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管家跟在旁邊,慢悠悠地道,「二爺又忘了,您上次進山,兔子和山雞沒獵著,倒把大爺的馬腿射瘸了。」

  姜留聽了忍不住咧開嘴角,

  「這次大哥沒來,傷不著他的腿。」姜二爺瞪了拆他台的老管家一眼,又低頭瞪嘴剛咧開一小半的小閨女,「收嘴。」

  說罷小閨女,姜二爺轉頭看大閨女,見她繃得緊緊的小臉跟她娘一樣一樣,滿是忍耐,這讓姜二爺心裡發堵,眼不見心不煩地向馬車走去。

  這頓野餐耗盡了姜留所有的體力,上車後她又睡著了。再醒來時,人已在床上。床邊的紗簾隨風輕輕飄動,姜留側耳聽到外屋裡奶娘正吩咐丫鬟收拾東西,便未急著起身,而是閉目感受她的身體。

  手指和腳趾?能感受到。

  動一動?能,些許。

  腿?堪比她徒兒的定海神針,重有一萬三千五百斤,移動不能。

  胳膊?就是灌了鉛的蓮藕,實心的,能稍微動但極為費勁。

  姜留緩緩握拳,給自己打氣。既來之則安之,起碼她不缺零件,四肢還有知覺,不是癱了。重點不算啥,特種兵就是綁著沙袋練力量和速度的,只要她夠努力,總有一天能托著這兩根定海神針,閒庭信步。

  等到那一日,她一定會成為「單掌劈華山,一腳碎山河」的豪傑!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姜留緩緩咧開嘴,慢慢笑彎眼。

  「娘,娘,二爺跟孟家人打起來了!」

  書秋的呼聲打碎姜留的美夢。

  在外屋收拾東西的趙青菱喝住女兒,「姑娘還睡著呢,吵吵什麼!二爺帶了幾個人?」

  「就猴兒哥一個!老管家已帶人抄傢伙趕去了!」書秋大聲喘著氣,「老管家派人回來遞話,說孟家人中有個婆子嘴皮子忒損,讓娘快去幫忙。」

  姜留聽到外屋「哐當」一聲,不知趙青菱將什麼東西扔在地上,又聽她異常自信地吩咐身旁人,「你們照看好姑娘,我去去就來!」

  「娘去了儘管罵,別客氣,反正爹又不在這兒。」書秋大聲給她娘加油。

  「不罵得她抬不起頭,老娘就跟她姓!」

  「咳……咳……咳……」姜留被這對母女嗆到了,難受地咳著。

  不過是轉移了個陣地,姜家人的風格怎就變得不一樣了呢。這是官宦人家還是土匪窩?

  *****

  各位書友,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姜家現在的人物關係:

  姜太爺和姜太夫人都已去世,有兩子一女,已分家,姜冕是長子,承襲家業。

  姜老爺姜冕(已過世)和姜老夫人寧氏:有三個兒子:長子姜松、女兒姜平藍、次子姜楓、三子姜槐(庶出)。

  大爺姜松和妻子陳氏:三子(大郎姜思堯、二郎姜思順[張姨娘生]、三郎姜思宇)兩女(長女姜慕容、二姑娘姜慕箏[李姨娘生])

  二爺姜楓和妻子(已故)王氏:三女(三姑娘姜慕燕、四姑娘[已故,小李姨娘所生]、六姑娘姜留)

  三爺姜槐和妻子閆氏:一子(四郎姜思玉)一女(五姑娘姜慕錦)。

  這樣是不是清楚些了?

  ------------

  第6章 半山藏雲

  聽書秋嘮叨了一會兒,姜留終於聽明白與年輕爹爹打起來的孟家,是與姜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她的曾祖父之死、姜家的敗落都與孟家有關。只是不知為啥,這仇姜家不能明面上報,一直憋著火的姜二爺在城外偶遇孟家三爺,衝突一觸即發。

  誰先觸的誰?姜留使喚不動她的舌頭,只能被動聽著,但很快王香芝便為她解了惑。

  「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孟家風頭正盛,二爺跟孟三爺起衝突,不是讓姜家雪上加霜嘛!」王香芝打聽消息回來,就在姜慕燕耳邊抱怨,年紀小又動不了的姜留完全被她忽略了,「要是孟三爺挑事在先還好說,偏生還是咱們爺先挑的事兒,這不是讓姑娘您為難嗎!」

  書秋聽了王嬤嬤的話不幹了,不顧快被書夏扯掉的袖子,氣呼呼問,「二爺是為姜家出氣,怎麼就讓姑娘為難了?」

  就是!姜留為書秋叫好,這丫頭真合她的胃口。

  王香芝哼了一聲,「你這丫頭懂什麼……」

  「嬤嬤。「姜慕燕喚住奶娘,「您去看看晚膳,留兒該餓了。」

  王香芝心不甘情不願地轉身出屋,還想說幾句的書秋也被書夏拉了出去,屋內只剩姜留小姐妹兩個。

  眼見著小姐姐眼角凝出淚珠子,咬唇委屈得不能自抑,姜留也覺得難受。

  她憋得難受!現在的局面就好比看戲,周遭的人都是從頭看的,或笑或罵明明白白,只她這個半路進場的不知道劇情,如同傻子。

  她現在的樣子和傻子也差不多……姜留閉眼睛,努力嘗試使喚麻木不聽話的舌頭,四肢可以先這樣,但得儘快把舌頭整利索了。

  約莫半個時辰後,趙青菱抬頭挺胸地回來了。姜留張開眼,見跟掐架勝了的鬥雞一般無二的奶娘,就曉得她把孟家那厲害婆子罵得抬不起頭,不用改姓了。

  趙青菱給兩位姑娘行禮後,又灌下閨女遞過來的茶,才咧嘴道,「姑娘們放心,二爺沒讓孟家人占著便宜!」

  姜慕燕關心的不是這個,「嬤嬤,孟家除了孟三……還有誰在?」姜孟兩家交好數十年,現在由孟三叔忽然改口為孟三,姜慕燕很不習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