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玉書在魚俱羅手下幹過挺長一段時間,這會兒難免有些緊張,擔心牽扯到自己,到時候,只怕只能提前舉事了,這可不是他的預期,他並不願意先出頭,免得被人提前盯上,因此便跑過來找裴宣商量。

  裴宣琢磨了一下,說道:“這事便是天師道跟樓觀道也不好插手,只是聖上如今幾乎誰也不信,也就幾個近臣的話還算聽得進去,不如命人帶上厚禮,找他們說說情,他們自然有辦法能夠打消聖上株連的心思!”

  張玉書點了點頭,然後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說起來,這事還得麻煩阿宣你呢?”說著,擠了擠眼睛,說道:“要說聖上最信任誰,兩位裴大人可少不了哦?”

  裴宣臉色不由一變,不過很快恢復過來,心中如何想張玉書卻不知道,嘴上卻說道:“一會兒我便修書一封,命人送到洛陽便是了!”

  張玉書一時忘情,竟是伸手摟住裴宣的肩膀,笑道:“阿宣,你要是女人,一定是我的賢內助!”

  裴宣上大學那會兒,還沒流行什麼基友之類的名次,大家勾肩搭背,給室友打頓飯,都能被冠以賢惠之名,說什麼,你要是女人,我就娶你做老婆之類的話,因此,裴宣竟是當做朋友之間的打趣,笑道:“知道就好,回頭你坐了江山,記得封我個一字並肩王,讓我也仗勢欺人一下!”心裡卻琢磨著回頭給裴蘊寫信的時候,應該怎麼說。

  見裴宣神情輕鬆,嘴上說話也帶著點漫不經心,張玉書油然生出一點沮喪來,不過很快將這點小心思掐滅掉,他搞不清楚裴宣跟裴矩之間很是微妙的父子關係,畢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血緣才是最緊密的關係,就像天師道,因為張玉書是旁支,因此,在他顯露出與常人有異的一面之前,壓根得不到天師道正統的傳授,即便到了現在,天師道會為了道統,費心將他推上皇位,卻依舊不會將天師道秘傳的典籍傳授給他,只有門派內張家的嫡系才有資格獲得那些道法秘籍的傳承。

  因此,在張玉書看來,裴宣幫他向裴矩求助並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自然不知道裴宣求助的對象居然是裴蘊,而不是裴矩,不過其實效果也差不多就是了,因此,這會兒已經放下了大半的心思,開始琢磨著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因為魚俱羅的關係,對於張玉書他們的封賞暫時還沒下來,下面的人已經有些躁動,畢竟,楊廣這些年愈發刻薄寡恩,之前甚至多有不顧撫恤賞賜在外征戰的將士,就想著建造龍舟宮殿,賞賜宮中美人之類的事情,很多人都擔心自己在外面出生入死,最終卻沒有任何回報,這年頭的軍隊可沒有什麼太高的道德覺悟,當兵為的就是出人頭地,即便不能封妻蔭子,總能靠著戰功獲取一些土地錢帛,連這些都沒有,誰還肯當兵呢!張玉書只得努力安撫,偏偏一來他自己手頭也不寬裕,二來,就算有錢,他也不敢做私人勞軍的事情。這跟魚俱羅偷偷摸摸將自己的兒子接出來,性質還要惡劣一點,這是純粹是將手底下的軍隊當做私軍了啊!你自己的私軍,你怎麼封賞都無所謂,問題是,那些是朝廷的兵馬!因此,張玉書只有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弄來了足夠的糧草,甚至還弄了些牛羊過來,給手底下的人提高了一下待遇,總算壓住了下面的躁動,心裡卻也有些急躁,他需要爬上更高的位置,如今一個副將,算什麼呢!總得弄到一個足夠開牙建帳的資格才行啊!

  裴宣的信送到京城的時候,裴矩居然正好在裴蘊家裡,見得裴宣居然繞過了自己,將信送給了裴蘊,裴矩臉色就是一變。

  裴蘊也有些尷尬,瞪了那個不會看眼色的僕役一眼,那僕役也很委屈,誰知道裴宣居然給自家叔父送信,卻沒給自己父親寫信呢!好在當著裴矩的面,裴蘊沒有發火,只是揮手叫那個僕役下去了,然後便更加尷尬啦,要不要拆信呢?

  裴矩卻是恢復了一貫從容自在的風度,笑吟吟道:“既然宣兒送信過來,只怕的確是有要事,不妨讀出來,你我兄弟二人參詳參詳!”

  裴蘊無奈之下,只得拆了信,開始念了起來,一開始不過是尋常的問候,又說了一下自己這陣子的行蹤,裴蘊讀得心驚肉跳,幾乎要跳腳道:“那孩子,之前聽說他在會稽代理郡守,還以為他就是在後方呢,哪知道竟然仗著學了點武功,居然隨軍出征,這打仗,是好玩的嗎?虧得沒有出事!”

  裴矩心中卻陡然升起一種自豪感來,自己的兒子,就該有這等膽識!然後又繼續聽裴蘊念信,結果就說到了這次的事情上,讀到張玉書的名字,裴蘊便是皺了皺眉頭,他自然聽說過這個名字,只是他出身世家,明面上,張玉書不過是河東庶族出身,裴宣跟張玉書混到一起,這讓他頗有些不滿。

  裴矩卻是若有所思,裴宣終究是他的獨子,哪怕他再愛碧秀心,也不能改變,石青璇不可能繼承他的抱負志向的結果。何況,之前裴宣與侯希白江上夜談,那些話固然有些偏激,但是卻讓他陡然驚醒,心中苦笑,自己身在局中,卻不知道,自己竟然被佛門當做了傻瓜,哄得團團轉,碧秀心再好,卻也是佛門之人,永遠不可能真正背棄佛門,與自己真正意義上心意相通,反而是自己遷就了她好些年,最終卻落得個無情無義,害死妻子的評價!如此一想,原本對石青璇的搖擺殺意都淡了許多,只覺索然無味。這些日子以來,他其實一直在關注裴宣,裴宣對張玉書頗有回護之心,裴矩自然將張玉書的祖宗十八代都查了個清清楚楚,對道門的想法卻已經是心知肚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