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聽得此言,蕭老夫人不僅沒生出絲毫喜色,面色卻更沉了些,也不知自己這孫兒是真的不開竅還是在同她裝傻。
她想了想,轉而道:「我在慶德尋了個靠譜的媒人,前兩日來信與我說,慶德有戶人家,世代從商,家境殷實,且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他們家的二公子比秋瀾長了四歲,先前因故耽誤,最近才捉摸著娶妻,這位二公子人生得清秀,也勤奮上進,正預備著考功名……」
說著,蕭老夫人看向蕭鴻澤,問道:「澤兒,你覺得此人如何,值不值得秋瀾託付終身?」
蕭鴻澤默了默,笑道:「聽祖母這般描述,應是個不錯的人。」
當是比他強些。
不但歲數比他小,而且也能給李姑娘一個安穩的日子,教她不必擔驚受怕,唯恐將來有一日守活寡。
蕭老夫人見他這般反應,挑眉問:「當真?你說的可是心裡話?」
「自然是心裡話。」蕭鴻澤道,「李姑娘若真能尋到一樁好姻緣,孫兒自然替她高興。」
「你真這般想?」蕭鴻澤雖表面看起來平靜,可眼底隱隱閃過的失落到底沒能逃過蕭老夫人的眼睛,她抿唇暗暗笑了笑,而後惋惜道,「唉,真是可惜了,但凡你對秋瀾有半分情意,祖母也就撮合你們了,畢竟你們也算是指腹為婚,有舊日那樁婚約在的……」
蕭鴻澤聞言怔了怔,他回味著蕭老夫人的話,追問的語氣不由得急了幾分:「什麼婚約,祖母這是在說什麼?」
「呀,瞧祖母這老糊塗,年歲大了,這麼重要的事兒竟是都忘了告訴你。」蕭老夫人裝出一副才想起來的模樣,對著蕭鴻澤道,「當年你出生後不久,秋瀾的母親也跟著有孕,他們便約著,若李夫人生的是個女孩,便嫁入安國公府當蕭家的媳婦,只可惜這個孩子小產,沒能出生,但約定並未失效,再後來,李夫人就生下了秋瀾……」
蕭老夫人簡略地解釋了幾句,又道:「不過,這也是陳年往事了,秋瀾尚且不再提起,你也不必在意,只當這事兒不存在吧。」
這樁婚事蕭鴻澤是真的不知情,聽得蕭老夫人方才說的話,不由得驚詫地抬首,「所以李姑娘知道此事?」
「秋瀾怎會不知呢,李婆婆定是告訴過她的,想來那丫頭也看出來你不曉得,也不曾對你提起,或是怕給你增加負擔吧。」蕭老夫人道,「那孩子自尊心重,不想你是因為父輩的承諾迫不得已娶她,就選擇故意不對你說。」
蕭鴻澤愣愣地坐了片刻,卻是驀然站起身,急切道:「祖母,孫兒先退下了。」
「唉,國公爺,您這是上哪兒去?」
端著茶水進來的劉嬤嬤見狀不由得驚詫道,但蕭鴻澤並未答她,只與她擦肩而過,步履匆匆往外頭而去。
劉嬤嬤納罕地看向蕭老夫人,卻見蕭老夫人含笑道了一句,「隨他去吧。」
兩日後,碧蕪出宮帶著旭兒回安國公府時,蕭鴻澤並不在,問起來,蕭老夫人只答,你哥哥出去幾天,說要去辦些事兒。
碧蕪不禁有些疑惑,她怎未曾從成則帝口中聽說,他派蕭鴻澤出外辦什麼事兒。
坐在一旁的蕭毓盈卻是看出來了,她湊近碧蕪道:「我看呢,大哥哥怕不是去慶德辦事了。」
她說著,看向蕭老夫人,蕭老夫人也未否認,只聞言露出意味深長的笑。
碧蕪看祖母這般反應,登時恍然大悟,可見她們這位祖母刻意同她們打啞迷,也跟著裝糊塗,「慶德是個好地方,哥哥此趟去那兒,想來定是收穫頗豐。」
