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外婆萬福,凌兒改日再來給您磕頭。」姜凌齊了禮數,立刻轉身,跟上父親和妹妹。

  被爹爹抱著的姜留真要哭了,爹爹不要鋪子和嫁妝,可那是她姐姐心心念念的嫁妝,是姐姐的底氣啊!

  王大舅和王二舅上前阻攔,若真讓妹夫這麼出去,事情就麻煩了。他們這一攔,姜二爺的火氣全撒在了他們身上,一巴掌呼啦倒倆後,姜二爺大步走了。

  看著被僕從扶起的王家兄弟,眾人目瞪口呆。康安城第一美男子發起怒來,竟如此嚇人。

  閆氏看著二哥瀟灑無比的背影,心中著急。二哥啊二哥!那是燕兒和留兒的東西,哪能說不要就不要啊,可不能就這麼走了。

  於是,閆氏笑著對王老夫人道,「嬸子,我二哥心疼孩子,語氣重了點,您老千萬別生他的氣,我回去就告訴母親,讓母親責罰二哥。我二嫂留給兩個孩子的嫁妝、田莊和鋪子,本來就是您給二嫂準備的,我二嫂走了,您收回來也應當應分。過幾天就是我二嫂的忌日,勞煩您老派人去姜家墳上跟我二嫂說清楚,免得我二嫂在天上惦記著。書夏跟她管鋪子的爹娘也是您老給我二嫂的陪嫁,我們就不帶回去了。」

  出嫁女兒的嫁妝,是女兒安身立命的根本,哪有收回的道理,閆氏這是拿話扇王家人的臉呢。若她們真留著嫁妝不還,誰家還敢娶王家女?孔氏和孟氏的臉色極為難看。

  「留兒那孩子體弱,別再嚇出病來。」閆氏可不管她們的臉色,抬手拉過傻了的三侄女,「給你外婆磕個頭,咱們這就回了。」

  ------------

  第112章 三日還嫁妝

  沒了嫁妝的姜慕燕腦袋也空了,她跪下給外婆磕了三個頭,便被三嬸拉著往外走,姜慕箏與姜慕錦在後跟著。

  「姑娘,姑娘……」書夏跪爬幾步,癱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

  望著兩個兒子追著外孫女出了院門,王老夫人緩緩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恨不得暈過去,孔氏和孟氏一個望天一個望地,崔氏和孔氏還在努力摳指甲,眾女眷則大都沉浸在姜二爺少有的雄壯怒火中不能自拔。

  孟雅媚小聲幸災樂禍道,「姜家敗落了,姜慕燕又沒了嫁妝,沒有好人家會娶她了。」

  孟雅嬌狠狠瞪了三妹一眼,示意她閉嘴。但孟雅媚的聲音還是被眾人聽了去,雖說對孟姜兩家割席斷交早有耳聞,但大夥現在才發現竟已到了兩輩人都交惡的地步。

  難怪坊市間傳言說要毒殺姜松的是孟家,這事兒還真說不好。

  事已至此,茶也不必再吃了。馬夫人側身探手,親手撿起從王老夫人手中掉落在地上的兩片玳瑁指甲,陽光晴好,指甲片上的金箔閃著光,讓她覺得分外刺眼。馬夫人將指甲片放在桌上,站起身道,「傳言果不可輕信。」

  言罷,馬夫人向外走去。孔氏連忙跟上留客,「您剛坐了這一會兒,怎麼就走呢……」

  馬夫人走後,她就成了院內唯一的外人,孫夫人也坐不下去了,「伯母,孩子們都是真心實意為您賀壽。這一家人過日子,哪有鍋碗不碰瓢盆的,有誤會解開便好。您老切莫傷神,侄媳先回了,改日再來看您。」

  王老夫人微微欠身,讓二兒媳代她送客。

  兩位夫人走後,跪在地上的書夏也被婆子拖了出去,院內只剩孔家、孟家和王家人了。孔能的妻子朱氏清了清嗓子,開始往回找補,「伯母,侄媳有些話憋在心裡實在難受。按理說是姜家沒本事,才讓您老勞神費力地幫倆外孫女照看鋪子。既然鋪子是您管著,府里人用點鋪子裡的小東西怎麼了?鋪子裡的管事往府里送東西又有什麼不對?姜家人真是撿著根針就當棒槌使,這東一句西一句的是要幹啥?」

  王老夫人微微皺眉,沒有接話。王家一位要嫁女兒的侄媳婦聽得不高興,開口搶白朱氏,「孔家嫂子既然這麼說,我也就說幾句。清荷姐的嫁妝鋪子裡的東西家裡人用點是沒什麼,可沾不著掛不著的人跟著一塊拿,就不地道了。」

  「話可不能這麼說……」

  朱氏的話還沒說完,又被王家侄媳婦搶白道,「訪漁嫂子在南市有個陪嫁的肉鋪,孔家嫂子去肉鋪給你娘家人拿肉,要不要給銀子?」

  能不給麼!朱氏答不上來了。

  王家侄媳婦冷聲道,「你去拿肉給銀子,訪漁嫂子拿清荷姐鋪子裡的東西送回孔家,問樵嫂子也拿了送去孟家,可沒往鋪子裡放過一文錢吧?」

  「那不是清荷不在了,鋪子讓娘家人幫她管著麼……」朱氏低聲道。

  「可不是清河姐讓娘家人幫著管,是訪漁嫂子帶人堵著姜門去討回來的。」這位侄媳婦也是個厲害的,話如爆豆子般往外扔,「伯母您睜開眼看看,府里有兩桌姑娘等著許人家呢。這事兒如果傳出去,誰家還願意娶咱們書香王家的閨女?!」

  好端端的因為幾盒脂粉讓人戳脊梁骨,這是幹得什麼事兒!他們王家大房就差這點東西?又有一侄媳小聲抱怨道,「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二十三清河妹妹忌日時,姜家墳地邊上不知要圍幾圈人,等著戳咱們的脊梁骨呢。」

  「既然說到這兒了,我就憋不住再說幾句……」

  王訪漁便臉色陰沉地邁大步走了近來,開口打斷朱氏的話,讓她繼續憋著,「今日之事,錯不在母親,不在妹夫更不在留兒。是我只顧在國子監日夜忙碌,對鋪子裡的管事疏於管教,致使這幫畜生釀下如此大錯。請族人放心,訪漁定在三日內理清店鋪,連同其他嫁妝一起,親自送回姜家,並在妹妹忌日時到她墳前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