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宋玉致跟張昀之間的母子親情很是淡漠,幾乎是那種全然公式化的一般,張昀長大一些之後,定期過去問安,然後說幾句不咸不淡的話,再回太極殿去,宋玉致曾經想要改善這樣的母子關係,但是很顯然,最終沒有成功。

  宋家雖說被封了鎮南王,但是沒了嶺南作為根基,即便是異姓王,又能如何,何況,這並不是世襲罔替的異姓王位,只有三代之內,才會不降級襲爵。但是宋缺日漸老邁,宋師道一直沒有突破宗師之境,宋家的影響力也在下降,有了一個流著宋家血脈的太子,宋家也不敢冒險搞出什麼事情來,張玉書又不是生不出兒子,惹急了張玉書,天下多得是名門淑女,納入後宮開枝散葉之後,張昀也就沒什麼優勢了。因此,宋家甚至是對張玉書跟裴宣的關係樂見其成,這更讓宋玉致覺得絕望。

  後宮無事,宋玉致只好揀起了少年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武功,在後宮中,她也沒有需要出手的機會,因此,不過是修煉內功心法,聊以打發時間,一晃,就二十多年過去了。張昀十六歲加冠之後,便大婚監國,娶的是石青璇的女兒,也就是裴宣的外甥。石青璇並沒有真的在山谷中終老,她曾經遇險,卻被侯希白所救,侯希白後來將當年的恩恩怨怨仔細跟石青璇說了一番,解開了石青璇的心結,石青璇最終嫁給了侯希白,兩人一直頗為恩愛,生下了一子二女,做了太子妃的便是長女,哪怕在外人眼裡,侯希白不過是寒門出身,但實際上,侯希白作為衣缽弟子和女婿才是真正繼承了裴矩的政治地位,因此,哪怕家世略顯單薄,但是正好這也是一件好事,不管是誰做了皇帝,都不會希望世家的影響力過大,侯家正是最好的選擇。張昀本是嫡長子,名正言順,又有宋家以及裴家所代表的河東世家在背後支持,在朝中地位漸漸穩固,張昀既然是裴宣跟張玉書教導出來的,自然不是什麼糊塗人,他是個果決的人,而且作為皇室子弟,天生對權勢極為敏感,因此,即便知道自己母族是宋家,對宋家也沒多少照顧,甚至暗中打壓,畢竟,宋缺早就不管事了,宋師道在族中威望不足,多有人不怎麼服氣,因此,宋家內部爭端不斷,漸漸在內耗中不復從前的威勢。

  宋玉致在後宮說是皇太后,但是,也就是逢年過節出來露個面,跟擺設無異,她如今已經是心如死水,再無波瀾。那一個元日,張昀奉皇太后去宮城城樓賞燈,宋玉致站在城樓上,看著滿城的燈火,還有空中綻開的煙花,心中卻也是空蕩蕩的一片,如同煙花一般,瞬間化作了虛無。

  第113章 裴矩番外

  裴矩頭髮已經有些花白,畢竟也是七八十歲的人了,武功再好,也強不過天命,他又沒能得到邪帝舍利的元精,自然很難延年益壽。這會兒裴宣跟他站一塊,那不是父子,儼然就是祖孫了。

  裴宣後來也後悔過,當年一時衝動,將舍利元精給吸收光了,如今只得看著身邊的親人日漸老去,哪怕修煉道家的養生之術,但是,比起元精來,還是差了很多。

  裴矩這麼多年來,心性愈加平和了,如今魔門幾個門派開始逐漸進入朝堂,侯希白如今正在擔任鴻臚寺卿,在禮部也掛了名,相當於外交部長了,楊虛彥當年被發現居然暗地裡面投靠了大明尊教,擔任了大明尊教的明子之後,就被石之軒派人清理門戶,如今補天閣的人卻是在捕風營還有皇室直屬的內衛中任職,專司刺殺之事。天蓮宗的高層要麼做了皇商,要麼在戶部還有內務府當差。陰葵派和滅情道卻是執掌了教坊司,並且一部分也在為內衛和捕風營提供情報,真傳道因為道門的存在,張玉書想要制衡,因此,如今也在傳教,邪極宗自向雨田之後已經沒了傳人,至於魔相宗,當年就投靠了突厥,後來乾脆全面撤出了中原,在草原上做著國師,可惜的是,突厥連年敗退,幾乎和當年的匈奴一樣,不得不進入漠北甚至是往中西亞甚至是歐洲那邊遷徙,如今草原上的部族很多都是原本突厥的一些奴隸部族,朝廷一直有意控制這些部落的人口數目,花間派的人時不時在裡面挑撥離間一番,總之草原上爭端不斷,但是,因為中原的介入,一直也統一不了,就這麼如同一盤散沙,壓根聚集不起什麼力量來,魔相宗的人也不得不隱姓埋名,以免遭到中原的打擊。

  雖說魔門沒能一統,如今總算是百家復興,算是了了裴矩的一個理想,石青璇這個他其實也不怎麼對得起的女兒也嫁人了,嫁的還是知根知底的徒弟,侯希白勢必不敢對石青璇不好,只是讓裴矩頭疼的還是裴宣的問題。

  雖說後來裴宣算是原諒了裴矩,但是裴矩也是沒辦法理直氣壯地管教裴宣了,畢竟,裴宣成長的關鍵時期,裴矩壓根不在,如今,裴宣的三觀都成型了,裴矩也不好強迫裴宣做什麼,生怕好不容易修復的父子關係再次陷入僵局,結果,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裴宣為了張玉書不婚不嗣,心裡頭甭提有多憋屈了。

  在之前不知道裴宣跟張玉書的關係的時候,裴矩對張玉書還是很有好感的,雖說武功不怎麼樣,但是,人家是做皇帝,又不是做打手,不需要太好的武功。張玉書心胸寬厚,除了對佛門比較殘酷之外,一向還算仁厚,但是佛門當初跟張玉書對著幹,還直接刺殺過張玉書,張玉書沒有將佛門趕盡殺絕,還給佛門留了一些餘地,讓他們得以在草原還有吐蕃傳教,總算沒叫佛門斷了傳承。張玉書登基之後,勵精圖治,對外開疆擴土,對內休養生息,大楚的國力蒸蒸日上,即便是跟秦皇漢武相比,也猶有過之,堪稱千古一帝了,因此,對張玉書還算比較客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