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仔細地看,亦能看見街巷的陰暗之處,有抱子哭號之人。跪在地上磕頭,只求過路的官人娘子能夠賞口飯吃。

  馬車路過了東西教坊,歌妓舞女們披羅戴錦,從樓上緩步而下,乘上了馬車。應召,要去某位老爺府上唱曲作樂。

  背著籮筐的小童,走在街上,喊著:「新做的糖水梨子,便宜賣嘞——」

  朝煙拉開簾,讓許衷看。

  「羨真,你看。那樣年紀的小哥兒,不該進學堂讀書去嗎?若是能考□□名,全家都不用賣梨子了。」

  「或許人家連束脩都交不起了。」

  「束脩才要幾個錢,東京百姓,還會窮成那樣嗎?」

  許衷嘆了口氣,拍了拍朝煙的手:「世上之人,往往都有身不由己之事。有人苦於身份,有人苦於錢財,也有人苦於情愛。生於盛世,乃人之幸事。可在盛世之中,人人又都會有無奈與不幸之事。該怎麼活,便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馬車在看街亭下停駐。

  許衷牽著朝煙的手,一步步向著亭上走去。

  「羨真,你也有不幸之事嗎?」李朝煙問。

  「我本想做個守國衛民的驍將,卻成了個商人。再無夙願得償的機會,也只能安心經商,不求功名了。」

  「嗯......」

  朝煙握緊了許衷的手,手心相貼,溫熱相傳。

  「這樣想來,我也有不幸之事。我的母親,我的雲兒,都離開了我……雲兒,她也有不幸之事。爹爹也有。似乎人人都有呢。」

  終於登上高台,步入看街亭之中。

  這是慶曆三年的五月。

  大戰初休,武學方興,新政將啟。

  站在看街亭上,看著台下的行人,覺得人忽然變得小了。

  盛世之下的無奈和不幸,也和那些人一樣,小之又小,轉眼不見。

  抬頭看天,只見到一派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啪!」

  驚堂木一聲響,又是說書先生的聲音:

  「仁宗皇帝的慶曆新政,正要到來。范仲淹、富弼、韓琦共擔執政,歐陽修、蔡襄、王素、余靖同為諫官。好一場浩浩蕩蕩的改制,又是好一場浩浩蕩蕩的罷官。三冗之弊已積百年,一朝要破,更是難事。新政會去往何處,武學又將何去何從,當時之人,心中皆無答案。世人皆在探尋,史書工筆一揮,時歲又匆匆過去。」

  「欲知後事如何,請待下回分解。」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至此完結,後有番外!萬望垂閱。

  這個故事從今年的二月份開始構思,慢慢創作,五月份寫完,而八月才發表完畢,周期歷經半年,也成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從20年我開始創作小說以來,一起一直都偏愛於有古韻的非架空類故事,尤其背景為北宋。無奈我對於歷史那一星半點的了解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創作一本小說,為了把北宋的民俗生活更好地還原出來,我在查閱資料方面下了頗大的功夫。在一整個創作周期之中,我的電腦邊始終攤著一本《續資治通鑑長編》,每當歷史事件稍有不清,便要逐字逐句地查看古典文獻。而在構思大綱的時候,為了讓東京城更加有實感,我也查閱了許多資料,參考著南宋筆記《東京夢華錄》,一筆一畫將東京城的地圖手繪出來。由於歷史的模糊,街巷之間的地理關係有稍許不清的,便要費更多心力,查找更多線索,把大街小巷、茶坊酒樓的位置都摸清,把地圖畫進心裡。而民風民俗方面愈加,節日的風俗、禮儀的變化、服裝的種類等等,查閱起來卷帙浩繁,我在學校的古文獻圖書館裡探尋,只求能更還原出歷史的原貌。可惜終究比不上真正學習歷史的專業人士,很多一知半解的東西也實在找不出更多線索來解釋,只好主觀臆斷,使得小說之中也充斥著各種違背歷史的細節。

  至於故事本身,我在文案中寫明過本文為「日常向」故事。其實在創作大綱時我曾考慮過要不要把情節設置得更緊湊、更緊張些,但最終還是堅持自己最初的想法,選擇用溫慢的節奏來敘事。時間線也漫長,洋洋灑灑幾年過去,朝煙與朝雲兩姊妹從女孩變成了女人,戰爭一場接著一場,百姓也自有苦樂。本無意於說教,卻還是想借人物的故事說一些自己的想法。陰影與苦難總是被掩蓋在光明與喜樂之下,如何看待、如何自處都為難事,自當探索。人非聖賢,時代的局限性會造就人物的局限性,我無意寫什么女主,或是什麼完美的人物,當朝煙、朝雲兩個人物誕生時,她們自有其生命軌跡。我不過是故事的講述者,而非創造者。

  一路更新下來,每一位讀者的每一條留言我都看過,也時常為大家走心的閱讀所感動。在文章更新的過程中,為了讓大家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即不被我劇透),我不能對每條留言都進行回復,十分內疚。

  總而言之,為了這個故事,我付出了很多很多精力,也寫出了能夠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對於我親愛的讀者們,感謝感謝再感謝。太謝謝你們的閱讀和評論了,這是我堅持創作的最大動力。從料青山的單機更新,到如今每天都有讀者留言,是你們讓我找到了寫作帶來的收穫感,沒有你們,就不會有這個故事。感謝閱讀也感謝喜歡,愛你們。

  下一個故事是《抹茶味的她》,平淡之中見真情的小學女老師與冰淇淋車老闆。更新完本文的番外之後,就會開放《抹茶》的章節。新開了預收文《快門吉他》和《穿成媽寶男的媽》,也歡迎感興趣的讀者點個收藏。故事永遠為讀者打開大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