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旁邊的人瞪大眼睛,「當初不是孫公子幾次三番的上門求娶,甚至大雨天也站在門口等著,因此還得了一場重病,最後王家深受感動,同意了這門親事嗎?」
「怎麼又退婚了?」
圓臉小眼睛搖搖頭,嘆息道:「商人重利,以為的深情不過是看重了王姑娘哥哥的勢,如今她變成一個孤女,孫家定然要及時止損。」
倆人說著,紛紛嘆氣,然後便說起了別的話題。
趙涵江在桌子上放下銅錢,起身離開了。
想找到王府並不難,趙涵江站在王府對面看過去,只見大門緊閉,門前只掃出一條能讓人走的小路,兩側擺放的石獅子上面積滿了厚雪,並沒有打理,透露出一股子蕭瑟之意。
趙涵江隱藏在巷子裡,一直盯著王府小半天,發現並沒有人出入。趙涵江想了想,便回到客棧換了身衣服,拿上文書。
黃昏的時候,趙涵江敲開了王家的大門,來開門的是個老僕人,他睜著渾濁的眼睛,警惕的問道:「公子來府上何事?」
趙涵江直接從懷裡拿出來任命的文書,恭敬地道:「晚輩即將接任關州知府,路過此地,聽說上任王知府的故居是這裡,故而前來拜訪一番。」
老僕人瞧著他氣質雖冷,可長相俊朗一臉的正氣,而且確實有官府的文書,便答道:「公子稍等,我去通報。」說完關上了門。
不過一會,門又開了,這次多了一位中年的婦人,那婦人先是給趙涵江行了一禮,然後伸手恭敬道:「大人請。」
進了院子,趙涵江發現內里更是蕭瑟,除了青石板路上的雪被清掃,其餘地方都是厚厚的一層,走了一路趙涵江也沒看見幾個僕人。
進了堂屋,一個身形消瘦的女子坐在那,見他進來,女子起身,旁邊的丫鬟趕忙去扶住。
「大人,」王姑娘朝著他行禮。
趙涵江虛抬手,「王姑娘客氣了。」
屋內只有四人,王姑娘坐在趙涵江的對面,丫鬟站在她的身後,那個婦人則是忙活著給二人上茶水。
趙涵江真誠的安慰:「姑娘節哀順變。」
王姑娘低頭拿起帕子擦擦眼角,低聲道:「謝謝大人了。」
看她恢復了一會,趙涵江才道:「趙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姑娘可否願意。」
王姑娘人善良,加上趙涵江是為數不多登門拜訪的客人,王姑娘對他心存好感,便道:「大人所謂何事?」
「王知府身患何病,為何如此突然?」
王姑娘這下淚水止不住,她哽咽道:「兄長身體一向很好,可有一日突然收到消息,說是兄長病危,待我們趕過去的時候,他,他已經……」
趙涵江瞧著她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心裡愧疚,便起身告辭。出來送他的還是那個婦人,趙涵江放慢了腳步,問道:「您可知王知府身上可有異樣?」
婦人其實是王老夫人貼身伺候的,當時也去到了關州,她明白趙涵江對於王知府的死因存疑,其實她也是內心多有疑慮的,好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既然這趙大人想調查,不如自己就盡力幫忙,查出一個真相。
她仔細回憶,道:「我記得當時去的時候大人已經穿好了壽服,臉上看不出來什麼,可是脖子和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紅色的點子。伺候大人的丫鬟說大人身上起了紅點子之後就全身瘙癢,無法入睡,後來有一日突然吐血,挺了幾日人便沒了。」
趙涵江點頭,「多謝了。」
婦人搖搖頭,對著趙涵江道:「趙大人上任之後還要多加小心啊。」
趙涵江聽得懂她的意思,便道謝之後告辭了。
走出王家的宅子,趙涵江順著街道上走,來到了一家牌子很是老舊的醫館,進去之後,只見一位年紀很大的老者坐診,還有兩個小藥童。
趙涵江直接坐到了老者的對面,老者道:「請公子挽起左側衣袖。」
趙涵江照做。
老者閉著眼睛把脈,過了一會睜開眼睛笑眯眯的道:「公子只是心思鬱結,放寬了心便會好,不用吃那些藥石。」
趙涵江頷首,邊整理袖口處的褶皺邊問道:「想問問您,什麼病症會讓人全身起紅色的疹子,而且異常的癢。」
說完他抬起頭看向老者。
老者皺著眉頭思考片刻,「若是自身的病症,應當是過敏,服用一些藥就會好,若是外物導致,則可能是被毒蟲叮咬過。」
趙涵江心念一動,關州多貧瘠,植被並不茂密,而且氣候乾燥寒冷,毒蟲更是少見,因此王知府定然不會是被毒蟲叮咬的。
付了看診的錢,趙涵江走回了客棧。
將一本記得密密麻麻的書籍掏出來,趙涵江看向上面寫的內容。
關州歷任知府上任之後都是帶著一顆雄心想要造福一方百姓,因此便大興人手,想要多種植樹木植被,這樣能滋養土地,讓土地變得肥沃,從而莊稼收成變好。
上任王知府也是如此。
趙涵江拿出記錄詳細的關州圖紙,手指點向了關州府衙。王知府是從關州城內為中心,慢慢向外拓展種植,趙涵江手指也隨著種植的痕跡移動,待移動到一處山附近時,種植記錄便沒了,或者是不種了。
