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實話,對於這樣的御駕親征,裴宣很是不解,誰家全朝廷的人幾乎一起出動,跑去打仗的啊!因為這等規模,部隊行走的速度慢得跟蝸牛差不多,加上百萬大軍日常的消耗,每日裡不知道需要耗費多少糧草,在裴宣看來,楊廣這人是理想主義者,就是辦起實事來,實在有些不靠譜。

  但是裴宣也樂得清閒,他雖說大多數時間待在御前,但是多半也就是個看客,看著一群文武官員進進出出,楊廣這會兒還算是比較勤政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跟朝臣商議國事,忙得連出御駕的時間都沒有。楊廣專用的御駕很大,如同一個小宮殿一般,需要花費幾十匹馬還有大量的人力才能拉得動,完全可以在裡面解決一切生活所需,他也沒有什麼看看下面疾苦的想法。

  大軍一天不過走個幾十里路,耗費了差不多兩個多月,才算是走到了遼東,先頭部隊早就到了,就在那邊紮營,高麗那邊也常有小股部隊前來襲擾,這些人滑溜的厲害,根本不跟你正面對戰,就在一邊騷擾,你這邊剛剛出動,他們跑得比兔子還快,等到你追不上回來了,他們又遠遠地吊著你,除了幾個臂力較大,使得動硬弓的人,一般人拿這些高麗人也沒什麼辦法。

  楊廣在軍中還是有些威望的,畢竟他當年也是軍功起家,也就是登基之後,昏招頻出,好好一把牌,硬生生讓他弄得滿盤皆輸。不過這會兒,楊廣的到來還是讓軍中士氣大振,楊廣到了之後,先下旨勞軍,然後便命大軍層層推進。

  沒了那莫名其妙的所謂要以堂堂正正之王者之師,以德服人的說法,這次雖說徵發的大軍多半是新兵,沒什麼經驗,死傷很是慘重,但是大軍還是在穩步前進。楊廣頗為得意,甚至自己親自擂鼓,為將士們攻城助威。

  然後糟心的事情便來了。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大軍在外作戰,最重要的就算後勤。就算是背水一戰,你也得吃飽了再說!若是人都吃不飽了,下面人不譁變都算你治軍有道,但是士氣,那是絕對高不起來的。

  很顯然,在不知道楊玄感有什么小心思的情況下,楊廣讓楊玄感督辦糧草,楊玄感哪有不抓住機會的道理,他直接發動了兵變,截斷了糧草,乾脆造反了!

  楊廣快要氣瘋了,他在御駕裡面暴跳如雷,幾乎將能砸的東西砸了個乾乾淨淨,好不容易在群臣的勸導下冷靜了下來,便下令宇文述帶大軍返回平叛,這高麗,自然是打不起來了,之前大軍耀武揚威地過來,這會兒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

  而這個時候,高麗已經被打下了近半的國土,大軍幾乎就要逼近平壤了,但是卻功虧一簣。大軍緩緩撤退,雖說心急與國內的形勢,但是楊廣自己也好,還有帳下的諸多武將也好,都是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手,因此,讓一部分兵馬在後面斷後,戒備高麗人在背後突襲,最終還算是平安地退兵了。

  楊玄感一開始還算是勢如破竹,但是,他很快也出了昏招,楊玄感如今的謀臣是李密。這人是個人才,當年又受過楊素的恩惠,便給楊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取煬帝回國的咽喉臨榆關,斷其糧草,同時聯絡高麗夾擊之,楊廣百萬兵一月可以取之;中策輕裝急進,西取關中,然後扼潼關天險,長久對抗,守時待變,徐圖天下;下策以精兵猛將大舉東進,強攻東都洛陽。

  三策之中,上策奪取關隘,扼住了大軍出入的咽喉,占據了地利,還能趁著楊廣在跟高麗對戰,與高麗聯繫,雙方夾擊楊廣,正好楊廣雖然帶的兵馬較多,卻都是新兵,又無糧草,說不得,就能一擊而潰,至於之後的事情,便比較簡單了,以弘農楊氏的號召力,自然可以招降隋朝的兵馬臣子,最終席捲天下。

  至於中策,也不壞,關中一直到,依舊是帝王之基,畢竟關中人口眾多,又相對富庶,不愁缺糧,又有雄關可據,藉助地利之便,縱然有大軍百萬,也未必能夠攻破關中,等到天下大亂,便是銳意進取的時候了。何況,楊公寶庫就在關中,只要取得,支撐三五年不成問題。

  不得不說,李密是天下之才,歷史上,若不是瓦崗分裂,李密又在洛陽大敗,原本積累的威名一朝被毀,這才最終兵敗,不得不降,否則的話,他的確有著爭奪天下的能耐。

  但是,楊玄感卻選擇了下策。他認為:一來,隋軍家眷皆在東都,以此可以要挾,壞其軍心;二來,奪取洛陽後即可稱帝,有了名分便可以號令天下;三來,如果一路西進便難免成為疲兵,自搓銳氣,與其長久圖謀不如一鼓作氣;四是奪取咽喉要隘,途遠時耗,捨近求遠。

  然後,問題來了。楊玄感這會兒還在黎陽,他本身兵馬並不算多,身邊又是一幫豬隊友,洛陽本來就是堅城,憑著楊玄感的力量,想要攻破,是何等之難,因此,久戰不下,士氣大跌,只得打算返回關中,攻打潼關。偏偏楊玄感實在是倒霉得很,在自己的老家弘農,竟是被楊廣的堂兄弟楊智積給拖了三天,三天一過,後面宇文述、衛文升、來護兒、屈突通等各路隋軍也追上來了。

  楊玄感且戰且逃的時候,楊廣一行人已經返回了中原,楊廣聽說楊玄感已然兵敗的時候,不由冷笑一聲,直接就吩咐道:“楊玄感的武功已然是一流之境,未必不能逃脫!若是他順利逃走,以楊家的人脈與威望,將來定會再度與朕為敵!來人,盡起高手,給朕追蹤楊玄感的蹤跡,務必將其誅殺,朕要見到楊玄感的人頭!至於楊家其他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