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出山的時候,佛門的局勢就有些不好,師妃暄倒是曾經想過,未來自己可能要跟師叔一樣,不能繼續侍奉佛祖,反而要委身一個男人,但是問題是,誰能想得到,這個男人還沒出現,那些江湖人看到自己的目光就像是要將自己的衣服都剝去了呢?師妃暄可沒有觀世音那種境界,因此,雖說表面上還保持著端莊,心中卻已經是羞憤交加。

  沒了那一層仙子的光環,師妃暄又是初出江湖,搞出來的事情也算不上公平公正,論起名聲,還不如四處獻藝的尚秀芳,誰會相信她的保證,她這一出面,不光沒能讓大家相信和氏璧是真的丟了,反而懷疑她暗地裡面將和氏璧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那邊壓力也大了起來,他這些日子以來,一直被李建成李元吉針對,李淵對他也毫無好感,換誰都是這樣,做老子的還沒死呢,人家就預定了家產了,別說李淵這樣野心勃勃,權欲心極重的人,便是尋常百姓家,對此也是非常忌諱的。尤其李淵因為楊廣的猜忌,這麼多年來,裝懦弱,裝無能,裝窩囊裝得連自己都快相信了,好不容易楊廣滾遠了,自個可以掌握大權了,上上下下都得看他的臉色行事,結果,李世民這邊因為佛門的原因,輕而易舉地弄出了個小朝廷,搞了個天策府出來,甚至有人投奔李閥,直接就是衝著李世民過來的,李淵要是心氣順得起來,那才怪了。

  李建成更是惱火,他受夠李世民了,他才是唐國公世子,結果,李世民被人吹捧成一代聖君,理所當然的繼承人,這將他置於何地?如今聽說傳國玉璽落到了李世民手裡,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李建成也坐不住了,他也是極為精明的人,立馬跑過去跟李淵說,這傳國玉璽落在咱們李家人手裡了,那就是咱們李家天命所歸啊!不如讓老二將傳國玉璽拿出來,公諸於世,父親你也能名正言順,加冕稱帝,占據正統,掃平中原。

  李淵也在因為這事生氣了,李建成這麼一說,立馬反應過來,當即命人給李世民送信,要他將傳國玉璽帶回來。

  李世民從哪兒變出一個傳國玉璽出來,這玩意如果是普通的什麼玉石,那麼,偽造一個,再去掉一角,補上黃金也不是什麼難事,問題是,這玩意它不是什麼普通的貨色啊!李世民其實心裡也在懷疑佛門為了防止生出什麼變故來,就像當年一樣,將傳國玉璽私藏了起來,但是問題是,如今形勢比人強,他大半的實力,幾乎都系在佛門身上,這讓他權衡利弊之後,也不好找師妃暄問,傳國玉璽到底在不在你們手裡,在的話,趕緊拿出來,我老爹那裡,我要扛不住了!畢竟,佛門對外放了話,那麼,對他也是絕不承認的。李世民不是什麼多寬宏大量的人物,這會兒心中對佛門生出了芥蒂之心,只等著秋後算帳了。

  第109章 三年

  一晃三年時間過去了,這三年裡,天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和氏璧的出現又離奇消失,催動了所有人的野心,江都這邊,宇文化及再也不甘心被楊廣支使得團團轉了,楊廣對宇文家又多有疑心,一時冷一時熱的,又有人說要向楊廣告密,說宇文化及要造反,結果,宇文化及真的造反了。

  楊廣雖說因為天下局勢糜爛,已經有了些心理準備,但是這會兒他已經是眾叛親離,皇令連行宮也不得出,禁軍又被宇文化及鼓動掌控,最終乾脆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寢宮,死在了寢殿之中。宇文化及殺死了楊廣帶在身邊的趙王,強行占有了蕭皇后,先是立了楊浩為帝,然後又砍了楊浩,自立為帝。只是他在龍椅上屁股還沒有坐熱,張玉書便帶著人打過來了。

  張玉書這幾年算是意氣風發,一帆風順。剛剛娶了宋玉致,那邊因為解文龍受了重傷,武功打了折扣,又有人從中挑撥,蜀中大亂,在宋閥的支持下,直接沿長江而上,通過蜀道攻占了蜀中,一下子差不多占據了四分的天下。蜀中那邊又因為多年來並未受過多少嚴重的戰亂,因此,無論是人口還是別的方面,都頗為豐足,張玉書得以實力大漲,本來還琢磨著休養生息一番,為北伐做準備,結果江都那邊亂了起來。

  張玉書也顧不上北上了,直接打起為楊廣的名號,直撲江都,沿途原本為了作為與大隋之間緩衝的一些義軍均被掃滅,除了迦樓羅王朱粲之外,其他的盡皆投降,朱粲那純粹是沒辦法,他倒是想要投降呢,只是這人很讓人噁心,他的軍隊,跟以前的胡人一樣,不帶軍糧,均已人為食,不知道禍害了多少百姓,這等惡徒,哪裡還容得下他投降,直接就被梟首示眾,引得當地百姓歡呼雀躍不已。

  宇文化及那邊倒是想要整理軍隊,跟張玉書決一死戰呢,但是禁軍多是關中之人,當初之所以跟著宇文化及造反,也是因為關中那邊局勢糟糕,憂慮家鄉的情況,一心想著北上回到關中,這會兒士氣低落,江都那邊又很是缺糧,因此,宇文化及在敗了兩場之後,倉皇逃離了江都,一路北上,直接對上了瓦崗寨。

  瓦崗寨也不太平,李密跟翟讓鬧翻了,翟讓被殺,在捕風營的細作安排下,終於翟讓的一些瓦崗寨將領護送著翟讓的獨女翟嬌殺出了重圍,直接跑過來投奔了張玉書。這也是難免的事情,當年張須陀征討瓦崗的時候戰死,麾下的部將一部分投降了瓦崗,一部分就直接投奔了張玉書,畢竟,張玉書的確用過張須陀的族侄的身份,並且哪怕身世公開之後,卻是直接讓河東張氏跟自己所出的張氏連了宗,也算得上是一家子了,當然,這肯定算不上宗室就是了。何況,張玉書早早就在拉攏呢,那會兒他聲勢已然不小,跟著他,自然比跟著瓦崗或者大隋更加前途光明。瓦崗內亂,捕風營的人更是趁機聯絡了對李密不滿的許多瓦崗寨大小頭目,最妙的是,翟讓死了,在突圍的時候,死在了王伯當的箭下,如此一來,雙方再無緩和的餘地,而那些投奔張玉書的人也不用顧忌上頭還有個恩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