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玉書長呼了一口氣:“唔,阿宣,裴大人給人的壓力可真大!”

  裴宣輕哼了一聲:“你又不是他的手下,有什麼好怕的!”

  張玉書訕笑了一聲,不過,他這會兒卻是已經恢復了平常心,之前之所以覺得壓力比較大,完全是裴矩用了魔門秘法刺激了張玉書的精神,張玉書武功不行,因此只是覺得裴矩極具威嚴,不由被震驚那麼一下罷了,但是回過神來,心中不由起了好勝之心,他是要幹大事的人,如何能在別人面前被懾服呢!

  “聖上又要征討遼東了,這次你去嗎?”裴宣見張玉書似乎沒留下什麼心理陰影,便不再多說,而是問道。

  張玉書搖了搖頭:“只怕去不了了,江南那邊動亂不休,那邊的府兵郡兵彈壓這些叛亂還不夠,哪裡還能抽調得出兵力來北上!阿宣你呢,難道還要伴架前往遼東?”

  裴宣嘆了口氣,說道:“只怕確實需要,別看聖上對我父和叔父很是信任,但是聖上本性多疑,加上我又是出身樓管道,他自然放心不下,只有讓我在他眼皮子底下為質,才能安心!”裴矩跟裴蘊都是文官,楊廣這次並不打算帶領他們上前線,卻是想要命令皇長孫楊侗監國,讓一眾得力的臣子輔佐,只需要隔一段時間給楊廣送公文就是了。楊廣當年最是看重太子,但是太子早逝,楊廣對別的兒子又不怎麼看得上眼,眼看著自己不年輕了,自然需要培養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但是,他也擔心下面的人將皇長孫給架空了,便要帶著人家的子侄一起走,意思是,我把我孫子交給你們了,不過,你們兒孫在我手裡,不許虧待了我孫子,要不然,你們兒孫會怎麼樣,就不好說了。

  不得不說,再冷酷的人,心中總會留下一些溫情,楊廣這人再暴虐刻薄,但是對於蕭皇后所出的幾個子女都頗為寬容,蕭皇后某種意義上與他是患難夫妻,哪怕楊廣如今後宮裡面美女如雲,但是,對蕭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因此,在兩個嫡子都已經過世的情況下,楊廣壓根沒有考慮小兒子趙王,卻是對長子所出的幾個孫子非常看重,他將楊侑留在長安,卻將楊侗帶在自己身邊,如今又命他監國,無形間就確定了楊侗的儲君身份。

  聽到這裡,張玉書原本還打算請裴宣前往江南輔佐自己的念頭只得打消了,說到征討遼東,張玉書不由搖頭道:“高麗不過彈丸小國,誰能想到,朝廷竟然久戰不下呢!也不知道這次出征是何結果,若是依舊如前,朝廷只怕……”他不由嘆息,當年先帝在的時候,中原何等繁華富庶,如今卻是十室九空,哀鴻遍野。修建運河已經對大隋的民力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征討高麗,卻是讓大隋真正傷了根基,如果這一次再失敗,只怕大隋立刻就要全面崩潰。張玉書哪怕希望能夠在將來繼承這塊廣袤的土地,卻不希望,大隋居然是敗在一個卑鄙無恥的小國手上。

  裴宣微微一笑:“前兩次征討高麗,儘管大隋為此付出了龐大的代價,但是難道高麗就好到哪裡去了!高麗小國寡民,所有人加起來還比不上大隋出征的人數,前兩次的戰爭,已經給高麗帶來了極大的損失,無論是人口還是財富,就像是快要沉下去的駱駝,之所以沒有崩潰,差的不過是一根稻草的重量罷了,大隋此次出征,除非率軍的是個白痴,大軍站在那裡不動,任由高麗人砍殺,否則,高麗此次是必敗無疑!”戰爭說白了,還是國力的較量,要不是頭一次征討,楊廣犯了原則性的錯誤,高麗早就失敗了,這才能夠苟延殘喘,只是這種帶有僥倖的勝利根本不可能持續下去,高麗的失敗早就是命中注定的。但是問題是,楊廣的性格不改變的話,就算是大隋勝了,又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證明楊廣再一次的窮兵黷武罷了。

  不過這種事情,裴宣也懶得說,性格決定命運,楊廣這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裴宣可不覺得自己能夠改變楊廣的做法,事實上,中原自從漢朝之後,就一直都有這種毛病,對方一服軟,說什麼臣服,以後做藩屬的話,然後便偃旗息鼓,一個個還要自吹自擂,都是教化的功勞。想到這裡,裴宣便將自己的想法跟張玉書一說:“說句老實話,自從炎帝黃帝之後,中原疆土一直在擴大,但是,哪一寸國土不是血戰而來,便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沒能靠著教化,爭取到半點土地!只有征服了敵人,才談得上教化!卻不是將敵人的一時低頭,看做教化的勝利,民間尚且知道打蛇不死反成仇,何況國與國之間!”

  張玉書也是點了點頭,他接受的並不是那種比較正統的儒家教育,這年頭儒家其實比較式微,佛道盛行,張玉書從小看的書,更多的還是先秦諸子百家的一些理論,他更偏向的是荀子的理論,比較實際,不比孔子那般泛泛而談,說起治國來,全是大道理,卻沒有一點切實可行的策略,因此,張玉書實際上是法家的信徒,因此,對於這種外聖內王的做法很是看不過眼,按他的想法,那就是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張玉書開始跟裴宣談起未來的事情,張玉書如今甚至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已經開始對未來如何執政有了一定的想法,這時候跟裴宣說得眉飛色舞,裴宣來自後世信息爆炸的年代,那會兒就算是中學生也能在論壇上談談什麼自由民主之類的事情,加上看過的史書也不少,這會兒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兩人竟是在很多地方都是不謀而合,張玉書聽得心潮澎湃,更生知己之感,不由說道:“阿宣,他日我為人主,你做我的丞相可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