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玉書如今已經是名震天下,要說實際控制的地盤,一個人已經占據了十郡之地,堪稱一方雄主,更是在下面的勸諫之下,直接號稱楚州總督,他如今占據的是荊襄之地,這裡便是原本的楚地,因此號稱楚州,自認總管,直接就開牙建府,暫時將行營定在九江。

  他如今也不需要掩飾自己的用意,直接設立了招賢館,向天下頒布了招賢令,招攬各方人才前來任職。

  因為有道門從中穿針引線,加上張玉書本身的身世已經明朗,先是一些原本南陳的老臣之後前往投奔,後來又有各個世家派出了子弟前來出仕,道門扶持的一些寒門或者是落魄世家的士子也紛紛前來,加上魯妙子如今已經公開在張玉書手下任職,張玉書也明確表示了唯才是舉,不問教派的理念,一些雜家的傳人也看到了機會,畢竟自從武帝之後,這些雜家的傳人地位日漸沒落,許多已經不得不淪為魔門子弟,在江湖上名聲日益狼藉,即便出仕,也得改頭換面,打著別的名號。比如說裴矩,不說他是魔門之人,從他的行事風格上來看,這人屬於縱橫家一脈,但是他出仕,一來是因為他是出身聞喜裴氏,二來,也是因為他明面上還是儒家傳人,因此才得了重用。

  因此,沒過多久,張玉書這邊缺乏行政人才的窘迫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張玉書又貼出了安民告示,趁著如今人口稀少,大肆招攬流民,分配土地種子,並且向他們無償提供農具耕牛,讓他們安心耕種。又按照裴宣的想法,將幾次征戰之中傷殘的老兵分配下去做里正保長驛卒,暫行保甲制度,以免有心人搞出什麼民亂來,而那些傷殘的老兵也能對下面的人進行簡單的訓練,等到戰爭開始,又能隨時徵召一批有簡單經驗的青壯入伍,省去了許多前頭的訓練功夫。

  因為張玉書對於剛剛來投的人還不是很信任,捕風營依舊由裴宣主管,不過裴宣本不是什麼貪戀權位之人,因此,已經開始留意接手的人。

  而有一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虛行之。這人裴宣隱約記得原著裡面出現過,似乎是個挺有主意的人,這人也是寒門出身,捕風營的人卻是一時半會兒查不出他的背景,不過有人試探過虛行之的武功,發現裡面有魔門的影子。

  裴宣對出身並不是很在意,而且虛行之這人的心機手腕卻是樣樣不缺的,他到了招賢館沒多久,便嶄露頭角,此人不是那種光會耍嘴皮子功夫的人,實實在在很有才能,無論是在行政上還是軍略上都頗有一套,便是張玉書,對他也是另眼相看,有栽培他的意思。

  而裴宣很快發現,這人在陰私之事上很有天分,很能從如山的情報中抽絲剝繭,乾脆便跟張玉書打了個招呼,將虛行之招進了捕風營,暫時擔任文書一職,實際上,已經開始栽培他接下自己的位置。

  這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裴宣已經發覺了張玉書對自己的好感,張玉書的感情固然沒出諸於口,但是卻並不非常掩飾,而裴宣驚訝地發現,對這份感情,自己並無厭惡之意,反而隨著張玉書的攻勢,自己也有了接受之意,既然如此,裴宣便不願意在這份感情裡面夾雜太多別的因素,他深知,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其實是經不起太多考驗的,若是日後,他僅僅是一個大宗師,那麼,自然某種意義上,跟張玉書是對等的,而如今,他名義上只能是屬下,尤其他所承擔的位置是這麼敏感,自古以來,哪個掌握著密諜的臣子能有善終,一直得君王信重的,裴宣對愛情固然不會看得高於一切,卻也希望更加乾淨純粹一些,因此,便決定儘早培養一個合適的人出來,將密諜的事情交付給他,然後再看張玉書的意思如何。

  第85章 到來(補全)

  宇文化及已經成功掃平了蘇浙地區的叛軍,正在大肆在當地採選美貌少女,充入江都行宮,又到處搜刮各種奇珍異寶,名義上說是為了獻給聖上,卻是多半中飽私囊,弄得江南一地民怨沸騰,又有不穩之兆。只是宇文化及本來對維護大隋的江山也沒什麼興趣,巴不得楊廣後院起火,好火中取栗呢!因此,宇文化及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大肆收服江南地界的武林人士,橫徵暴斂,巧取豪奪,反正以他目前的實力,足以壓制所有的反抗聲音,至於接下來的事情,直接推到楊廣這個公認的暴君昏君身上就成。反正宇文化及自己,是不會想到自己也是助紂為虐的佞臣的。

  張玉書這邊還算平靜,沒辦法,很多實力不是一時的暴發就能夠增強的,之前的一系列軍事行動雖說戰果斐然,但是因為還是起步階段,還得對剛剛占領的地盤進行消化,畢竟,這不是小說裡面說得那樣,什麼王師來臨,聞風而降,下面的人離開就簞食壺漿,歡天喜地地歡迎你過來了,老百姓固然好騙,但是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尤其如今天下動亂,有的地方,甚至短時間內幾次易主,老百姓心中惶恐,若是沒有實際的好處,老百姓哪裡是那麼容易歸心的。

  眼看著又要到新年的時候了,張玉書推行的安民政策還算順利,一些原本為了逃脫徭役,藏入深山老林中的百姓終於試探著離開深山,三三兩兩到老家或者是別的地方,重新上戶籍,然後分配土地,沒有房屋糧食,官府會賑濟,並且組織他們蓋房,維護修建鄉里的水利設施。吸取了楊廣的教訓,張玉書直接下令勞役不出鄉,因此,不管是什麼徭役,都是給你們自己修的,弄得不好,也是你們不好用。老百姓知道這點之後,自然對此沒了抗拒之心,何況,又不需要這些民夫自帶乾糧工具,都由官府提供,省著點,還能省下一兩個饅頭窩頭什麼的,帶回去給老婆孩子,也能吃上一口乾的,因此,徵發民夫的工作異常順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