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知閒咬著牙道,“回太子殿下的話,冬氏原就是布家女兒,這點千真萬確。”
端木匪人調過視線對高氏道,“我問你,上年十月,你敬節堂有人自盡,死者是何人?可曾驗明正身?”
“這事是我一手料理的,從割斷麻繩到落地我都在場,正是夏侍郎家過了六禮的望門媳婦。”高氏索xing一口氣道,“本來那布氏好好的,在堂里吃齋念佛六根清淨。自打有一回夏侍郎鬧著說她是假冒的起,便開始有些鬱鬱寡歡。一個十幾歲的姑娘為亡夫守節,現今天下能找出幾個來?已然是做了天大的犧牲,卻還要叫人冤枉。想想氣上不順,半夜不聲不響的就吊死了。人心都是ròu長的,不說歌功頌德,一點同qíng總該有的吧!娘子都入土好幾個月了,我才又聽見有人又要挖墳掘墓,特來看看是哪個不要臉的,連個死人都不放過!”說罷斜眼乜著知閒,萬分不屑的樣子。
葉夫人在一旁哼了聲,“請殿下和閣老明察,正因這高氏是敬節堂管事,出了什麼紕漏要尋她負責。如果錯了,自然要將錯就錯,一錯到底方好免責。叫她來作證,實在有失偏頗。”
“那就請夏侍郎發個話?”鮑侍中道,一副看好戲的神氣。
夏侍郎忘不了雲麾將軍拎著刀殺氣騰騰的模樣,前腳興沖沖送走了葉夫人邀約作證的家奴,後腳藍笙就登門了。這裡頭一團亂麻搞不清楚,橫豎藍笙說了,不許他再提布家娘子的事。到了公堂上不許泄私憤,不許他胡亂指證。否則只要他活著,他就使盡手段叫他姓夏的不好過。鬧不好手一抖,滅他全族也說不定。
他是堂堂的二品官,居然被他一個正三品脅迫。可是沒辦法,那些帶兵打仗的都是些不要命的主顧,他不能拿全家老小xing命開玩笑。所以面前的女孩到底是不是布家女兒他也不問了,他們說不是就不是吧!他只求脫身,不想趟這趟渾水。他們為婚事爭來爭去,他家九郎連人都沒了,再在裡頭攪合還有什麼意義!
然而葉夫人對他是寄予厚望的,萬分誠摯的看著他道,“夏公,你我都是做父母的,想必能夠體諒我的苦心。我不求別的,只求你說句實話。”她指了指堂下漠然跪著的女子,“她究竟是不是令公子下了六禮的姑娘?”
夏侍郎緊抿的嘴唇有點扭曲,他可以肯定那就是布如蔭的女兒。這樣昭然若揭,再存懷疑就是傻子。只可惜這世上有太多qíng不得已,假的東西,一百個人說是真的,那麼假的也變成真的了。這堂上說是三司會審,但有幾個人是巴望著沈大將軍輸了官司的?他不是個不識時務的人,硬要對著gān,於己沒有多大好處。
他的一舉一動都像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並且認真看了那女孩幾眼,然後他搖搖頭,“葉夫人,你認錯人了,她不是。”
葉夫人的一句“什麼”拉得特別高,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語調,“夏公,上年十月你在陪都曾經狀告過,現在怎麼說不是呢?”
