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分割線~~~~~~~~~~~~~~~~~~~
太子東宮中,一男子著忠靜冠服,兩手相負,在偌大的廣亭中央踱步,昂首高吟,“道,人法也,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國為民,道之大者,術為道生,方為大術,大術之首,韜光養晦,十年礪劍,出劍,一劍封喉……”
對面御桌旁的幾個孩子昏昏yù睡,他看了大搖其頭,無奈的嘆口氣,伸腳在桌腿上重重一踢,那御桌轟然作響,穿袍束冠的小爺們嚇得直躥起來,慌忙斂神坐正了,眼睛不住的往那男子jīng致的臉上瞄。
“皇太孫,我才剛說的什麼,重給我複述一遍。”他踱回案前坐下,一手托腮,一手提筆蘸飽了濃墨,在石獅鎮紙壓著的宣紙上畫起美人圖來。
皇太孫朱瞻基嗑嗑巴巴的重背了一通,唯恐他一時興起,叫他把志、謀、術、決、學通通背來,自嚇得大氣不敢出。偷眼看座上的人,嘴角微揚,心qíng很不錯的樣子,才要鬆口氣,那人悠然道,“志立而後謀,何為謀者?”
朱瞻基絞著手指,哼哼似的應道,“謀之一,術也;謀之二,忍也;謀之三……”
旁邊的書翻得沙沙有聲,他嗤之以鼻,從小就懂得暗渡陳倉了頭也未抬,溫吞道,“長安候,臨江王,你兩個有這閒qíng,不如將前頭落下的課業補齊罷,孔孟之道,八股文章,可都參詳透了?”
那兩個唬得魂飛魄散,低頭再不敢多語,他沖朱瞻基揚了揚下巴,“臣下請問皇太孫,何為為君之道?”
朱瞻基吞了吞口水,辭不達意道,“回太傅,為君之道,始於立志,志不立,人不成,所謂志也……上及天,下通地……”
太傅大人掄起了誡尺,在桌沿上敲得噼啪亂響,不悅斥道,“錯了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亂者臣同你說過很多遍了,百姓疾苦放在心上才能做個好皇帝,你竟未能悟,今日騎she不去也罷,把《十誡》抄上二十遍,明日巳時拿來我瞧,若好便好,若不好……”他yīn惻惻的磨牙,“可仔細你的皮臣不管你是不是皇太孫,一時犯在我手裡,照打不誤。”
朱瞻基白著臉諾諾道是,想了想,尤不死心,謹慎道,“太傅大人,昨兒我二叔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太傅挑起一眉,嗯了一聲,那上揚的音調嚇得幾個小爺哆嗦了兩下,努力挺了腰板想坐正些,小腿肚上的ròu卻呼呼直抖起來。
“漢王是這麼說的?小時昏眊,大了能成棟樑麼?”太傅咬牙切齒的冷笑,“我只聽說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幾個孩子面面相覷,細咂滋味後大驚,那太傅活閻王似的,雖不至於真的開打,卻總有法子整得你死去活來,最小的越靖郡王朱瞻墉兩眼噙淚,幾乎要哭出來,這時恰見湖畔堤柳下,一位淡妝美人以手托腰緩緩而來,眾孩子如蒙大赦,叫道,“太傅大人,皇姑來了”
太傅的臉色瞬間變得色彩斑斕,分明歡喜得發出光來,還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一邊斜眼看,一邊繼續邊踱邊吟,“大象無形,大jian似忠。物極必反,黑厚,清白,缺一不可……”
