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窈也並非鐵石心腸,非得看趙王府血流成河才行,更何況還有無辜稚兒。

  “既然如此,那太子殿下登基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那阿玥這太子妃是做不成了,直接成皇后了。對了,阿玥與你們一道回來了嗎?”

  裴珏點頭,“也正是因太子將要登基,阿玥要做皇后,陛下便讓她回府備嫁。”

  裴家從前雖是顯赫,但還沒有出過皇后,裴華玥是頭一個。

  她做了皇后,也預示著裴家在大齊的地位將再上一個台階。

  但是,同樣預示著裴家將更要小心謹慎。

  姜窈:“如今咱們國公府勢大,但太子殿下只怕不會樂意看到這一點。只怕等他登基,就會有其他貴女入宮為妃了。”

  皇帝三宮六院是常事,世人皆道後宮前朝是緊密不可分的,皇帝寵誰,與前朝也息息相關。

  蕭恆哪怕對裴華玥有情,為了平衡前朝,也必然會寵幸旁人。

  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或許,裴華玥的路,就是那樣一條看似繁花似錦、卻又充滿著荊棘的……

  大齊昭慶二十五年,皇帝蕭櫪退位,禪位於太子蕭恆,改元隆豐。

  新帝即位後,頒下的第一道聖旨,便是冊鎮國公府嫡次女裴華玥為後。

  此道旨意一下,鎮國公裴崇兗便上了摺子,說要告老還鄉。

  蕭恆留了裴崇兗三次,見他已下定了決心,只得准了他的摺子,卻為他保留了左柱國的虛銜。

  而裴崇兗不僅把官職給辭了,連鎮國公這爵位也提前襲給了世子裴玢。

  這天大的好事砸了下來,人逢喜事精神爽,周氏好幾日走路都帶風。

  而裴崇兗位高權重,他致仕了,他的職位總得要有人頂上。

  兵馬大元帥一職,蕭恆任了另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但京郊那五萬鐵甲軍的掌兵之權,蕭恆卻給了裴玧。

  這也算得上是子承父業,而裴玧是武將,又是嫡子,剛好合適。

  而與蕭恆關係最為緊密的裴珏,則升為中軍大都督,承襲了裴崇兗的官位。

  姜窈接到那道冊她為正一品誥命夫人的旨意時,整個人還有些回不過神來。

  她還不到十八歲,就已經是正一品的誥命夫人了?

  裴珏拿著那道明黃的聖旨,扶著她回了房。

  姜窈的肚子已經有些顯懷了,裴珏是半分不敢鬆懈,生怕她有點什麼閃失。

  姜窈拉著裴珏的衣擺,嬌笑著道:“我本來以為還要好些年才能做正一品的誥命夫人呢,沒想到竟然這麼快。”

  裴珏扶著她坐下,而後坐在了她身邊,笑著問她:“這麼歡喜?”

  姜窈頷首,“沒人會不歡喜的呀。”

  她自己是正一品誥命夫人,親小姑子是皇后娘娘,放眼整個大齊,也沒有幾人比她的身份更尊貴了。

  姜窈不會去仗勢欺人,但有權有勢不欺負人和無權無勢被人欺,那可是兩碼事。

  裴珏便笑,然後輕撫著她的肚子,道:“等這孩子生下來,父親便會帶著母親雲遊,往後興許是在揚州府定居。父親說了,等他們離開了國公府,我們若想,便可分家,往後我與你可關起門過清淨日子。”

  前朝有律例,父母尚在、兒孫不可分家,否則就是大不孝,要治罪的。

  大齊倒是沒這律例,但眾人也皆遵循孝道,不會輕易提分家之事。

  裴崇兗倒是不在意這個,他與喬氏往後既然都不住在京城了,兒子們倒也不必硬湊在一處。

  姜窈倒是還不知道此事,這會兒聽到裴珏這話,她既意外,也覺得高興。

  人多了矛盾就多,尤其是梁氏,雖然如今收斂了許多,但有時也陰陽怪氣的,總是讓人堵心。

  往後若能分家,離梁氏這樣的人遠些,這日子也安生些。

  只是——

  “父親與母親為何要定居揚州府?在京城住著不好嗎?”

  裴珏便道:“父親早年征戰沙場,其實留下了不少隱疾,揚州府山清水秀,適合父親休養。況且京城勾心鬥角,他若留在京城,即便是致仕了,只怕也有不少人求上門來,去了揚州府也清淨。”

  裴珏看著有些捨不得喬氏的姜窈,道:“窈窈,往後等孩子大些,咱們便帶他去揚州府尋祖父祖母,若是坐船,從京城到揚州府約莫五六日,並不遠的。”

  姜窈頷首,“咱們也可以把他們接回京小住,當然能長住最好。”

  裴珏自然允了她。

  夜風微涼,裴珏擔心姜窈受冷,便給她披上了件披風,然後把她抱在了懷裡。

  “往後我致仕了,咱們也找個有湖光山色、清奇俊秀之地頤養天年。不必有多少財帛,衣食無憂便可,閒時侍養花鳥、攜手漫步在殘陽之下,如此便好。”

  聽著裴珏的脈脈之語,姜窈仿佛看到了兩個頭髮花白的老丈和老婦,並肩走在長長的青石板上,耳邊是吳儂軟語、眼前是煙雨朦朧。

  若能這般終此一生,豈不快哉?

  姜窈笑了,靠在裴珏懷裡,輕聲道:“好。”

  一屋兩人三餐,平淡而樸實,正是姜窈想要的生活。

  更何況,陪在她身邊的人是裴珏,是她心中所愛。

  她仰頭看著裴珏,抬手撫上他的臉頰,眼底蘊藏著的是無盡的情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