夏侍郎艱難的轉過臉,耷拉著嘴角顯得特別無奈,“就因為上次的誤會,我間接害死了我那賢媳。如今夫人再讓我作什麼證?布家女兒已經死了,這是誰,在下不得而知。”
他的臨陣倒戈讓人措手不及,葉家母女臉上色彩斑斕,簡直驚愕得難以形容。
座上的陽城郡主見勢道,“看來也沒什麼可辯駁的了,既這麼我也來澄清一點。諸位弄錯了,冬氏可不是我家晤歌的逃妻。晤歌的新娘子另有其人,姓匡,隴右道宕州人氏。”她拍拍腿站起來,無比的神清氣慡,“別冤枉了冬家小娘子,他們有qíng,好歹莫拆散人家,損yīn騭的。”對葉夫人笑道,“良禽擇木而棲,夫人還是勸家下娘子看開些。再過半月犬子大婚,夫人屆時好歹賞光。”
葉夫人訕訕的,想來自己和陽城郡主的心胸真是差了一大截。其實去了披紅的還有掛綠的,如今這麼鬧,誠如知閒父親說的那樣,反而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了。
布暖聽了郡主的話抬頭看容與,兩人不禁相視而笑。心裡讚嘆著,這感月真是個神人,居然這麼快就讓藍家接受了!她是老天派來幫她的,藍笙有了著落,她心裡一塊大石頭就落了地。往後沒有後顧之憂,便可以一心一意的愛容與。
陽城郡主撇清了關係,心滿意足的姍姍去了。李賢支著頭道,“冬氏的身世沒什麼可計較的了,接下來就是他們甥舅的事。”他轉過頭瞥端木匪人,“這個可有說頭?”
端木和容與jiāo換了眼色方道,“昨日殿下提起過獨孤刺史,今日使君已在堂外候著了。請使君上堂來,殿下金口親問便知。”
李賢半眯著眼緩緩點頭,“那就傳上來吧!”
廊子上傳來沉沉的腳步聲,布暖下意識回頭看——來人穿圈領具服戴展角襆頭,蹀躞帶上掛著銀魚袋。氣勢巍巍如玉山之將崩,饒是背光站著,那深刻的五官也叫人炫目。
只是那張臉實在和容與太像,簡直如同照著描摹的一樣。知閒母女也是頭回見他,瞬間就怔在了那裡回不過神來。
第三十九章暮雲收盡
更新時間:2012-11-22
李賢掩口笑起來,“六郎和獨孤刺史站在一起,當真是難分伯仲。”他斜眼看鮑侍中,“閣老瞧,是不是?”
鮑侍中有些語塞,這兩人並排一比,簡直像鐵證如山,哪裡還用得著論證!他摸摸鼻子,這場官司大概已經見了分曉。沈容與不是沈家人,管那姑娘姓布也好,姓冬也好,都已經不存在問題了。他怏怏塌下腰去,後面再作梗就是自討沒趣了,他也懶得兜搭了,隨意吧!
獨孤如夷望了容與一眼,“到了這會子就別瞞了,殿下面前不打誑語,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的。”他對李賢揖下去,“殿下明鑑,臣與沈將軍本就是同祖同宗的親兄弟。二十八年前獨孤家蒙難,家母為保一支血脈,托人把襁褓里的弟弟送出府去,不想輾轉到了沈家。如夷此番到京畿來,受了家母之命尋訪失散的兄弟。幸得老天庇佑,舍弟生長在簪纓世家,又在朝中為官,倒省了臣的一番周折。”
曹幌道,“這事並不是信口說得的,上將軍和使君可有證據證明麼?”
