傳家不能換銀子,說白了就是中看不中用……」

  雖然很不合規矩,但姜慕燕還是打斷了奶娘,「母親有雅觀琴行。」

  「她嫁進來,二爺不會讓她再拋頭露面教琴,琴行只能算個賣樂器的鋪子,這可沒多少進項。」王香芝湊得更近了些,「姑娘您不一樣,您有一個田莊、五個鋪子。柳家莊奴婢給您管著,絕不會讓人從姑娘這撈去一文錢,五個鋪子的掌柜,您也得牢牢握在手裡,絕不可讓雅正夫人替您打理鋪子。錢財動人心,待她發現您的鋪子能賺那老些銀子……」

  姜慕燕皺眉,又打斷奶娘道,「我曉得您是好心,但您不可如此惡意揣度母親。」

  王香芝望著自己奶大的三姑娘,心疼、擔心、悲傷俱湧上心頭,往回倒兩年,三姑娘可不會這羊跟自己說話。

  姜慕燕抿抿唇,輕聲道,「您放心,娘親留給我和妹妹的嫁妝,誰也奪不走。鋪子由您照看著,燕兒很放心。五個鋪子都是燕兒和妹妹管著。妹妹很厲害,若不是她,鋪子也賺不到多少銀子。」

  六姑娘和您可不是一條心,她向著二爺,自然會向著雅正。王香芝心裡嘀咕,卻不敢說出口了,只得拐著彎提醒道,「六姑娘還小,正式學規矩的時候,姑娘不該將膽子全壓在六姑娘肩上。」

  姜慕燕點頭,轉而問起莊子裡的事。

  姜二爺帶著妻兒到了昌明坊魚兒巷,本以為今日會冷冷清清的,誰知卻極為熱鬧。昌明坊魚兒巷被前來道喜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蘇宅門兩旁的大紅燈籠依舊高高掛著,洞開的大門也站滿了人。這些人蜂擁到姜二爺馬前,孫女婿、侄女婿、妹夫、姐夫、姑父地喊個不停。

  蘇家的女眷湧向馬車,一個比一個熱情地請雅正下車。

  蘇家的情形昨晚雅正跟他詳細講過,所以這些稱呼姜二爺一個也未應,只含笑道,「勞煩大夥讓讓,爺今日是帶夫人回門,按禮要先進門拜見岳父、岳母。」

  蘇氏眾族親立刻齊聲附和,要擁著蘇家女婿進門。誰知姜二爺卻走到馬車邊,喚道,「夫人,凌兒、留兒,該下車了。」

  丫鬟挑開車簾,雅正夫人彎腰走了出來,見姜二爺把手抬到了自己面前,便道了聲謝,扶住他的手下了馬車。蘇氏族人見到這一幕都愣了,圍觀眾百姓中發出一陣驚嘆聲和抽氣聲,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

  這樣的聲音和矚目讓雅正眩暈,她站穩後與二爺一起伸手,扶著兩個孩子下車,然後道,「二爺,咱們進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