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珩垂下眼瞼,輕輕揉了一下她的頭,說:「睡吧。」

  他怎會不知惜娘今日對她胡言亂語了什麼,原本惜娘一個女子,謝珩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如今卻是不能放過,早就讓人處置了。

  回來前他就已經打算好,若姜寶鸞不問,他也不會說。

  這樣的人和事,不必花費心力和時間。

  一夜好眠。

  *

  謝道昇一日比一日衰敗下去,沒有絲毫好起來的跡象,待元宵之後又半月,已是幾近彌留,只是吊著一口氣。

  所有的政務政令都由謝珩一手所把持,朝野上下早就默認了他是儲君,無非是沒有謝道昇當初那一紙詔書,但大多數人亦是對他心服口服。

  若是謝琮繼位,大黎也不過就是流星那般轉瞬即逝。

  只是朝中也有零星幾人對姜寶鸞頗有微詞,勸誡謝珩應當早日娶妻成家,不過也是關心情切。

  謝珩很快便上書謝道昇,求請立姜寶鸞為宣王正妃,謝道昇雖無法理事,但聖旨下得卻快。

  亦對姜寶鸞的來歷另有了一番解釋。

  當初姜氏被迫南下避禍,徐太后不願女兒落入蠻人爪牙,便暗中託付親信將她護送到范陽謝家,以尋庇護,並向謝家許下女兒與謝家嫡子婚事。

  謝家為了保護公主,又怕被傳揚出去橫生枝節,連忙籌備婚事使二人成親,卻並未大肆宣揚。

  很快公主有孕,並且在謝家誕下一子,恰逢此時姜氏終於回到京城,公主年幼思家,便向徐太后陳情,請求再回京城居住陪伴,謝珩無法同往,於是二人暫且分別。

  之後大魏風雨飄搖,公主不忍離去,決意要陪在母親和弟弟身邊,直到叛軍入京,謝珩從叛軍手裡將她救回來。

  而之後叛軍退出京城,讓賢謝道昇,那時姜氏遺孤正是敏感,怕因姜寶鸞身份引得內外議論,便先封了側妃,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是要把名分正了的,豈有貶妻為妾的道理。

  知道實情見此也不敢再聲張,何必自討沒趣,不知道實情只覺得這個說法合情合理,不再懷疑。

  姜寶鸞就這樣成了宣王正妃。

  作者有話說:

  明天會有正文最後一輛車,番外上次已經說過了會是平行時空,儘量寫得甜一點,其他幾個人比如葉宜采容殊明他們的結局都會放在另開的番外里,沒有興趣的就別買了哦,我會在標題標註清楚的。感謝在2022-08-24 20:46:55~2022-08-25 20:54: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月亮?背面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6章

  聖旨下來那一日, 她跪下接旨謝恩,直到詔書拿在手裡,還是有一種不真切的感覺。

  這一世總歸是怎樣的潑天富貴都經過了,王妃之位對於她來說也僅僅就是一個名號, 一張詔書而已。

  若是以後成了皇后呢?

  姜寶鸞低頭笑起來, 旁人只以為她是為了聖旨而高興,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在笑自己, 笑自己想得太遠了。

  皇后也不過如此。

  後世之人若能尋得蛛絲馬跡, 又會如何評價她呢?

  謝謹成跑過來拉住她,問:「什麼是正妃?」

  姜寶鸞摸摸他的頭:「就是妻子的意思,謹成以後也會有。」

  謝謹成似懂非懂,只牽著她去摘後山的梅花。

  從山坡上望去, 宣王府的屋檐覆著斑駁的雪,一時雪也要化盡了。

  姜寶鸞陪著謝謹成在後山上跑了半日,最後也只折了幾枝梅花下來。

  母子兩個都換了衣裳,然後窩在榻上吃點心, 丹琴已經找了琉璃花瓶出來, 插了梅花上去格外好看。

  吃了一半謝珩便進來了,悄沒聲兒的, 姜寶鸞倒還好, 謝謹成塞了一嘴的糕點差點噎住, 看得謝珩直皺眉。

  然後他也沒讓謝謹成出去, 只把他抱起來放到自己膝上坐著,輕輕拍了一下他的額頭。

  謝謹成捧著茶咕咚咕咚喝著, 喝得滿頭大汗。

  謝珩對姜寶鸞道:「邊地那裡已經傳來消息, 容殊明就要回來了。」

  容殊明還是謝珩出事前緊著被派出去的, 原來也過了這麼長時日了。

  姜寶鸞點點頭, 問:「那邊怎麼樣了?」

  「也有意向把她們送回大黎。」

  謝珩只說了這輕飄飄一句,旁的並沒有和姜寶鸞提及,但姜寶鸞卻知道,單他口中這一句話,又不知容殊明是經歷怎樣的艱難才求來的,而若大黎還是當初的大魏,先不說容殊明此行還有沒有命再回來,他們也絕不會就這麼乖乖把人還回來。

  姜寶鸞想了想,仍是繞開容殊明說話:「前些時日逃回來的那些女子們,有些找到了家人團聚,亦有沒有找到的,雖朝廷說了供養她們到老,可若沒有個妥帖的安身之所,便容易遇著點其他事,萬一遇上了地痞流氓,說不清倒還在其次,被賴住了就不妙了,朝廷管得了一時,但總有個錯漏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法子讓她們能待得安心一些?」

  謝珩也沒有想過這一點,男子終歸不如女子心思細膩體貼,他稍想了一會兒,便道:「大魏舊宮已經差不多修繕完成,芳儀宮按陛下早先的意思改成了公主祠,便把她們安置在公主祠附近便是,另派了人守著,想必不會再有人侵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