容與拱手道,“自上次家母壽宴見到兄長,容與便使了人各處打探。所幸當年送人的婆子長壽,在神禾源以南兩百里的村子尋見了。但因年紀著實是大了,路上行走不方便,容與便請了萬年明府手下別駕親赴取證,有簽字畫押的文書為證。”
李賢自然要傳那上州別駕問話,一番徵詢,又看了文書,凝眉道,“證據是確鑿了,總還缺些什麼。”他調過頭去問端木,“沈夫人那裡有說法麼?事到如今,照理來說是應該露面澄清的,否則就只剩滴血認親這一宗了。”
端木匪人澀然看容與,“老夫人聲稱抱恙,沒法子到場作證。倒是六郎rǔ母qíng深意厚,願意證實六郎的身世。”
布暖心裡一陣牽痛,抬眼看他,他分明滿含了失望。期盼的人沒有出現,他已然是個棄子,再沒有利用的價值了。
尚嬤嬤進衙來稽首行禮,呈上個包袱供三司看。曹幌打開與眾人過目,是條金銀絲錦被和一方玉牌。玉牌一面雕著虎紋,一面刻著獨孤二字。尚嬤嬤伏地道,“這是六公子當初初到沈府時隨身帶的東西,家下夫人命我燒了,我私自留下來的,今日方能做呈堂證供。我家公子的確不是沈夫人藺氏所生,二十八年前夫人有孕,為了鞏固地位一心只要個男孩。恰巧那時遇著人送孤兒,為保萬無一失,在夫人臨盆前我就把孩子放在裝絹布的籃子裡帶進園子。算得六公子命大,藺氏生下來的孩子臍帶繞頸死了,這才留下六公子,對外宣稱是藺氏骨ròu。”她垂著眼道,“我今日來藺氏並不知qíng,她心如蛇蠍,寧願看著六公子刑責流放,只怕容冶公子回來接管家產。她這做養母的能夠無動於衷,我這小小的rǔ母卻不能見死不救。請諸公為我家六公子做主,我家公子自小沒有母親疼愛,委實可憐。如今再要為此遭難,真真是沒有天理了。”
葉夫人徒然變了臉色,原來容與早就部署好了的。沒有立時把出身大白於天下,不過是留藺其薇臉面。現在那奶媽子把她供出來了,這不是狠狠扇了她一記耳光嗎!
李賢的思維停頓在那rǔ母的一句話上,他仰眉道,“六公子命大才留下?我想知道,若是藺氏生的不是死胎,那她會怎樣處置你家公子?”
“孩子進出風險太大,萬一被人發現了不得。那時夫人就有令,若是生下來的是位小郎君,那六公子就多餘了。只有……”尚嬤嬤艱難瞥了眼容與,“溺死,再埋到花樹底下,神不知鬼不覺。”
聽者都驚愕,李賢敲著扇骨不由嘆道,“這等手段,簡直叫人毛骨悚然!所幸死的是她親生的,若不然,咱們大唐還要損失一員猛將呢!”
三司開始切切合議,真相大白了自不必再追究。意見匯總到李賢那裡,李賢聽了也點頭附議,只不過另外還有旨義,便道,“堂下也別跪著了,起來吧!我臨來皇城的時候天后有過口諭,叫此事嚴查。眼下案子是明朗了,沈容與和冬氏既沒血緣上的關係,也不是同姓,談不上觸犯《戶婚律》。但天后特別jiāo代,即便不是同宗,兩人也不得通婚。到底是名義上的甥舅,天下人看著。朝廷要員要做表率,不能開了這個先例。免得那些不明就裡的老百姓爭相效仿,壞了大唐的風氣。”
雖然早料到是這樣的結果,真正領旨時仍舊免不了悵然。容與道個是,低身去攙扶布暖,在她手上安撫的握了一下。
知閒倒像心滿意足了似的,她本來就是個鮮少用腦的人,在她看來只要容與和布暖事難成,她攪起的這片風làng就有價值。只要能讓他們難受她就是贏家,至於以後自己會怎麼樣,她且管不了那許多。
案子到這裡算是辦完了,曹幌做了結案,參與的一gān人等陸續都散了。李賢道,“竟沒想到,六郎原還和咱們李家沾親帶故。你我算來,大約還是姑表兄弟呢!”
容與自是不願和皇室攀親的,謙卑的弓下身子道不敢,李賢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頭道,“過兩日我在坊院裡設宴,咱們昔日一同在太學裡讀過書,也敘敘同門之誼。”
太子熱絡至此,少不了拉人的嫌疑。容與心裡瞭然,只是淡淡的,隨意應承兩句把他送走了。
獨孤如夷背著手道,“你那養母沒有來,你也該絕了念頭了。待尋了時候,跟我回雲中拜見母親,母親盼你幾乎盼瞎了眼。”又看看布暖,“天后下了令,你們……還是別再往來的好。”
端木匪人調過視線對高氏道,“我問你,上年十月,你敬節堂有人自盡,死者是何人?可曾驗明正身?”