那美人越走越近,明眸皓齒,嫵媚多姿,因身子漸沉,近來走路愈發的搖弋生彩,太傅大人神魂俱被吸引,暈淘淘頌道,“獨曠世之秀群,表傾城之艷色,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
這是服軟來了太傅得意的想道,自己三日沒回家,她果然沉不住氣了,這回該重振夫綱揚眉吐氣了罷。好好的太傅府不住,偏吵著要搬到太僕府去,雖說體諒她追思父母的心,可日日睹物傷懷總不好,傷身不說,如今她還懷著孩子,到時候孩子落地長成了個倭瓜,那怎麼了得還有,他堂堂當朝一品,住丈人家府第,那不是倒cha門了麼?可丟不起那個人,萬萬不成
美人提裙上台階,左右內侍躬身而扶,太傅忍住湊上前的衝動,頗豪邁的昂首而立。
小爺們紛紛作揖,“給皇姑請安。”
美人巧笑嫣然,“我同太傅有話要說,你們且歇會子罷。”
皇太孫和一gān郡王候爺們作鳥shòu散,美人揀了張圈椅坐下,氣定神閒的看著裝腔作勢的太傅大人,淡淡道,“你住在戶部衙門諸事都不便,吃不好睡不好,何苦難為自己?我看你低個氣兒,跟我回府罷。”
太傅想起這幾日的痛苦和滿身被蚊子咬的包,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很想點頭,突然大男人的氣節又冒了出來,心道勸降來了?戰場上生死一線都未叫他動容,這次豈能輕易歸順遂不以為然道,“行軍時條件艱苦得多,眼下算不得什麼。這陣子公務繁忙,住在衙門裡方便。”
美人低頭略一沉吟,道,“後兒是老太爺的七十大壽,大舅舅cao辦的,咱們也隨份禮,禮單都備妥了,你可要瞧瞧?”
太傅大人擺了擺手,“家裡的事你拿主意就是了,我哪裡有空管這些個這滿朝文武誰像我似的一人兼三職?這會子喘氣兒的空都騰不出來。”
美人側頭想,官銜是多了些,太子太傅、戶部尚書、駙馬都尉,當年參加靖難的功臣,不論活下來的還是陣亡的,大抵都封公封候,掛個虛職吃奉祿,誰像他,一連封了三個官,還都是實打實的辛苦活,看來報應到了,皇帝陛下的千兩huáng金豈是好坑的?不榨gān你才怪。
太傅大人訕訕的笑,其實說忙還真不是那麼忙,下頭當差的一大堆,他只需大事拿主意罷了,在她面前喊忙,她心一軟,這事就過去了,夫妻倆,何必為這些小事鬧彆扭呢太傅大人痛快的臆想起美人捧心的嬌態來,誰知等來的不是她的噓寒問暖,只聽她篤悠悠道,“既然你不回家,我給你備了換洗衣裳,回頭打發人送到戶部去。
太傅大人語詰,心頭湧起從未有過的失落,都怪那該死的李景隆,本來他的小嬌妻嬌俏可人,那廝卻趁他們往大寧借兵時,五十萬大軍兵臨北平城下,bī得她同武將的家眷們入軍督戰,當他回城時看見她著海水江牙紫蟒袍,身披山紋鎧甲,威風凜凜站在城頭時,驚得差點沒背過去,這下好,她練就了水火不侵的功夫,如今他想使點伎倆占點便宜也不能夠了。
美人拿水眸瞥他,哀戚道,“你以國事為重,我一人在家也無趣,孩子一日大似一日,身邊沒人也不成,我還是回謝府去待些時日罷,那裡舅母嫂子都有,萬一有什麼事也好照應。”
這下太傅如臨大敵,暗忖這是要回娘家啊,走了容易,要請回來可不好辦啊他開始無比糾結,不做倒cha門,媳婦就要跑了,選哪頭都很難。
美人估摸火候差不多了,看似鬆動了,再加把勁下帖猛藥,不愁他不肯回家。過了會子秀眉一蹙,捂著肚子“哎喲”了一聲。
太傅慌了神,手裡的書一扔就撲過來,扒了手來號脈,邊號邊咕噥,“還未足月,要生了麼?”
