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大夫呢!怎麼還不來!
朝煙的心裡有萬千怒意和恐懼在積攢,卻一分一毫都不敢在妹妹面前表現。
兩行清淚在她不曾察覺的時候滾落。
「我不甘心啊...姐姐......」
明知道我馴服不了那匹烈馬。
「我不甘心因那男人而死…憑什麼……」
蒼天,
你又何苦把那匹馬贈給我。
「我不甘心……」
「不甘心……」
「嗚哇——!」
一聲響亮的啼哭,是襁褓之中,孩兒的叫聲。
「雲兒——!」
是朝煙,跪坐在了床邊。
沖入李家的御史中丞李訣,絲毫沒有當朝重臣的氣派,惶然摔倒在地。
被許家人用快馬搶來的陳醫官,愣在了院子外。
匆匆奔下馬車的魏國夫人,還在小步快趨著進門。
雪滿愣愣地呆坐在床邊。
榻子的懶架兒上,還有攤開的一本出塞詩集。
……
慶曆二年的第一場雪,下在閏九月的最後一天。
一匹老馬,駕著一位將士,從渭州千里輾轉,終於回到了東京。
當初定川寨大敗,官家一封急信,讓他務必守好渭州。元昊兵退之後,速速回京稟報。
為了官家的帥令,即便歸程之路疲憊而艱險,也要趕回來。
東京城的城牆內外,悠悠地飄起了雪花。
城門並不寬闊,守城門的將士看見了戎裝的他,伸出兵器將他攔下。
他勒住馬,看著城門中一隊出殯的喪隊緩緩從自己面前走過。
目光並未在那雪白一片的人群之中久留,他對著守將出示了自己的腰牌。
「是孫押班!」守將大驚,立刻放行。
「駕!」孫全彬一夾馬腹,馬兒又奔馳起來,朝著官家所在的禁中而去。
雪片落滿他的甲冑,也落在馬兒的轡頭。
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那個人問他:「你去過西北吧?」
他說去過,她就想聽聽西北的事,還是「打仗的時候的」事。
他告訴她,那裡是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與平日的西北一樣,同樣的黃沙漫天,同樣的千里冰雪。只是打起仗來,活著的人少,死的人多。
這次的仗,確實如是。
定川寨一戰,活下來的太少了。葛懷敏死了,曹英死了,李知和、趙珣、葉芝春、王保、王文和劉賀,那些前月還在與他商討用兵之道的將領們,一個個都喪命於那裡。
他從血海里殺將出來,為的就是活著回到京城。
再見到官家。
也為了再見到她。
他記得她也曾感慨過西北那裡是生殺之地。
她說無論那裡有多麼悽苦,她總覺得那裡是世上最豪情的地方。
孫全彬也覺得,她該去那裡的。
「失望也好,滿足也罷,總得先去看了才知道。
不去看,我就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明明閉上眼,好像也能看見,可睜開眼就沒有了。」
那時李朝雲還沒有嫁人,偷偷跑出來,和他在長慶樓上喝酒。
她說:「想去睜開眼還有的地方看看。那裡和東京不一樣。長卿,你去看過,我也想去看。」
那個晚上,她說過的每一句話,他都還記得。
閉上眼,好像也能看見她,可睜開眼就沒有了。
孫全彬能回來,官家也頗有幾分意外。
他接到的消息,明明是前線部將多數陣死,孫押班不知所蹤。
不想,孫全彬竟能全須全尾地回來,還帶來最要緊的軍情戰報。
他詳細地列了在前線所得敵情,元昊兵力如何,部署如何。哪支兵扎在哪個地方,又是哪個將領率領。事無巨細,一一列明。
官家立刻叫人呈上輿圖。指著邠州、涇州二州,說道:「當下最能解關中之困的,當是此處。」
官家沉思許久,想起了在那裡任職的范仲淹。
「若仲淹出援,吾無憂矣。」
他如是對孫全彬道。
孫全彬卸了甲冑,牽著馬,緩緩走出了宮門。
官家讓他回府好好養息,不必急著回宮輪值。
馬兒跟著他,一路從渭州趕到東京,也是疲累無比。
人和馬兒,在雪裡施施而行,從宣德樓,又到御街。
走到了景靈東宮,他抬眼望去,看見了彩樓高結的長慶樓。
經紀攤販們在街巷之中歡快地叫賣,撐著傘的小娘子們結伴而游,嬉笑聲,談天聲,塞滿了一整條大街,也闖進了他的耳朵。
和邊關的蕭蕭風聲很不一樣。
東京,總是這樣一派盛世祥和。
哪怕定川寨幾乎全軍覆沒,在千里外的汴梁城,這裡依舊是歌舞太平。
火燒不進來,血也流不進東京人的眼中。
看不見的戰爭,那就只是嘴中閒話時的談資,一頓茶飯過去,也就忘記了。
他的一身征塵,早就被東京城的這場初雪洗盡。
莫名地,他牽著馬兒,開始往馬行街走去。
先走過的是潘樓街。
潘樓酒店湧進湧出的食客們如海潮,一波連著一波。小二迎來送往,口中喊著:「貴客三位,裡邊兒請。」酒店門口擺賣衣服、書畫的攤販都去躲雪了,賣帽子、頭面地還撐著傘,喊著自家的東西比別家更便宜。羊頭、螃蟹被一盒盒擺在布上,鮮香勾著路人去買上一籃。