“這事是我一手料理的,從割斷麻繩到落地我都在場,正是夏侍郎家過了六禮的望門媳婦。”高氏索xing一口氣道,“本來那布氏好好的,在堂里吃齋念佛六根清淨。自打有一回夏侍郎鬧著說她是假冒的起,便開始有些鬱鬱寡歡。一個十幾歲的姑娘為亡夫守節,現今天下能找出幾個來?已然是做了天大的犧牲,卻還要叫人冤枉。想想氣上不順,半夜不聲不響的就吊死了。人心都是ròu長的,不說歌功頌德,一點同qíng總該有的吧!娘子都入土好幾個月了,我才又聽見有人又要挖墳掘墓,特來看看是哪個不要臉的,連個死人都不放過!”說罷斜眼乜著知閒,萬分不屑的樣子。
葉夫人在一旁哼了聲,“請殿下和閣老明察,正因這高氏是敬節堂管事,出了什麼紕漏要尋她負責。如果錯了,自然要將錯就錯,一錯到底方好免責。叫她來作證,實在有失偏頗。”
“那就請夏侍郎發個話?”鮑侍中道,一副看好戲的神氣。
夏侍郎忘不了雲麾將軍拎著刀殺氣騰騰的模樣,前腳興沖沖送走了葉夫人邀約作證的家奴,後腳藍笙就登門了。這裡頭一團亂麻搞不清楚,橫豎藍笙說了,不許他再提布家娘子的事。到了公堂上不許泄私憤,不許他胡亂指證。否則只要他活著,他就使盡手段叫他姓夏的不好過。鬧不好手一抖,滅他全族也說不定。
他是堂堂的二品官,居然被他一個正三品脅迫。可是沒辦法,那些帶兵打仗的都是些不要命的主顧,他不能拿全家老小xing命開玩笑。所以面前的女孩到底是不是布家女兒他也不問了,他們說不是就不是吧!他只求脫身,不想趟這趟渾水。他們為婚事爭來爭去,他家九郎連人都沒了,再在裡頭攪合還有什麼意義!
然而葉夫人對他是寄予厚望的,萬分誠摯的看著他道,“夏公,你我都是做父母的,想必能夠體諒我的苦心。我不求別的,只求你說句實話。”她指了指堂下漠然跪著的女子,“她究竟是不是令公子下了六禮的姑娘?”
夏侍郎緊抿的嘴唇有點扭曲,他可以肯定那就是布如蔭的女兒。這樣昭然若揭,再存懷疑就是傻子。只可惜這世上有太多qíng不得已,假的東西,一百個人說是真的,那麼假的也變成真的了。這堂上說是三司會審,但有幾個人是巴望著沈大將軍輸了官司的?他不是個不識時務的人,硬要對著gān,於己沒有多大好處。
他的一舉一動都像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並且認真看了那女孩幾眼,然後他搖搖頭,“葉夫人,你認錯人了,她不是。”
葉夫人的一句“什麼”拉得特別高,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語調,“夏公,上年十月你在陪都曾經狀告過,現在怎麼說不是呢?”
