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世民這個時候已經灰頭土臉地回了太原,第一次辦大事就出師不利,很明顯降低了他在李淵那裡的評價,李建成還算矜持,但是一向跟他不是很對付的李元吉自然是對他冷嘲熱諷,並且已經開始逐步蠶食原本屬於李世民的勢力。李淵四個嫡子,幾乎沒露過面的第四子不說,前三個論起來,都是人中龍鳳,先天的智商情商,後天的教育,差不多都是一條起跑線上的,甚至,論起來,李建成作為嫡長子,更加受到李淵的重視,還要強上一些,奈何李世民卻是被佛門選中的人。這麼一來,李世民甚至隱隱比李建成還要強勢一些,李元吉自然是最弱的一方,三兄弟之間差不多呈現了三國鼎立的情況。在李淵的默許下,李元吉自然與李建成結盟,共同對抗李世民。

  李世民之所以急著去挖什麼楊公寶庫,完全也是被這兩個兄弟給逼的。看好李閥的不只是佛門,這年頭有個說法,那就是得關中者得天下,原著裡面師妃暄之所以化名秦川,也是因為關中那就是帝王之基。四大門閥裡面,李閥的希望是最大的,因此,魔門也早早開始對李閥下注。比如說長孫晟,早早也在李世民身上下了注,將自己的獨生女兒嫁給了李世民,連同兒子長孫無忌如今也跟著李世民做事。只是,魔門太過現實,什麼叫做人走茶涼,在魔門簡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長孫晟過世之後,趙德言便繼承了魔相宗宗主的位置,趙德言看好的卻不是李閥,他直接將全宗搬到了草原上,做起了突厥的國師,混得風生水起。因此,李世民那邊自然得不到魔門的什麼助力了。

  但是,魔門好幾個宗派在李建成身上下了大力氣,也有的乾脆燒冷灶,找上了李元吉,佛門這會兒對李世民的支持是有的,但是屬於那種隱性的支持,總不能派上一堆光頭給李世民做事,因此,這會兒占上風的卻是李建成。

  李世民如今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除了佛祖和妖孽,誰也不是一出生就王八之氣四放,城府深沉,喜怒不形於色的。這麼大的年紀,最是衝動的時候,李世民從小就接受了一種教育,就是,自己是做大事的人,哪怕人家不好明說,他將來是要做皇帝的,但是,他從小就覺得,自己才是李家理所當然的繼承人,結果很顯然,他老爹看重的不是他,他表現得再好也沒用,他不是長子,禮法上先天就輸了,若是李家就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國公,那也就算了,還不如另起爐灶呢!偏偏,他後來知道了李家的志向,這讓他如何能夠甘心!因此,在得知了楊公寶庫可能在洛陽之後,他立刻請纓,親自帶了幾個人跑洛陽來了。如今原本的計劃算是徹底破產,只怕楊廣以後都要不許李家的人進入東都了。

  張玉書這些日子也被拉了壯丁,帶著禁軍捉拿犯禁的武林中人,因為楊廣的嚴厲打擊,那些武林人士消停了許多,張玉書自然清閒了下來,尋了個空閒,跑過來找裴宣。

  因為洛陽之前的混亂,楊廣疑心也比較強,就算是親朋好友之間,都不敢過多走動,因此,裴宣除了拜訪了幾個親戚之外,多半時間還是留在自家的府里,裴矩似乎一腔父愛無處宣洩一般,竟是也留在府里,整日裡跟裴宣聯絡感情,偏生他錯過了裴宣幾乎所有的成長期,很多時候差不多都是無話可說,裴矩竟是忘記了自己隱藏的身份一般,居然閒著沒事,跟裴宣討論起武功來。

  裴宣已經無法對裴矩產生多少父子之情,不過裴矩既然樂意跟他說這些,他也就聽著,裴矩不愧是奇才,裴宣修煉武功,多半是閉門造車,他師父張國修煉的其實還是長生術,在武功上指點不了裴宣太多,但是裴矩,卻是集數家之長,哪怕如今心靈有了破綻,依舊還是宗師修為,他的一些感悟對裴宣有著不小的作用,裴宣卻是不想要欠下人情,便也將自己修煉的一些心得,說給裴矩聽,裴矩對裴宣的境界也頗為吃驚,不過,心中卻是喟嘆,與裴宣父子之間的裂痕算是無法彌補了。

  張玉書過來的時候,裴矩正要離府,卻正看見門房領了張玉書進來,神情很是和藹:“原來是張賢侄,小兒在外,勞煩賢侄照顧了!”

  張玉書頓時覺得受寵若驚,裴矩的才幹,哪怕被人為貶低了,而且跟著楊廣,也幹過不少缺德事,但是實際上,在很多人眼裡,裴矩著實還是個能臣,尤其他以一己之力,挑動了西域戰亂,東西突厥分裂,讓中原得以修生養息,在明眼人眼裡,簡直是國士無雙,因此,張玉書對裴矩還是頗為欽佩的,這會兒得了裴矩這句話,竟是激動了一下,趕緊說道:“裴大人實在是折殺我了,是阿宣照顧我才是!”

  裴矩卻是仔細打量著張玉書,張玉書這會兒已經恢復了常態,看著便是一副高大沉穩的模樣,頗有些不卑不亢,眼神很是堅定,不過,僅僅是這樣,並不足以讓裴矩高看他一眼,因此只是含笑點了點頭,說道:“賢侄既然是來找宣兒的,那老夫便不在這兒礙事了,宣兒就在他院子裡,你過去吧!”

  張玉書再次跟裴矩道了別,這才跟著下人往前走去,只覺得背後有兩道目光投在自己身上,竟是覺得頗有些不自在。

  而裴矩看著張玉書的背影,卻是輕哼了一聲,然後便轉身離去。

  第69章 理念

  “怎麼走得這麼快?”裴宣見張玉書疾步走來,不由問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