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裴宣到九江之後第二天,原本說是專門設宴給裴宣接風洗塵的張玉書不得不臨時改變了計劃,嶺南宋家的船隊到達了九江,而負責這個船隊的是宋家的宋魯與宋師道。

  張玉書去年剛到九江不久,就已經跟宋閥有了些生意上的來往,宋閥雖說比較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私鹽買賣,但是別的走私活動也是參與的,張玉書剿滅了林士宏與操師乞之後,得了一筆還算豐厚的錢財,因為江西本地缺少糧食還有軍械的緣故,找上頭要顯然不太可能,畢竟一來大隋朝廷的經濟情況也不容樂觀,這種事情還是得跟楊廣報備的,楊廣只怕不會同意,還得訓斥一番,二來,就算朝廷那邊下撥了錢款,但是瓦崗寨那邊勢力愈發膨脹,一路上也多有山匪乃至流民作亂,東西太太平平到江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乾脆也不費這個事了,只是象徵性地寫了文書向上頭哭窮,說是缺糧缺兵器,武備工作不好展開。然後就直接聯繫了經常運送私鹽經過九江這邊的宋家,向他們購買糧食還有生鐵,宋閥那邊自然是答應了下來。張玉書很快便在江西建立了匠造營,專門打造各種兵器。因為採用了裴宣以前說過的流水作業,在批量製造長矛長槍箭支之類的東西上面,效率很是不錯,但是長弓刀劍之類的,本就工序繁多,因此,產出並不算高,不過目前來說已經夠用了。

  聽說這事之後,裴宣才想起來,趁著現在大家還在洛陽找什麼楊公寶庫,乾脆先借著樓管道的力量,將楊公寶庫取出來才行,那裡面藏著的兵器盔甲還有錢財,起碼足夠張玉書用兵三五年了,三五年後,張玉書怎麼著也能占據半壁江山了,到時候,有著一半中原的財力支撐,足以順利北伐,統一中原。

  不過,在這之前,裴宣還是得先把楊公寶庫的具體情況給弄清楚才行,魯妙子是個挺有職業道德的人,不過,如果借著楊家最後一個後人的名義,是不是能讓魯妙子將圖紙交出來呢?裴宣心裡不由琢磨起來。

  私底下正想著這種近乎有些缺德的主意,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在張玉書向他引見宋師道的時候,裴宣依舊保持著很是完美的社交表情,含笑道:“原來是宋兄,當日一別,倒是數年未見了!如今看起來,宋兄風采更勝從前了!”

  宋師道看到裴宣,心中不免有些百味雜成,當日他與裴宣幾乎是不歡而散,他性情幾乎軟弱,某種意義上來講,宋師道跟侯希白是一種類型的人,甚至還不如侯希白,自然對裴宣的一些理念很不贊同,他回去之後曾經將裴宣的一些話告訴了宋缺,宋缺對此卻是很讚賞,然後對宋師道卻很是有些恨鐵不成鋼。

  有個過分出色的老爹就是這點不好,宋師道就像是一些開國明君的太子一樣,很是悲劇,他們都不像自己的老爹,沒有那麼英明神武,被襯托得有些無能,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哀,宋師道偏偏是宋缺的獨子,這讓宋缺一點選擇的餘地都沒有,因此,對宋師道更是嚴厲。

  如今裴宣已經名揚天下,宋師道還是與從前無異,甚至在江湖上的名聲,也多半是因為是宋缺的兒子,很多人對他都有些輕視,如今再次見到裴宣,宋師道竟是生出了些許嫉妒之意,不過他本性寬厚溫雅,很快這種情緒便直接消散了,臉上也是帶著溫和的笑容,說道:“不比裴公子,師道如今不過是給家裡跑跑腿罷了,裴公子謫仙人之名卻是天下皆知啊!”

  張玉書在一邊笑道:“原來宋公子與阿宣竟是舊識,這倒是我多此一舉了!”

  宋魯在一邊也是笑眯眯地看著這幾個人,之前宋家跟張玉書的交易是宋師道主持的,聽說了張玉書如今的情況之後,宋家自然要提高對他的關注度,因此宋魯這次便與宋師道一起來到了九江,打算看看張玉書是否值得宋家投資。

  宋家看起來實力雄厚,實際上宋家偏居嶺南,但是那邊最多的還是少數民族,漢人數目並不多,真正打起來,宋家能提供的兵力其實很有限,哪怕他們因為公平交易,在那些少數民族眼裡有著一定的威望,但是他們其實並不信任這些少數民族,因此,宋家其實無力真的入主中原,因此,他們能做的無非是尋找符合他們理念的投資對象,實現他們的政治理想,也就是驅逐胡人,重振漢統。

  張玉書的崛起很顯然在宋閥的意料之外,他們弄明白了張玉書的身份,然後再看看張玉書如今治政的情況,對張玉書有了還算不錯的評價,因此,張玉書成為了候選人之一,但是也並非宋閥唯一的選擇,宋閥家大業大,盟友其實挺多的,比如說蜀中獨尊堡解家,那是宋閥的姻親,解家起了那麼個名字,自然是有野心的,因此若是解家起事,宋閥自然會全力支持解家。宋家如今對張玉書,其實還是帶著點居高臨下的意思,覺得張玉書是個人才,可以先扶持著,將來若是能夠招攬,自然是自己這一方的有力臂助。

  不過宋魯這會兒已經覺得之前宋閥的打算有些一廂情願了,張玉書看起來可不是什麼樂意屈居人下的性子,還有誰能想到裴宣居然也跟在張玉書身邊呢,裴宣代表的勢力未必比宋家差到哪裡去,再看看道門的動作,張玉書的確是潛龍在淵之勢啊!將來不是宋家的盟友,便是宋家的敵人,心裡更是躊躇

  第74章 失落

  張玉書這會兒的分量還不足,自然不會白目地要招攬宋家,何況,他如今的地盤離嶺南還遠著呢,這會兒一是宋家未必瞧得上他,二是宋家目標太大,這邊一動,只怕就有人直接打上門來了,張玉書要的是悶聲發大財,可不是跳出來的出頭的椽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