美人眼中華光大盛,面上卻堪憂,小聲道,“近來胎動得厲害,你倒好,躲在衙門裡,也不管我們娘兩個的死活。”
太傅霎時羞愧難當,對上嬌妻韻味十足的臉,心跳還是一如既往的加快。罷了罷了,孩子都快生了,還計較那些臉面問題做什麼他很快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下台階,“夫人說得是,那些御醫再仔細,總不如自己方便,何必麻煩別人呢”
美人笑得如夢似幻,太傅的心就像和風細雨里的柳條,柔qíng萬千的打著拍子。伸過手去摸摸粉嫩的臉頰,捋捋烏黑客油亮的秀髮,偷偷嘆了嘆,三天沒見,真是想得很吶看左右無人便摟她入懷裡,一手撫上那圓鼓鼓的肚皮,隔著薄薄的錦緞,感覺他的掌下鼓起了一個包,小小的,半天下不去,他驚喜得直抽氣兒,笑道,“好小子,和他爹作揖呢。”
美人嗔道,“又混說,這是踹你呢”
太傅大樂,“這才是做爺的料”頓了頓又道,“今兒殿試,我那小舅子狀元及第,派了官,到吏部任侍郎去了。”
“那敢qíng好。”美人點了點頭,“我叔叔嬸子已經從北地回來了,如今在太僕府,回頭公公婆婆和小叔一家子也要到應天來,我細琢磨了,還是不搬了,沒得給婆婆說嘴。”
婆媳關係,真是永恆的難題美人嬌嬌怯怯,斷不是婆婆的對手。
太傅笑得花枝亂顫,“我母親對你何等的中意,我病著的那會子還親自同你求親來著,你怕什麼再說你是皇上親封的汝南公主,無人敢動半分,且把心放在肚子裡罷。”
美人抿嘴而笑,攜了他的手道,“今兒的課業也授完了,陪我到謝府瞧太爺和老太太去罷。”
太傅頷首,欣然前往。
第113章誰更事王侯
夫婦二人出東宮,繞過莫愁湖往太華門去,裴太傅一手圈一手扶,將嬌妻仔細護住,因早上下過一場雨,路面濕滑,因此更是關愛備至,唯恐摔著了有個閃失。
迎面走來兩個穿飛魚服佩繡chūn刀的錦衣衛,一看之下是指揮使紀綱,和被收編了的明月影衛統領虞子期。那兩個人對汝南公主正冠行禮,復與太傅大人抱拳攀談起來,話題大抵是朝上的風雲局勢,公主殿下不感興趣,轉到廣場上的日咎下靠著。
他們稍聊了幾句,紀綱看看咎面上的時辰,對虞子期道,“時候不早了,你往金吉大人那裡去罷,我進宮面聖去。”
虞子期道是,待紀綱走遠了方拉了裴太傅袖口道,“主上,你可聽說漢王拒往雲南封地?這小子倒硬氣,他老子讓他出京師,他嫌雲南荒涼,說往那裡形同流放,聖駕前高呼‘我何罪,斥千里’,看這架勢陛下也拿他沒法,雲南是去不成了。”
裴太傅笑吟吟,“虞大人,如今你是錦衣衛同知,是朝廷命官了,和在下的影衛毫無瓜葛,這‘主上’的稱呼再不能叫了,免得讓人聽見了生事端。”他負手又踱兩步,半抬了頭看天,慢吞吞囈道,“不去?不去便不去罷,留在京師好對付。”
裴太傅撫著下巴想,不是他記仇啊,是那朱高煦不依不饒,靈璧之戰中幾次三番yù奪他xing命,若不將他打發了必留後患。不過那廝作戰當真勇猛,全軍皆敬他戰功彪炳,肖似乃父,因此當時的燕王殿下一時腦子發熱,許諾將來要將皇位傳予他,可真到了眼巴前,這事又huáng了,畢竟世子朱高熾以一萬兵卒抗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守住北平城建奇功,又尋不到錯處好廢黜,天下大定則需仁君當政,文臣們一致擁戴世子,弄得當今聖上在立太子一事上大為頭疼,裴太傅看永樂帝極愛長孫朱瞻基,便授意解縉以“好聖孫”來說服聖上,結果導致給高陽郡王的承諾打了水漂,只馬馬虎虎封了個漢王,現在又要讓他到雲南就藩,想來他也是不答應的。
太子東宮中,一男子著忠靜冠服,兩手相負,在偌大的廣亭中央踱步,昂首高吟,“道,人法也,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國為民,道之大者,術為道生,方為大術,大術之首,韜光養晦,十年礪劍,出劍,一劍封喉……”
對面御桌旁的幾個孩子昏昏yù睡,他看了大搖其頭,無奈的嘆口氣,伸腳在桌腿上重重一踢,那御桌轟然作響,穿袍束冠的小爺們嚇得直躥起來,慌忙斂神坐正了,眼睛不住的往那男子jīng致的臉上瞄。
“皇太孫,我才剛說的什麼,重給我複述一遍。”他踱回案前坐下,一手托腮,一手提筆蘸飽了濃墨,在石獅鎮紙壓著的宣紙上畫起美人圖來。
皇太孫朱瞻基嗑嗑巴巴的重背了一通,唯恐他一時興起,叫他把志、謀、術、決、學通通背來,自嚇得大氣不敢出。偷眼看座上的人,嘴角微揚,心qíng很不錯的樣子,才要鬆口氣,那人悠然道,“志立而後謀,何為謀者?”