她話音方落,一屋子的女眷對望著,皆忍不住笑起來。
碧蕪如今是皇后,沒敢在安國公府呆太久,陪著自家祖母用了晚膳,方才過了未時,便啟程匆匆回宮。
在她陪蕭老夫人的時候,旭兒一直同他那位小舅舅待在一塊兒,在蕭鴻澤專門辟出來用來習武的地兒練習射箭。
旭兒年歲還小,個子也矮,還提不動那沉甸甸的弓,只能在一旁坐著,看著蕭鴻笙練。
在蕭鴻澤和蕭老夫人的勸說下,周氏也開始變了想法,同意蕭鴻笙偶爾學些武藝來強身健體。
不得不說,蕭鴻笙天生流著武將的血,雖看起來文弱,可才不過學了半月,已能做到箭箭不脫靶且十箭中有三箭能正中靶心,著實是天賦異稟,不愧是前世十五歲上戰場,二十歲便被破例封侯的少年將軍,蕭家也算是後繼有人。
旭兒雖不曾練箭,但後頭也跟著玩了一會兒投壺,這般冷得天卻是玩得滿頭大汗。
碧蕪替他細細擦了汗,帶他上馬車時,下意識想抱他上去,卻被喻淮旭給阻了。
他提醒碧蕪道:「母后,兒臣已不是孩子了,自己能上車。」
碧蕪動作一滯,驀然想起旭兒重生的事兒,雖他表面還是個三歲的孩子,可實則前世也是活了幾十年的人。
雖她知曉旭兒對她撒了謊,但卻未再追問前世成則帝駕崩後,他究竟過得如何。
想來他就算過得不好,定也不會對她吐露半句。
思及他才十六歲,便父母皆逝,一人孤孤單單地登上了皇位,碧蕪便覺一陣心疼,雖旭兒拒絕,她還是俯身堅持將旭兒抱上了馬車。
車簾落下,她抬手摸了摸旭兒的腦袋,柔聲道:「旭兒雖然長大了,可你再大,就算將來結婚生子,在父皇母后眼裡,永遠都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嗎?」
她想了想,轉而道:「我在慶德尋了個靠譜的媒人,前兩日來信與我說,慶德有戶人家,世代從商,家境殷實,且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他們家的二公子比秋瀾長了四歲,先前因故耽誤,最近才捉摸著娶妻,這位二公子人生得清秀,也勤奮上進,正預備著考功名……」
說著,蕭老夫人看向蕭鴻澤,問道:「澤兒,你覺得此人如何,值不值得秋瀾託付終身?」
蕭鴻澤默了默,笑道:「聽祖母這般描述,應是個不錯的人。」
當是比他強些。
不但歲數比他小,而且也能給李姑娘一個安穩的日子,教她不必擔驚受怕,唯恐將來有一日守活寡。
蕭老夫人見他這般反應,挑眉問:「當真?你說的可是心裡話?」
「自然是心裡話。」蕭鴻澤道,「李姑娘若真能尋到一樁好姻緣,孫兒自然替她高興。」
「你真這般想?」蕭鴻澤雖表面看起來平靜,可眼底隱隱閃過的失落到底沒能逃過蕭老夫人的眼睛,她抿唇暗暗笑了笑,而後惋惜道,「唉,真是可惜了,但凡你對秋瀾有半分情意,祖母也就撮合你們了,畢竟你們也算是指腹為婚,有舊日那樁婚約在的……」
蕭鴻澤聞言怔了怔,他回味著蕭老夫人的話,追問的語氣不由得急了幾分:「什麼婚約,祖母這是在說什麼?」
「呀,瞧祖母這老糊塗,年歲大了,這麼重要的事兒竟是都忘了告訴你。」蕭老夫人裝出一副才想起來的模樣,對著蕭鴻澤道,「當年你出生後不久,秋瀾的母親也跟著有孕,他們便約著,若李夫人生的是個女孩,便嫁入安國公府當蕭家的媳婦,只可惜這個孩子小產,沒能出生,但約定並未失效,再後來,李夫人就生下了秋瀾……」
