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我覺得他說得很對,可又不知該如何改變這種境況,便問他,“那你想怎麼改變?”
他說,“石頭只有磨一磨,才能發熱,才能迸出火花。”
後來,他就開始教這裡的孩子們念書識字,教大人們練習武藝,使用兵器。輪台人,從來沒有加入義軍,卻總能在常青振臂一揮時應者雲集,成為了常青最為有利的一塊盾牌。
所以七隊信使的人選,也大都是從輪台人中選出的。
和尚的聲音忽然低了下來,內中有些許哽咽,被他用哀傷的笑意掩飾過去。
十年前,常青在歷經幾十場戰役後,終於將沙洲拿下,為了及時獲得大燕的支援,他決定派人去把勝利的消息告知大燕。可沙洲和長陵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諸城又都還在呼揭人的控制之下,所以為了確保訊息能夠到達長陵,常青派出了七隊使者,帶著七份完全相同的文書,經由不同方向的沙漠繞過呼揭人控制的河西向長陵進發。
但河西走廊南面是巍峨雄壯的祁連山脈,北面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大漠,東面又被呼揭重兵把守、封鎖阻斷,可知一路有多麼的艱險。
所以最終,只有我率領的一支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隊伍,穿過莽莽的大漠,歷經千辛萬苦抵達長陵,而這時候,距常青沙洲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剩下的六支隊伍則全部死在了路上,或遭到呼揭士兵的尾隨追擊而獻身,或在大漠迷失方向而永遠留在了大漠之中.....
我抵達長陵時,整個京城都轟動了,因為誰也沒有想到,沙州人竟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光復失地,河西隴右再度暢通,絲綢之路重煥異彩。
可朝廷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我將常青親書的文書呈上去之後,在長陵的客棧中等了整整半月,也未等到新帝的召見,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時,有一日,卻看見了薪犁使者的車隊從城門進入,帶著黃金珠寶,美女駿馬,浩浩蕩蕩,朝皇宮的方向走去。
那一刻,我便明白,常青、我還有千千萬萬薪犁的大燕遺民們,這麼多年來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所有的鮮血和生命,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這座繁華都城中的人們,或許有一些還記得我們,但大部分,早已經將我們遺忘了。
我心灰意冷返回薪犁,經過沙漠時,也不知是怎樣的機緣巧合,發現了其中一隊信使的屍骨,已經變成了乾屍,其中兩個最小的,還未長成的孩子趴在地上,沒有眼珠的眼眶依然瞧著長陵的方向。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萬念俱寂,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面對輪台的鄉親,也不知後面的路在哪裡,要如何走下去。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一陣塤聲,幽深哀婉、綿綿不絕。常青在漫天黃沙中走到我身邊,他早已洞悉一切,所以眼中是悲天憫人的傷懷。
他將我拉起,揩掉我身上的沙礫,“我說過的,若你平安歸來,我便將這塤贈你。”說罷,遞它上來,見我未接,便硬塞進我的懷中,神色黯然地笑著,去望遠處已經落了一半的夕陽,“賢弟,你說咱們做了這麼多,為的是什麼?”
我有氣無力回答,“回歸大燕。”
他伸手在我肩頭拍了一拍,“回歸大燕後,咱們的人便不會再被他人欺負,大人們能勞有所獲,孩子們能上學識字,立四方之志。”
我冷笑,“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處,是人家不要咱們,將咱們棄如敝履。”
“他不要,我要。”常青忽然站起,他本來是看著長陵的方向的,現在,目光卻在黛藍色的長空下調轉,望向了西邊。
“沒有大燕的羽翼庇護,我便護著他們,我張常青用性命發誓。”他的眼睛像極了那頭被他殺死的獨狼,孤注一擲,兇狠乖戾,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常青,我想,或許許久之前,那頭狼的靈魂便已經藏身在他的體內,被困境所迫,便會現出真容。
至此,我們便捨棄了回歸大燕的念想,只求一個豐衣足食,安身立命。可是後來,很偶然的一次機會,我遇到了十年前被貶至西詔的前太子——景王劉長秧,只是我當時沒想到,這次偶遇,會成為我和常青生命中的一個變數,一個轉折。
說到這兒, 悟真看向那個姑娘,“你早已知道了劉長秧與我們之間的交情,但我很想問一問,你是如何猜到這一點的?知道這件事的人只有我、常青和景王三人,而這三人中的任何一個,都是絕不可能向你透露實情的。”
那姑娘抿嘴一笑,“魚啊,我以前總想不明白,尉遲青為何總要掂著兩桶魚,大費周章。後來才明白了,兩桶魚,兩個方向,一群去了長陵,一群則到了沙洲。”
和尚的臉由紅轉白又轉紅,過了許久才道,“這麼精妙的設計都被你識破了,想必姑娘一定是景王身邊極親近的人吧,”說完眼珠子一轉,“他還未娶妻,那麼,你便是他的妾室?通房?”
這次輪到那姑娘的臉紅了,瞪他一眼,啐道,“好個不正經的和尚,怪不得教出這麼個沒正經的徒弟來。”
說罷朝外面風雪交加的夜色看了一眼,自言自語道,“張常青怎麼還沒來?你們兩個不是約好了在此處見面的嗎?”
