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越迷津又“哦”了一聲,秋濯雪繼續道:“不過這是他裝出來的,待我要將他提起來的時候,他忽然向我發了一枚暗器。”

  “你一定接住了。”越迷津道。

  “我確實接住了,還將他一腳踢下水,他真真切切灌得一肚子水,兩眼發直地罵我欺世盜名。”秋濯雪道,“那天的月亮也是這樣的,我忽然想起了你。”

  越迷津納悶:“你抓採花賊想起我,我很像採花賊嗎?”

  “當然不是。”秋濯雪啞然失笑,他似乎有些懷念地緩緩道,“我只是……只是忽然很想叫你瞧一瞧那天的月,也是那般忽然想起你。”

  越迷津沉默片刻,輕輕道。

  “這是一輪很好很好的月。”

  頓了頓,越迷津又道:“可惜少了個喝水的採花賊。”

  他的風趣里,藏有不自然的生硬跟窘迫。

  秋濯雪微笑著,輕輕咬住他的手指,慢悠悠道:“這裡不就有一個嗎?”

  第二百三十一章 番外:秋&mdot;吃瓜

  去偽存真從來都是一件難事。

  在楊青的印象里, 最容易被扭曲誤導的大概就是歷史。

  因史料存在互相矛盾,甚至缺漏不足,民間流傳的野史等各種問題, 加上當世的記錄者也會因自身的主觀認知,還有時代的局限性,導致敘述上形成一定的偏差。

  需知寫《史記》的司馬遷都會編點小故事塞入其中, 後世再對此進行解讀考據的學者更難免受其誤導。

  作為一個不愛看書的人,楊青對不少歷史人物的認知深受地攤文學與電視劇的春秋筆法影響。

  因此在網上吹牛時,被意見不同的歷史愛好者突然掏出史料吊打是相當常見的事。

  且不說史料, 光是楊青無所事事時翻看手機, 平日熱搜上的數十條新聞, 其中就可能存在超過半數的假料。

  甚至最嚴重的時候,上面全部都是營銷、造謠、捕風捉影乃至惡意炒作。

  現代信息尚且需要花費極大的成本去求真, 可見假消息這個東西,在人類生活的環境裡就跟空氣差不多,都屬於無孔不入。

  即便是闢謠, 闢謠甚至還有關於闢謠的再闢謠,反轉還有反轉再反轉, 大量的信息混淆人的視聽, 令人難以分清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楊青沒有想到, 在這片沒有網際網路的江湖裡, 他照舊還是掉進了信息的漩渦之中。

  事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 楊青正在給慕容華挑簪子。

  慕容華倚在躺椅上, 正給自己打著扇, 現在才剛入秋,還熱得很, 幾縷頭髮絲膩在臉上,他忽然開了口:“小楊青,你覺得是誰的可能性更大,沈不染?赤紅錦?”

  “什麼可能性?”楊青正忙著整理瓔珞,小心不要碰散羅絹捏起的花,“她們怎麼了嗎?”

  他如今正在給慕容華打工,老闆可以把他當小朋友,可他必須把老闆當老闆,大家各論各的,這一珠寶匣夠他給慕容華打二十年的工了。

  “還能是什麼,當然是濯雪。”慕容華用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口吻道,“你覺得他會喜歡哪個?”

  喜歡哪個?

  楊青嚴肅地思考了一下這兩個選項。

  所謂事不過三,自從楊青在山雨小莊跟慕容華身上搞出過兩場有關秋濯雪的戀愛烏龍之後,楊青對自己的觀察判斷毫無信心,幾乎不怎麼關注這方面了。

  他只等著哪天秋濯雪發來喜帖,過去喝一杯喜酒時,確認完新娘子後站“官配”。

  “如果是我的話,我比較喜歡赤姑娘,她長得好看。”楊青對此有些興致缺缺,不過不妨礙他仔細地回想了一下赤紅錦跟沈不染的長相,又很快補充,“不過我覺得秋大哥應該不會在意這個。”

  慕容華嘆了口氣道:“他的確不會在意,就是因為不在意,我才有些擔心他會不會太過不在意,連有些應當要說的話都忘記了。”

  楊青道:“慕容大哥,拒絕謎語人。”

  慕容華:“……”

  “我的意思是——”慕容華皺眉道,“他到底有沒有告訴過心上人,我其實是個男人,而且跟他毫無關係。”

  這句話的信息量過大,楊青宕機了片刻後才問:“等等,什麼心上人?說書人嘴裡的那些不都是謠傳嗎?”

  他還以為慕容華只是隨口聊聊,怎麼突然就上升到心上人的高度了。

  自從步天行的陰謀開始,楊青就一直在聽說秋濯雪的“風流韻事”,其中有不少很確定是造謠生事,不過也有些還屬於未解之謎——比如說丁流雲。

  由於兩人的年齡差距,加上二人語焉不詳的曖昧態度,杜撰什麼的都有。

  楊青在茶樓磕個瓜子都聽說過不下十個版本,比如秋濯雪幼年見過丁流雲,兩人定下過約定——這種還算是比較輕的,猛一點的甚至直接編丁流雲老房子著火一見鍾情,當場就是一個周幽王附體……

  這也算了,最離譜的是還有說書的版本不一直接真人鬥毆的,讓楊青不得不感慨一句江湖人真是武德充沛。

  慕容華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市井流傳的那些當然是假的,不過濯雪顯然有心上人了,你看不出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