蕭老夫人簡略地解釋了幾句,又道:「不過,這也是陳年往事了,秋瀾尚且不再提起,你也不必在意,只當這事兒不存在吧。」
這樁婚事蕭鴻澤是真的不知情,聽得蕭老夫人方才說的話,不由得驚詫地抬首,「所以李姑娘知道此事?」
「秋瀾怎會不知呢,李婆婆定是告訴過她的,想來那丫頭也看出來你不曉得,也不曾對你提起,或是怕給你增加負擔吧。」蕭老夫人道,「那孩子自尊心重,不想你是因為父輩的承諾迫不得已娶她,就選擇故意不對你說。」
蕭鴻澤愣愣地坐了片刻,卻是驀然站起身,急切道:「祖母,孫兒先退下了。」
「唉,國公爺,您這是上哪兒去?」
端著茶水進來的劉嬤嬤見狀不由得驚詫道,但蕭鴻澤並未答她,只與她擦肩而過,步履匆匆往外頭而去。
劉嬤嬤納罕地看向蕭老夫人,卻見蕭老夫人含笑道了一句,「隨他去吧。」
兩日後,碧蕪出宮帶著旭兒回安國公府時,蕭鴻澤並不在,問起來,蕭老夫人只答,你哥哥出去幾天,說要去辦些事兒。
碧蕪不禁有些疑惑,她怎未曾從成則帝口中聽說,他派蕭鴻澤出外辦什麼事兒。
坐在一旁的蕭毓盈卻是看出來了,她湊近碧蕪道:「我看呢,大哥哥怕不是去慶德辦事了。」
她說著,看向蕭老夫人,蕭老夫人也未否認,只聞言露出意味深長的笑。
碧蕪看祖母這般反應,登時恍然大悟,可見她們這位祖母刻意同她們打啞迷,也跟著裝糊塗,「慶德是個好地方,哥哥此趟去那兒,想來定是收穫頗豐。」
她話音方落,一屋子的女眷對望著,皆忍不住笑起來。
碧蕪如今是皇后,沒敢在安國公府呆太久,陪著自家祖母用了晚膳,方才過了未時,便啟程匆匆回宮。
在她陪蕭老夫人的時候,旭兒一直同他那位小舅舅待在一塊兒,在蕭鴻澤專門辟出來用來習武的地兒練習射箭。
旭兒年歲還小,個子也矮,還提不動那沉甸甸的弓,只能在一旁坐著,看著蕭鴻笙練。
在蕭鴻澤和蕭老夫人的勸說下,周氏也開始變了想法,同意蕭鴻笙偶爾學些武藝來強身健體。
不得不說,蕭鴻笙天生流著武將的血,雖看起來文弱,可才不過學了半月,已能做到箭箭不脫靶且十箭中有三箭能正中靶心,著實是天賦異稟,不愧是前世十五歲上戰場,二十歲便被破例封侯的少年將軍,蕭家也算是後繼有人。
旭兒雖不曾練箭,但後頭也跟著玩了一會兒投壺,這般冷得天卻是玩得滿頭大汗。
碧蕪替他細細擦了汗,帶他上馬車時,下意識想抱他上去,卻被喻淮旭給阻了。
他提醒碧蕪道:「母后,兒臣已不是孩子了,自己能上車。」
碧蕪動作一滯,驀然想起旭兒重生的事兒,雖他表面還是個三歲的孩子,可實則前世也是活了幾十年的人。
雖她知曉旭兒對她撒了謊,但卻未再追問前世成則帝駕崩後,他究竟過得如何。
想來他就算過得不好,定也不會對她吐露半句。
思及他才十六歲,便父母皆逝,一人孤孤單單地登上了皇位,碧蕪便覺一陣心疼,雖旭兒拒絕,她還是俯身堅持將旭兒抱上了馬車。
車簾落下,她抬手摸了摸旭兒的腦袋,柔聲道:「旭兒雖然長大了,可你再大,就算將來結婚生子,在父皇母后眼裡,永遠都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