趙涵江望過去,這山頭叫鳳凰山,植被還算豐茂,傳聞曾有人見過從山中飛出鳳凰,所以當地的人心生敬畏,還在山林深處修建了一座結實的鳳凰廟,供其休息。
「怎麼又退婚了?」
圓臉小眼睛搖搖頭,嘆息道:「商人重利,以為的深情不過是看重了王姑娘哥哥的勢,如今她變成一個孤女,孫家定然要及時止損。」
倆人說著,紛紛嘆氣,然後便說起了別的話題。
趙涵江在桌子上放下銅錢,起身離開了。
想找到王府並不難,趙涵江站在王府對面看過去,只見大門緊閉,門前只掃出一條能讓人走的小路,兩側擺放的石獅子上面積滿了厚雪,並沒有打理,透露出一股子蕭瑟之意。
趙涵江隱藏在巷子裡,一直盯著王府小半天,發現並沒有人出入。趙涵江想了想,便回到客棧換了身衣服,拿上文書。
黃昏的時候,趙涵江敲開了王家的大門,來開門的是個老僕人,他睜著渾濁的眼睛,警惕的問道:「公子來府上何事?」
趙涵江直接從懷裡拿出來任命的文書,恭敬地道:「晚輩即將接任關州知府,路過此地,聽說上任王知府的故居是這裡,故而前來拜訪一番。」
老僕人瞧著他氣質雖冷,可長相俊朗一臉的正氣,而且確實有官府的文書,便答道:「公子稍等,我去通報。」說完關上了門。
不過一會,門又開了,這次多了一位中年的婦人,那婦人先是給趙涵江行了一禮,然後伸手恭敬道:「大人請。」
進了院子,趙涵江發現內里更是蕭瑟,除了青石板路上的雪被清掃,其餘地方都是厚厚的一層,走了一路趙涵江也沒看見幾個僕人。
進了堂屋,一個身形消瘦的女子坐在那,見他進來,女子起身,旁邊的丫鬟趕忙去扶住。
「大人,」王姑娘朝著他行禮。
趙涵江虛抬手,「王姑娘客氣了。」
屋內只有四人,王姑娘坐在趙涵江的對面,丫鬟站在她的身後,那個婦人則是忙活著給二人上茶水。
趙涵江真誠的安慰:「姑娘節哀順變。」
王姑娘低頭拿起帕子擦擦眼角,低聲道:「謝謝大人了。」
看她恢復了一會,趙涵江才道:「趙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姑娘可否願意。」
王姑娘人善良,加上趙涵江是為數不多登門拜訪的客人,王姑娘對他心存好感,便道:「大人所謂何事?」
「王知府身患何病,為何如此突然?」
王姑娘這下淚水止不住,她哽咽道:「兄長身體一向很好,可有一日突然收到消息,說是兄長病危,待我們趕過去的時候,他,他已經……」
趙涵江瞧著她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心裡愧疚,便起身告辭。出來送他的還是那個婦人,趙涵江放慢了腳步,問道:「您可知王知府身上可有異樣?」
婦人其實是王老夫人貼身伺候的,當時也去到了關州,她明白趙涵江對於王知府的死因存疑,其實她也是內心多有疑慮的,好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既然這趙大人想調查,不如自己就盡力幫忙,查出一個真相。
她仔細回憶,道:「我記得當時去的時候大人已經穿好了壽服,臉上看不出來什麼,可是脖子和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紅色的點子。伺候大人的丫鬟說大人身上起了紅點子之後就全身瘙癢,無法入睡,後來有一日突然吐血,挺了幾日人便沒了。」
趙涵江點頭,「多謝了。」
婦人搖搖頭,對著趙涵江道:「趙大人上任之後還要多加小心啊。」
趙涵江聽得懂她的意思,便道謝之後告辭了。
走出王家的宅子,趙涵江順著街道上走,來到了一家牌子很是老舊的醫館,進去之後,只見一位年紀很大的老者坐診,還有兩個小藥童。
趙涵江直接坐到了老者的對面,老者道:「請公子挽起左側衣袖。」
趙涵江照做。
老者閉著眼睛把脈,過了一會睜開眼睛笑眯眯的道:「公子只是心思鬱結,放寬了心便會好,不用吃那些藥石。」
趙涵江頷首,邊整理袖口處的褶皺邊問道:「想問問您,什麼病症會讓人全身起紅色的疹子,而且異常的癢。」
說完他抬起頭看向老者。
老者皺著眉頭思考片刻,「若是自身的病症,應當是過敏,服用一些藥就會好,若是外物導致,則可能是被毒蟲叮咬過。」
趙涵江心念一動,關州多貧瘠,植被並不茂密,而且氣候乾燥寒冷,毒蟲更是少見,因此王知府定然不會是被毒蟲叮咬的。
付了看診的錢,趙涵江走回了客棧。
將一本記得密密麻麻的書籍掏出來,趙涵江看向上面寫的內容。
關州歷任知府上任之後都是帶著一顆雄心想要造福一方百姓,因此便大興人手,想要多種植樹木植被,這樣能滋養土地,讓土地變得肥沃,從而莊稼收成變好。
上任王知府也是如此。
趙涵江拿出記錄詳細的關州圖紙,手指點向了關州府衙。王知府是從關州城內為中心,慢慢向外拓展種植,趙涵江手指也隨著種植的痕跡移動,待移動到一處山附近時,種植記錄便沒了,或者是不種了。
趙涵江望過去,這山頭叫鳳凰山,植被還算豐茂,傳聞曾有人見過從山中飛出鳳凰,所以當地的人心生敬畏,還在山林深處修建了一座結實的鳳凰廟,供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