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何?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雖然只是正六品官,但卻握有康安城民政實權,是油水很足的官職。五塊香餑餑,誰不想搶?

  早朝上沒訂下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的人選,卻定下了今科一甲的差事:文舉一甲入翰林院,武舉一甲入千牛衛。至於二甲和三甲進士的安置,則由吏部和兵部依律安排。

  姜松回到家中將朝事詳細講給兩個弟弟聽後,姜槐感嘆道,「郭靜平入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姜松點頭,「官職安置定下來後,郭靜平不日將回祖籍祭祖誇官,然後返回康安入千牛衛,這一來一回至少是三個月。若他有造化,郭家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說罷,姜松看著二弟,「我先去打聽吏部和兵部那邊的情況,為你……」

  「大哥,我想當西城兵馬司的指揮使!」姜二爺抬起清亮的眸子,「這個差事太合我的心意了!」

  姜槐立刻點頭,「這個差事,太適合二哥了!」

  一來,兵馬司衙門就在西市,二哥溜達著就去了;二來,二哥極為熟悉康安城的人和事,處理起來得心應手;三來,二哥在康安城面子大,別人辦不了的事兒,到他這兒就不叫事,露個臉就能辦好。越想越合適!

  姜松苦笑,「朝中盯著這個位子的大有人在,你不過是新科二甲進士,談何容易。」

  「再不容易小弟也要!」姜二爺站起來,「大哥,此事宜早下手。大哥今晚就給杜大人下帖子前去拜訪;小弟明日去找白晅和柴易安他們幫忙走動,京兆府也由我去走動;三弟,你儘快準備禮品,我要去黃將軍府上道謝!」

  「二哥放心,黃將軍府上的禮品早就準備好了,嘉順王府和相翼候府的禮品小弟這就去準備。」姜槐立刻應下。

  姜二爺想了想,又道,「平西侯府的也備一份,我記得平西侯喜歡弓箭,將前幾日得的那根鐵木添進去。」

  二弟這麼上心,姜松便是拼出老臉去,也要為二弟爭一爭,「吏部尚書做事圓滑,定不會輕易幫誰。他與大理寺卿關係莫逆,我跟蕭大人還能說上幾句話,拜訪杜大人之前,我先去蕭大人那裡探探口風。」

  杜海安如今是閣老,威高權重,托他辦事很難。姜楓點頭,「有勞大哥。」

  三兄弟商量到深夜,才各回各屋睡覺。姜二爺回到房中翻來覆去睡不著,乾脆又跑去前院書房找兒子。

  已經睡下的姜凌聽他念叨個沒完,萬分希望西院已經結滿果的桃樹趕快顯靈,讓父親娶個繼室,給他生個兒子抱。

  第二日一大早,姜留便從跑完圈的哥哥口中,得知了爹爹想拿下西城兵馬司指揮使的差事。她換了條腿繼續拉筋,小聲道,「哥你說,如果爹爹當上西城兵馬司衙門的老大,獄中的犯人見到爹爹會是什麼表情?」

  「孔能一定很吃驚。」姜凌翹起嘴角。

  姜留想到那場面,忍不住嘿嘿笑。

  跟著妹妹一起練體的姜慕燕也低聲道,「雅正夫人曾去吏部尚書丁海全府上教琴,與丁夫人常有往來。丁大人與丁夫人感情甚篤,若是其他門道走不通,是否可以請夫人幫忙走一走丁夫人的門路?」

  姜留連連點頭,「待會兒姐姐可以去跟爹爹說。」

  姜慕燕遲疑片刻,「父親或許不會同意。」

  「不管同意不同意,總是一條門路。」姜留鼓勵姐姐與爹爹多交流,多交流才能增進他們父女之間的感情。

  三小隻晨練完,回到西院梳洗後便去等著父親起床。誰知昨晚遲遲才睡下的姜二爺起來時,已經是巳正時分,姜凌已經出府讀書了,姜家小姐妹們也到滴翠堂學琴了。

  姜二爺梳洗罷匆匆扒了幾口飯,就為了官職的事,出府四處走動,忙到很晚才回來。回府後,姜家哥仨扎進書房商量到很晚,才又各自回房歇息。

  姜二爺回到西院梳洗時,見正房西側的小書房還亮著燈,進去發現兒子和大女兒在讀書,小女兒躺在床邊的榻上呼呼大睡。

  「父親。」見到父親回來了,姜慕燕連忙站起身行禮。

  姜二爺點頭,「晚上讀書費眼睛,明日再看,為父送你們回房。」

  說罷,姜二爺彎腰抱起小閨女。沒睡踏實的姜留被父親一抱就醒了,張開迷茫的眸子看清抱著她的人,便道,「爹爹終於回來了!」

  「回來了,困了怎不回房?」姜二爺給她擦了擦額頭熱出的薄汗,吩咐書秋倒水。

  姜留就著爹爹的手喝了幾口水,便道,「爹爹,姐姐有事跟你說。」

  姜二爺轉頭看向姜慕燕,「可是遇到了什麼難事?」

  ------------

  第238章 人情

  待姜慕燕將雅正夫人與吏部尚書夫人交好的事情告訴父親後,鼓起勇氣低聲道,「女兒覺得,咱們可以請雅正夫人幫忙……」

  大哥沒走通大理寺卿的門路,正苦於無法搭上吏部尚書的姜二爺點頭,「不錯,燕兒說得有道理。」

  很少被父親讚揚的姜慕燕小臉立刻就紅了,低著頭不知該怎麼回話。姜二爺也覺得有點不習慣,姜留很滿意現在的局面,沒有主動打破沉默,姜凌則更沒這個興趣。

  父女倆沉默了一會兒,姜慕燕又主動道,「父親,女兒明日就去跟夫人說這件事?」

  姜二爺搖頭,「你去不合適,此事雖急,但也不急在這一兩日。為父去給你祖母說一說,待夫人下次來時探一探她的口風,看她能否幫咱們跟丁夫人搭個線。若她肯幫忙,咱們記她這個人情,若她不肯幫忙,也在情理當中。你們不可因此對夫人產生埋怨。這世上,除了至親,沒有誰必須幫咱們的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