和尚撇撇嘴,“他少了三根腳趾,自然走得比尋常人慢些。”
他說,“石頭只有磨一磨,才能發熱,才能迸出火花。”
後來,他就開始教這裡的孩子們念書識字,教大人們練習武藝,使用兵器。輪台人,從來沒有加入義軍,卻總能在常青振臂一揮時應者雲集,成為了常青最為有利的一塊盾牌。
所以七隊信使的人選,也大都是從輪台人中選出的。
和尚的聲音忽然低了下來,內中有些許哽咽,被他用哀傷的笑意掩飾過去。
十年前,常青在歷經幾十場戰役後,終於將沙洲拿下,為了及時獲得大燕的支援,他決定派人去把勝利的消息告知大燕。可沙洲和長陵之間相隔千里,中間的河西諸城又都還在呼揭人的控制之下,所以為了確保訊息能夠到達長陵,常青派出了七隊使者,帶著七份完全相同的文書,經由不同方向的沙漠繞過呼揭人控制的河西向長陵進發。
但河西走廊南面是巍峨雄壯的祁連山脈,北面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大漠,東面又被呼揭重兵把守、封鎖阻斷,可知一路有多麼的艱險。
所以最終,只有我率領的一支向東北方向進發的隊伍,穿過莽莽的大漠,歷經千辛萬苦抵達長陵,而這時候,距常青沙洲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剩下的六支隊伍則全部死在了路上,或遭到呼揭士兵的尾隨追擊而獻身,或在大漠迷失方向而永遠留在了大漠之中.....
我抵達長陵時,整個京城都轟動了,因為誰也沒有想到,沙州人竟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光復失地,河西隴右再度暢通,絲綢之路重煥異彩。
可朝廷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我將常青親書的文書呈上去之後,在長陵的客棧中等了整整半月,也未等到新帝的召見,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時,有一日,卻看見了薪犁使者的車隊從城門進入,帶著黃金珠寶,美女駿馬,浩浩蕩蕩,朝皇宮的方向走去。
那一刻,我便明白,常青、我還有千千萬萬薪犁的大燕遺民們,這麼多年來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所有的鮮血和生命,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這座繁華都城中的人們,或許有一些還記得我們,但大部分,早已經將我們遺忘了。
我心灰意冷返回薪犁,經過沙漠時,也不知是怎樣的機緣巧合,發現了其中一隊信使的屍骨,已經變成了乾屍,其中兩個最小的,還未長成的孩子趴在地上,沒有眼珠的眼眶依然瞧著長陵的方向。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萬念俱寂,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面對輪台的鄉親,也不知後面的路在哪裡,要如何走下去。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一陣塤聲,幽深哀婉、綿綿不絕。常青在漫天黃沙中走到我身邊,他早已洞悉一切,所以眼中是悲天憫人的傷懷。
他將我拉起,揩掉我身上的沙礫,“我說過的,若你平安歸來,我便將這塤贈你。”說罷,遞它上來,見我未接,便硬塞進我的懷中,神色黯然地笑著,去望遠處已經落了一半的夕陽,“賢弟,你說咱們做了這麼多,為的是什麼?”
我有氣無力回答,“回歸大燕。”
他伸手在我肩頭拍了一拍,“回歸大燕後,咱們的人便不會再被他人欺負,大人們能勞有所獲,孩子們能上學識字,立四方之志。”
我冷笑,“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處,是人家不要咱們,將咱們棄如敝履。”
“他不要,我要。”常青忽然站起,他本來是看著長陵的方向的,現在,目光卻在黛藍色的長空下調轉,望向了西邊。
“沒有大燕的羽翼庇護,我便護著他們,我張常青用性命發誓。”他的眼睛像極了那頭被他殺死的獨狼,孤注一擲,兇狠乖戾,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常青,我想,或許許久之前,那頭狼的靈魂便已經藏身在他的體內,被困境所迫,便會現出真容。
至此,我們便捨棄了回歸大燕的念想,只求一個豐衣足食,安身立命。可是後來,很偶然的一次機會,我遇到了十年前被貶至西詔的前太子——景王劉長秧,只是我當時沒想到,這次偶遇,會成為我和常青生命中的一個變數,一個轉折。
說到這兒, 悟真看向那個姑娘,“你早已知道了劉長秧與我們之間的交情,但我很想問一問,你是如何猜到這一點的?知道這件事的人只有我、常青和景王三人,而這三人中的任何一個,都是絕不可能向你透露實情的。”
那姑娘抿嘴一笑,“魚啊,我以前總想不明白,尉遲青為何總要掂著兩桶魚,大費周章。後來才明白了,兩桶魚,兩個方向,一群去了長陵,一群則到了沙洲。”
和尚的臉由紅轉白又轉紅,過了許久才道,“這麼精妙的設計都被你識破了,想必姑娘一定是景王身邊極親近的人吧,”說完眼珠子一轉,“他還未娶妻,那麼,你便是他的妾室?通房?”
這次輪到那姑娘的臉紅了,瞪他一眼,啐道,“好個不正經的和尚,怪不得教出這麼個沒正經的徒弟來。”
說罷朝外面風雪交加的夜色看了一眼,自言自語道,“張常青怎麼還沒來?你們兩個不是約好了在此處見面的嗎?”
和尚撇撇嘴,“他少了三根腳趾,自然走得比尋常人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