朝煙的心裡有萬千怒意和恐懼在積攢,卻一分一毫都不敢在妹妹面前表現。
兩行清淚在她不曾察覺的時候滾落。
「我不甘心啊...姐姐......」
明知道我馴服不了那匹烈馬。
「我不甘心因那男人而死…憑什麼……」
蒼天,
你又何苦把那匹馬贈給我。
「我不甘心……」
「不甘心……」
「嗚哇——!」
一聲響亮的啼哭,是襁褓之中,孩兒的叫聲。
「雲兒——!」
是朝煙,跪坐在了床邊。
沖入李家的御史中丞李訣,絲毫沒有當朝重臣的氣派,惶然摔倒在地。
被許家人用快馬搶來的陳醫官,愣在了院子外。
匆匆奔下馬車的魏國夫人,還在小步快趨著進門。
雪滿愣愣地呆坐在床邊。
榻子的懶架兒上,還有攤開的一本出塞詩集。
……
慶曆二年的第一場雪,下在閏九月的最後一天。
一匹老馬,駕著一位將士,從渭州千里輾轉,終於回到了東京。
當初定川寨大敗,官家一封急信,讓他務必守好渭州。元昊兵退之後,速速回京稟報。
為了官家的帥令,即便歸程之路疲憊而艱險,也要趕回來。
東京城的城牆內外,悠悠地飄起了雪花。
城門並不寬闊,守城門的將士看見了戎裝的他,伸出兵器將他攔下。
他勒住馬,看著城門中一隊出殯的喪隊緩緩從自己面前走過。
目光並未在那雪白一片的人群之中久留,他對著守將出示了自己的腰牌。
「是孫押班!」守將大驚,立刻放行。
「駕!」孫全彬一夾馬腹,馬兒又奔馳起來,朝著官家所在的禁中而去。
雪片落滿他的甲冑,也落在馬兒的轡頭。
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那個人問他:「你去過西北吧?」
他說去過,她就想聽聽西北的事,還是「打仗的時候的」事。
他告訴她,那裡是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與平日的西北一樣,同樣的黃沙漫天,同樣的千里冰雪。只是打起仗來,活著的人少,死的人多。
這次的仗,確實如是。
定川寨一戰,活下來的太少了。葛懷敏死了,曹英死了,李知和、趙珣、葉芝春、王保、王文和劉賀,那些前月還在與他商討用兵之道的將領們,一個個都喪命於那裡。
他從血海里殺將出來,為的就是活著回到京城。
再見到官家。
也為了再見到她。
他記得她也曾感慨過西北那裡是生殺之地。
她說無論那裡有多麼悽苦,她總覺得那裡是世上最豪情的地方。
孫全彬也覺得,她該去那裡的。
「失望也好,滿足也罷,總得先去看了才知道。
不去看,我就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明明閉上眼,好像也能看見,可睜開眼就沒有了。」
那時李朝雲還沒有嫁人,偷偷跑出來,和他在長慶樓上喝酒。
她說:「想去睜開眼還有的地方看看。那裡和東京不一樣。長卿,你去看過,我也想去看。」
那個晚上,她說過的每一句話,他都還記得。
閉上眼,好像也能看見她,可睜開眼就沒有了。
孫全彬能回來,官家也頗有幾分意外。
他接到的消息,明明是前線部將多數陣死,孫押班不知所蹤。
不想,孫全彬竟能全須全尾地回來,還帶來最要緊的軍情戰報。
他詳細地列了在前線所得敵情,元昊兵力如何,部署如何。哪支兵扎在哪個地方,又是哪個將領率領。事無巨細,一一列明。
官家立刻叫人呈上輿圖。指著邠州、涇州二州,說道:「當下最能解關中之困的,當是此處。」
官家沉思許久,想起了在那裡任職的范仲淹。
「若仲淹出援,吾無憂矣。」
他如是對孫全彬道。
孫全彬卸了甲冑,牽著馬,緩緩走出了宮門。
官家讓他回府好好養息,不必急著回宮輪值。
馬兒跟著他,一路從渭州趕到東京,也是疲累無比。
人和馬兒,在雪裡施施而行,從宣德樓,又到御街。
走到了景靈東宮,他抬眼望去,看見了彩樓高結的長慶樓。
經紀攤販們在街巷之中歡快地叫賣,撐著傘的小娘子們結伴而游,嬉笑聲,談天聲,塞滿了一整條大街,也闖進了他的耳朵。
和邊關的蕭蕭風聲很不一樣。
東京,總是這樣一派盛世祥和。
哪怕定川寨幾乎全軍覆沒,在千里外的汴梁城,這裡依舊是歌舞太平。
火燒不進來,血也流不進東京人的眼中。
看不見的戰爭,那就只是嘴中閒話時的談資,一頓茶飯過去,也就忘記了。
他的一身征塵,早就被東京城的這場初雪洗盡。
莫名地,他牽著馬兒,開始往馬行街走去。
先走過的是潘樓街。
潘樓酒店湧進湧出的食客們如海潮,一波連著一波。小二迎來送往,口中喊著:「貴客三位,裡邊兒請。」酒店門口擺賣衣服、書畫的攤販都去躲雪了,賣帽子、頭面地還撐著傘,喊著自家的東西比別家更便宜。羊頭、螃蟹被一盒盒擺在布上,鮮香勾著路人去買上一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