夏侍郎艱難的轉過臉,耷拉著嘴角顯得特別無奈,“就因為上次的誤會,我間接害死了我那賢媳。如今夫人再讓我作什麼證?布家女兒已經死了,這是誰,在下不得而知。”
他的臨陣倒戈讓人措手不及,葉家母女臉上色彩斑斕,簡直驚愕得難以形容。
座上的陽城郡主見勢道,“看來也沒什麼可辯駁的了,既這麼我也來澄清一點。諸位弄錯了,冬氏可不是我家晤歌的逃妻。晤歌的新娘子另有其人,姓匡,隴右道宕州人氏。”她拍拍腿站起來,無比的神清氣慡,“別冤枉了冬家小娘子,他們有qíng,好歹莫拆散人家,損yīn騭的。”對葉夫人笑道,“良禽擇木而棲,夫人還是勸家下娘子看開些。再過半月犬子大婚,夫人屆時好歹賞光。”
葉夫人訕訕的,想來自己和陽城郡主的心胸真是差了一大截。其實去了披紅的還有掛綠的,如今這麼鬧,誠如知閒父親說的那樣,反而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了。
布暖聽了郡主的話抬頭看容與,兩人不禁相視而笑。心裡讚嘆著,這感月真是個神人,居然這麼快就讓藍家接受了!她是老天派來幫她的,藍笙有了著落,她心裡一塊大石頭就落了地。往後沒有後顧之憂,便可以一心一意的愛容與。
陽城郡主撇清了關係,心滿意足的姍姍去了。李賢支著頭道,“冬氏的身世沒什麼可計較的了,接下來就是他們甥舅的事。”他轉過頭瞥端木匪人,“這個可有說頭?”
端木和容與jiāo換了眼色方道,“昨日殿下提起過獨孤刺史,今日使君已在堂外候著了。請使君上堂來,殿下金口親問便知。”
李賢半眯著眼緩緩點頭,“那就傳上來吧!”
廊子上傳來沉沉的腳步聲,布暖下意識回頭看——來人穿圈領具服戴展角襆頭,蹀躞帶上掛著銀魚袋。氣勢巍巍如玉山之將崩,饒是背光站著,那深刻的五官也叫人炫目。
只是那張臉實在和容與太像,簡直如同照著描摹的一樣。知閒母女也是頭回見他,瞬間就怔在了那裡回不過神來。
第三十九章暮雲收盡
更新時間:2012-11-22
李賢掩口笑起來,“六郎和獨孤刺史站在一起,當真是難分伯仲。”他斜眼看鮑侍中,“閣老瞧,是不是?”
鮑侍中有些語塞,這兩人並排一比,簡直像鐵證如山,哪裡還用得著論證!他摸摸鼻子,這場官司大概已經見了分曉。沈容與不是沈家人,管那姑娘姓布也好,姓冬也好,都已經不存在問題了。他怏怏塌下腰去,後面再作梗就是自討沒趣了,他也懶得兜搭了,隨意吧!
獨孤如夷望了容與一眼,“到了這會子就別瞞了,殿下面前不打誑語,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的。”他對李賢揖下去,“殿下明鑑,臣與沈將軍本就是同祖同宗的親兄弟。二十八年前獨孤家蒙難,家母為保一支血脈,托人把襁褓里的弟弟送出府去,不想輾轉到了沈家。如夷此番到京畿來,受了家母之命尋訪失散的兄弟。幸得老天庇佑,舍弟生長在簪纓世家,又在朝中為官,倒省了臣的一番周折。”
曹幌道,“這事並不是信口說得的,上將軍和使君可有證據證明麼?”