朱瞻基絞著手指,哼哼似的應道,“謀之一,術也;謀之二,忍也;謀之三……”
旁邊的書翻得沙沙有聲,他嗤之以鼻,從小就懂得暗渡陳倉了頭也未抬,溫吞道,“長安候,臨江王,你兩個有這閒qíng,不如將前頭落下的課業補齊罷,孔孟之道,八股文章,可都參詳透了?”
那兩個唬得魂飛魄散,低頭再不敢多語,他沖朱瞻基揚了揚下巴,“臣下請問皇太孫,何為為君之道?”
朱瞻基吞了吞口水,辭不達意道,“回太傅,為君之道,始於立志,志不立,人不成,所謂志也……上及天,下通地……”
太傅大人掄起了誡尺,在桌沿上敲得噼啪亂響,不悅斥道,“錯了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亂者臣同你說過很多遍了,百姓疾苦放在心上才能做個好皇帝,你竟未能悟,今日騎she不去也罷,把《十誡》抄上二十遍,明日巳時拿來我瞧,若好便好,若不好……”他yīn惻惻的磨牙,“可仔細你的皮臣不管你是不是皇太孫,一時犯在我手裡,照打不誤。”
朱瞻基白著臉諾諾道是,想了想,尤不死心,謹慎道,“太傅大人,昨兒我二叔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太傅挑起一眉,嗯了一聲,那上揚的音調嚇得幾個小爺哆嗦了兩下,努力挺了腰板想坐正些,小腿肚上的ròu卻呼呼直抖起來。
“漢王是這麼說的?小時昏眊,大了能成棟樑麼?”太傅咬牙切齒的冷笑,“我只聽說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幾個孩子面面相覷,細咂滋味後大驚,那太傅活閻王似的,雖不至於真的開打,卻總有法子整得你死去活來,最小的越靖郡王朱瞻墉兩眼噙淚,幾乎要哭出來,這時恰見湖畔堤柳下,一位淡妝美人以手托腰緩緩而來,眾孩子如蒙大赦,叫道,“太傅大人,皇姑來了”
太傅的臉色瞬間變得色彩斑斕,分明歡喜得發出光來,還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一邊斜眼看,一邊繼續邊踱邊吟,“大象無形,大jian似忠。物極必反,黑厚,清白,缺一不可……”
那美人越走越近,明眸皓齒,嫵媚多姿,因身子漸沉,近來走路愈發的搖弋生彩,太傅大人神魂俱被吸引,暈淘淘頌道,“獨曠世之秀群,表傾城之艷色,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
這是服軟來了太傅得意的想道,自己三日沒回家,她果然沉不住氣了,這回該重振夫綱揚眉吐氣了罷。好好的太傅府不住,偏吵著要搬到太僕府去,雖說體諒她追思父母的心,可日日睹物傷懷總不好,傷身不說,如今她還懷著孩子,到時候孩子落地長成了個倭瓜,那怎麼了得還有,他堂堂當朝一品,住丈人家府第,那不是倒cha門了麼?可丟不起那個人,萬萬不成
