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這些人對此格外重視。

  但當時厲其琛給出的回答時本王已有正妃。

  初始這些大臣還沒聽明白他的意思,以為他說的是還在京都城中的穆家小姐,雖已解除婚約,但從名分上來說,她過去就是正妃,可想了一天後,這幾位大臣是越想越不對,直到其中有人提說,王爺所說的正妃,莫不是如今府上那位溫側妃,這些人才恍然大悟。

  這位溫側妃受寵的程度超乎預料,在外幾個月時王爺只帶著她一個,到現在,興城內的府上,也只有她一人,那王爺口中的正妃,除了她之外,就沒有第二個人了。

  緊接著便是剛剛討論的內容,若是溫側妃來做正妃,將來成為六宮之主,那是決計不妥的,從身份到家世的不妥。

  薛大人他們這幾位,就是當初在朝堂上和陸家起衝突的大臣,出了名的耿直,也是出了名的循規蹈矩,其中的薛大人算是三朝元老了,資歷足夠,說的話也頗有分量,如今形勢雖是順利,但仍需要這些大臣的鼎力支持,所以就有了如今的這一幕,他們要來勸阻王爺改變主意。

  厲其琛看著他們,反問:「薛大人,依你之言,本王需如何三思。」

  「正妃人選,應是與穆家那般的家世,即便不如,也需在世家中挑選,如此一來對王爺而言便是助力,其二,德行上更需謹慎,其三,王爺身份尊貴,正妃人選,更應慎重。」

  簡單總結,溫側妃這個家世不好,不能作為助力,德行上又說不過去,自小是個賣豆腐的,書都沒怎麼念,身份僅是個普通百姓的人,是不能夠擔王妃這個重任的,更別說將來要母儀天下。

  屏風後,溫如意癟嘴,呵,他們還嫌她不合適,給她皇后她都不要當。

  這時營帳內安靜了下來,偌大的屏風隔著,溫如意也看不到外邊兒的人是什麼神情,她也不敢動,都討論到這麼敏感的話題了,她若突兀出現,場面不得尷尬死。

  過了許久,溫如意很是熟悉的語氣傳來:「薛大人這是覺得本王眼光不好?」

  糟了,他生氣了。

  同樣聽出這語氣變化的李臨,給了「出頭鳥」薛大人一個同情的眼神。

  薛大人忙道:「臣絕無此意。」

  「本王的眼光沒問題,那你是認為本王要需靠著正妃的家世助力才能在朝堂立足了。」

  營帳內也不熱,薛大人的額頭卻隱隱冒了汗:「臣絕無此意。」

  厲其琛看著他:「你既覺得本王眼光沒問題,也不需要靠正妃家世助力才能立足,那你是覺得溫側妃的德行不夠好了。」

  薛大人抬了抬頭,說的鏗鏘有力:「是,溫側妃沒有念過幾年書,也並無過人之處。」

  這會兒連范延皓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過了會兒,厲其琛的聲音忽然緩和了下來:「薛大人,你可知道這些軍中用度源於何處。」

  薛大人微張了張嘴,源於何處,那不是該是各地所湊的麼,可他也不蠢,這銀子哪有湊的這麼快,京都城中王爺家業被封到現在都沒拿回來,過去幾個月都是在外奔走的,那般形勢下也湊不出這麼多銀子。

  他心中倒是有個答案,但怎麼都不願意承認,在他開口之際,厲其琛淡淡道:「都是她的。」

  這句話說完,營帳內的氣氛變得很奇怪。

  薛大人的臉色憋的通紅,他不僅接不來王爺的話,更是被自己剛剛那句並無過人之處給狠狠的打了臉,可他不信,軍中用度並非以千兩來計算,萬兩都是小的,難道十幾萬二十幾萬的銀子都是溫側妃的,她如何掙得。

  最後是范延皓有些看不過去,好心替薛大人解惑:「薛大人可知溫側妃在京都城中開了好幾間鋪子,生意紅火,半年內就賺了幾萬兩銀子。」

  薛大人沒作聲,范延皓又好心補充:「不止是京都城,莞城也有。」

  范延皓每報一處,溫如意就在屏風後面咬帕子,是了,這些投下去的銀子都讓厲其琛給翻出來了,土撥鼠一樣,翻的不僅快,還一翻一個準。

  但屏風前聽得人卻不是這感覺,薛大人的臉色已是不能再添紅了,他的眼神開始不對,額頭不斷的往外冒汗,擦都來不及,更重要的是,范大人的這席話,就像是再說,大家用著溫側妃的銀子卻還反過來嫌她不好,這是不是就叫忘恩負義。

  可身為老古董的薛大人也不是這麼好說服的:「王爺,既是如此,理當感激,可這是兩碼事,溫側妃的身份委實不妥,王爺封她為側妃,將來她也能受封為妃,這正妃之位,卻是需慎重考慮。」

  「薛大人,本王離京時身邊僅有侍衛二人與范大人陪同,定北王府被封。」厲其琛頓了頓,「你說她有沒有資格。」

  「王爺!」薛大人跪了下來,在他看來,王爺這番話後,這正妃更是不能立她,撇開所有,這溫側妃對王爺的影響太大了,「銀兩一事。」

  「若本王不想還呢。」

  厲其琛直接打斷了他的話,失了耐心,聲音驟冷:「薛大人,本王不是在徵求你的意見。」

  「王爺,請您三思!」薛大人這一跪求,那幾位大人都跪了下來。

  厲其琛冷著臉沒有理會,逕自離開了營帳,薛大人跪著想要上前,被其他人攔了下來,眾人的臉色都不好看,舒大人將他扶起來坐下:「薛大人,你這又是何苦,王爺素來如此,立妃一事本就不該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