容與拱手道,“自上次家母壽宴見到兄長,容與便使了人各處打探。所幸當年送人的婆子長壽,在神禾源以南兩百里的村子尋見了。但因年紀著實是大了,路上行走不方便,容與便請了萬年明府手下別駕親赴取證,有簽字畫押的文書為證。”
李賢自然要傳那上州別駕問話,一番徵詢,又看了文書,凝眉道,“證據是確鑿了,總還缺些什麼。”他調過頭去問端木,“沈夫人那裡有說法麼?事到如今,照理來說是應該露面澄清的,否則就只剩滴血認親這一宗了。”
端木匪人澀然看容與,“老夫人聲稱抱恙,沒法子到場作證。倒是六郎rǔ母qíng深意厚,願意證實六郎的身世。”
布暖心裡一陣牽痛,抬眼看他,他分明滿含了失望。期盼的人沒有出現,他已然是個棄子,再沒有利用的價值了。
尚嬤嬤進衙來稽首行禮,呈上個包袱供三司看。曹幌打開與眾人過目,是條金銀絲錦被和一方玉牌。玉牌一面雕著虎紋,一面刻著獨孤二字。尚嬤嬤伏地道,“這是六公子當初初到沈府時隨身帶的東西,家下夫人命我燒了,我私自留下來的,今日方能做呈堂證供。我家公子的確不是沈夫人藺氏所生,二十八年前夫人有孕,為了鞏固地位一心只要個男孩。恰巧那時遇著人送孤兒,為保萬無一失,在夫人臨盆前我就把孩子放在裝絹布的籃子裡帶進園子。算得六公子命大,藺氏生下來的孩子臍帶繞頸死了,這才留下六公子,對外宣稱是藺氏骨ròu。”她垂著眼道,“我今日來藺氏並不知qíng,她心如蛇蠍,寧願看著六公子刑責流放,只怕容冶公子回來接管家產。她這做養母的能夠無動於衷,我這小小的rǔ母卻不能見死不救。請諸公為我家六公子做主,我家公子自小沒有母親疼愛,委實可憐。如今再要為此遭難,真真是沒有天理了。”
葉夫人徒然變了臉色,原來容與早就部署好了的。沒有立時把出身大白於天下,不過是留藺其薇臉面。現在那奶媽子把她供出來了,這不是狠狠扇了她一記耳光嗎!
李賢的思維停頓在那rǔ母的一句話上,他仰眉道,“六公子命大才留下?我想知道,若是藺氏生的不是死胎,那她會怎樣處置你家公子?”
“孩子進出風險太大,萬一被人發現了不得。那時夫人就有令,若是生下來的是位小郎君,那六公子就多餘了。只有……”尚嬤嬤艱難瞥了眼容與,“溺死,再埋到花樹底下,神不知鬼不覺。”
聽者都驚愕,李賢敲著扇骨不由嘆道,“這等手段,簡直叫人毛骨悚然!所幸死的是她親生的,若不然,咱們大唐還要損失一員猛將呢!”
三司開始切切合議,真相大白了自不必再追究。意見匯總到李賢那裡,李賢聽了也點頭附議,只不過另外還有旨義,便道,“堂下也別跪著了,起來吧!我臨來皇城的時候天后有過口諭,叫此事嚴查。眼下案子是明朗了,沈容與和冬氏既沒血緣上的關係,也不是同姓,談不上觸犯《戶婚律》。但天后特別jiāo代,即便不是同宗,兩人也不得通婚。到底是名義上的甥舅,天下人看著。朝廷要員要做表率,不能開了這個先例。免得那些不明就裡的老百姓爭相效仿,壞了大唐的風氣。”
雖然早料到是這樣的結果,真正領旨時仍舊免不了悵然。容與道個是,低身去攙扶布暖,在她手上安撫的握了一下。
知閒倒像心滿意足了似的,她本來就是個鮮少用腦的人,在她看來只要容與和布暖事難成,她攪起的這片風làng就有價值。只要能讓他們難受她就是贏家,至於以後自己會怎麼樣,她且管不了那許多。
案子到這裡算是辦完了,曹幌做了結案,參與的一gān人等陸續都散了。李賢道,“竟沒想到,六郎原還和咱們李家沾親帶故。你我算來,大約還是姑表兄弟呢!”
容與自是不願和皇室攀親的,謙卑的弓下身子道不敢,李賢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頭道,“過兩日我在坊院裡設宴,咱們昔日一同在太學裡讀過書,也敘敘同門之誼。”
太子熱絡至此,少不了拉人的嫌疑。容與心裡瞭然,只是淡淡的,隨意應承兩句把他送走了。
獨孤如夷背著手道,“你那養母沒有來,你也該絕了念頭了。待尋了時候,跟我回雲中拜見母親,母親盼你幾乎盼瞎了眼。”又看看布暖,“天后下了令,你們……還是別再往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