美人提裙上台階,左右內侍躬身而扶,太傅忍住湊上前的衝動,頗豪邁的昂首而立。
小爺們紛紛作揖,“給皇姑請安。”
美人巧笑嫣然,“我同太傅有話要說,你們且歇會子罷。”
皇太孫和一gān郡王候爺們作鳥shòu散,美人揀了張圈椅坐下,氣定神閒的看著裝腔作勢的太傅大人,淡淡道,“你住在戶部衙門諸事都不便,吃不好睡不好,何苦難為自己?我看你低個氣兒,跟我回府罷。”
太傅想起這幾日的痛苦和滿身被蚊子咬的包,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很想點頭,突然大男人的氣節又冒了出來,心道勸降來了?戰場上生死一線都未叫他動容,這次豈能輕易歸順遂不以為然道,“行軍時條件艱苦得多,眼下算不得什麼。這陣子公務繁忙,住在衙門裡方便。”
美人低頭略一沉吟,道,“後兒是老太爺的七十大壽,大舅舅cao辦的,咱們也隨份禮,禮單都備妥了,你可要瞧瞧?”
太傅大人擺了擺手,“家裡的事你拿主意就是了,我哪裡有空管這些個這滿朝文武誰像我似的一人兼三職?這會子喘氣兒的空都騰不出來。”
美人側頭想,官銜是多了些,太子太傅、戶部尚書、駙馬都尉,當年參加靖難的功臣,不論活下來的還是陣亡的,大抵都封公封候,掛個虛職吃奉祿,誰像他,一連封了三個官,還都是實打實的辛苦活,看來報應到了,皇帝陛下的千兩huáng金豈是好坑的?不榨gān你才怪。
太傅大人訕訕的笑,其實說忙還真不是那麼忙,下頭當差的一大堆,他只需大事拿主意罷了,在她面前喊忙,她心一軟,這事就過去了,夫妻倆,何必為這些小事鬧彆扭呢太傅大人痛快的臆想起美人捧心的嬌態來,誰知等來的不是她的噓寒問暖,只聽她篤悠悠道,“既然你不回家,我給你備了換洗衣裳,回頭打發人送到戶部去。
太傅大人語詰,心頭湧起從未有過的失落,都怪那該死的李景隆,本來他的小嬌妻嬌俏可人,那廝卻趁他們往大寧借兵時,五十萬大軍兵臨北平城下,bī得她同武將的家眷們入軍督戰,當他回城時看見她著海水江牙紫蟒袍,身披山紋鎧甲,威風凜凜站在城頭時,驚得差點沒背過去,這下好,她練就了水火不侵的功夫,如今他想使點伎倆占點便宜也不能夠了。
美人拿水眸瞥他,哀戚道,“你以國事為重,我一人在家也無趣,孩子一日大似一日,身邊沒人也不成,我還是回謝府去待些時日罷,那裡舅母嫂子都有,萬一有什麼事也好照應。”
這下太傅如臨大敵,暗忖這是要回娘家啊,走了容易,要請回來可不好辦啊他開始無比糾結,不做倒cha門,媳婦就要跑了,選哪頭都很難。
美人估摸火候差不多了,看似鬆動了,再加把勁下帖猛藥,不愁他不肯回家。過了會子秀眉一蹙,捂著肚子“哎喲”了一聲。
太傅慌了神,手裡的書一扔就撲過來,扒了手來號脈,邊號邊咕噥,“還未足月,要生了麼?”
美人眼中華光大盛,面上卻堪憂,小聲道,“近來胎動得厲害,你倒好,躲在衙門裡,也不管我們娘兩個的死活。”
太傅霎時羞愧難當,對上嬌妻韻味十足的臉,心跳還是一如既往的加快。罷了罷了,孩子都快生了,還計較那些臉面問題做什麼他很快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下台階,“夫人說得是,那些御醫再仔細,總不如自己方便,何必麻煩別人呢”
美人笑得如夢似幻,太傅的心就像和風細雨里的柳條,柔qíng萬千的打著拍子。伸過手去摸摸粉嫩的臉頰,捋捋烏黑客油亮的秀髮,偷偷嘆了嘆,三天沒見,真是想得很吶看左右無人便摟她入懷裡,一手撫上那圓鼓鼓的肚皮,隔著薄薄的錦緞,感覺他的掌下鼓起了一個包,小小的,半天下不去,他驚喜得直抽氣兒,笑道,“好小子,和他爹作揖呢。”
美人嗔道,“又混說,這是踹你呢”
太傅大樂,“這才是做爺的料”頓了頓又道,“今兒殿試,我那小舅子狀元及第,派了官,到吏部任侍郎去了。”
“那敢qíng好。”美人點了點頭,“我叔叔嬸子已經從北地回來了,如今在太僕府,回頭公公婆婆和小叔一家子也要到應天來,我細琢磨了,還是不搬了,沒得給婆婆說嘴。”
婆媳關係,真是永恆的難題美人嬌嬌怯怯,斷不是婆婆的對手。
太傅笑得花枝亂顫,“我母親對你何等的中意,我病著的那會子還親自同你求親來著,你怕什麼再說你是皇上親封的汝南公主,無人敢動半分,且把心放在肚子裡罷。”
美人抿嘴而笑,攜了他的手道,“今兒的課業也授完了,陪我到謝府瞧太爺和老太太去罷。”
太傅頷首,欣然前往。
第113章誰更事王侯
夫婦二人出東宮,繞過莫愁湖往太華門去,裴太傅一手圈一手扶,將嬌妻仔細護住,因早上下過一場雨,路面濕滑,因此更是關愛備至,唯恐摔著了有個閃失。
迎面走來兩個穿飛魚服佩繡chūn刀的錦衣衛,一看之下是指揮使紀綱,和被收編了的明月影衛統領虞子期。那兩個人對汝南公主正冠行禮,復與太傅大人抱拳攀談起來,話題大抵是朝上的風雲局勢,公主殿下不感興趣,轉到廣場上的日咎下靠著。
他們稍聊了幾句,紀綱看看咎面上的時辰,對虞子期道,“時候不早了,你往金吉大人那裡去罷,我進宮面聖去。”
虞子期道是,待紀綱走遠了方拉了裴太傅袖口道,“主上,你可聽說漢王拒往雲南封地?這小子倒硬氣,他老子讓他出京師,他嫌雲南荒涼,說往那裡形同流放,聖駕前高呼‘我何罪,斥千里’,看這架勢陛下也拿他沒法,雲南是去不成了。”
裴太傅笑吟吟,“虞大人,如今你是錦衣衛同知,是朝廷命官了,和在下的影衛毫無瓜葛,這‘主上’的稱呼再不能叫了,免得讓人聽見了生事端。”他負手又踱兩步,半抬了頭看天,慢吞吞囈道,“不去?不去便不去罷,留在京師好對付。”
裴太傅撫著下巴想,不是他記仇啊,是那朱高煦不依不饒,靈璧之戰中幾次三番yù奪他xing命,若不將他打發了必留後患。不過那廝作戰當真勇猛,全軍皆敬他戰功彪炳,肖似乃父,因此當時的燕王殿下一時腦子發熱,許諾將來要將皇位傳予他,可真到了眼巴前,這事又huáng了,畢竟世子朱高熾以一萬兵卒抗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守住北平城建奇功,又尋不到錯處好廢黜,天下大定則需仁君當政,文臣們一致擁戴世子,弄得當今聖上在立太子一事上大為頭疼,裴太傅看永樂帝極愛長孫朱瞻基,便授意解縉以“好聖孫”來說服聖上,結果導致給高陽郡王的承諾打了水漂,只馬馬虎虎封了個漢王,現在又要讓他到雲南就藩,想來他也是不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