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在成則帝微微垂首的一瞬,她卻快一步探出身子捧住了他的臉,送上了朱唇。
她的主動,若丟在乾柴上的一把火,讓男人的動作更瘋狂了幾分,碧蕪被翻身壓在了被褥上,任男人不知收斂地攫取著她的呼吸。
床榻邊燭火晃動,一室情濃。
兩日後,李秋瀾和李老夫人收拾了行李,正式同蕭老夫人辭行。
蕭老夫人不忍離別,傷心地哭了一遭,打知道李秋瀾祖孫準備回慶德去,她勸了好幾回,可架不住李秋瀾去意已決,便只能讓她們走了。
畢竟年事已高,蕭老夫人只能送她們出府,剩下的一段路,就讓蕭毓盈代替她送一送。
蕭毓盈將祖孫倆送至京郊十里長亭處,亦是同她祖母一般,哭腫了一雙眼,牽著李秋瀾的手不肯鬆開。
「今日一別,也不知同秋瀾姐姐何時才能再見。」她抽抽噎噎道,「姐姐千萬要保證,常是要寄信回來,可莫要忘了我。」
「哪會忘了你的,放心,往後我會時常寄信給你。」李秋瀾抱了抱蕭毓盈道,「時候不早了,你快些回去吧,我和祖母也該走了。」
李秋瀾說罷,撫了撫蕭毓盈的手,折身上了馬車,她掀開車簾,對著蕭毓盈連道了幾句回去吧,卻見蕭毓盈扁著嘴,不滿道:「大哥哥也不知怎麼回事,說好來送的,到現在還不來!」
聞得此言,李秋瀾稍愣了一下,扯唇笑了笑,「國公爺忙,想來是抽不出空吧,沒事兒,昨夜也算打過招呼了,來不來的不打緊。」
她轉頭正欲吩咐車夫趕路,然那長鞭才揚起,就聽見噠噠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雖嘴上說著不在意,可聽見這聲兒的一刻,李秋瀾還是忍不住探出車窗去看,那遠處策馬而來,意氣風發的不是蕭鴻澤是誰。
她努力壓下心底喜悅,待蕭鴻澤行至馬車,方才頷首,恭敬地喚了句「國公爺」。
「李姑娘,我去辦了些事兒,這才來遲了。」蕭鴻澤一副氣喘吁吁的模樣,一看便知是匆匆趕來的。
「無妨,其實國公爺不必……」
李秋瀾說至一半,就見蕭鴻澤自背後取出一個包裹遞給她,看出她的疑惑,解釋道:「這是玲瓏齋的點心,上回聽李姑娘說好吃,我便去買了些來,李姑娘和李老夫人可以留著路上吃。」
接過這個沉甸甸的包裹,李秋瀾不免有些驚詫,那玲瓏齋的點心是祖傳的手藝,她頭一回嘗就不免被那滋味驚艷到了,上回她也就隨口一說,不想這位國公爺卻是記在了心裡。
玲瓏齋開門遲,且所有點心都是當日現做現賣,想必他應是為了等這些點心才至於這麼晚才到。
其實蕭鴻澤大可不必這麼麻煩,因凡是李秋瀾吃過一回的東西,基本都能自己再琢磨著做出來,不必他浪費那麼多時間再去買。
可即便如此,李秋瀾心裡仍湧出絲絲暖意,她衝著蕭鴻澤笑道:「多謝國公爺了,待下回,國公爺再來慶德的時候,定要來玉味館,到時秋瀾再好生宴請國公爺您。」
蕭鴻澤點了點頭,他沉默半晌,又自懷中掏出一封信箋遞過去,「我與慶德的陳縣令也算有些交情,李姑娘在慶德若有什麼需要,儘管拿著這信去尋陳縣令便是,他自會幫你。」
李秋瀾看著這信遲疑了半晌,到底還是接了過來。
雖然承蕭鴻澤的人情確實不大好,但她一個姑娘家,先前在慶德過得有多難她自己也知曉,有這封信在,至少能讓她再建玉味館時少些曲折阻撓。
她捏著信箋,又沖蕭鴻澤道了聲「謝」,兩人靜靜對望著,一時誰也沒開口。
許久,還是李秋瀾先出聲:「時候不早了,再不上路只怕趕不到驛館,秋瀾便先告辭了,國公爺……保重。」
蕭鴻澤薄唇微啟,想說什麼,但沉默半晌,到底什麼都沒有說,末了,頷首道了一句,「李姑娘慢走。」
李秋瀾深深看了他一眼,才含笑緩緩放下車簾,對外喊了一句,「走吧。」
馬車緩緩而動,很快在平坦的官道上越行越遠,蕭毓盈在一旁看了半晌,見馬車都快看不見,頓時急得不得了,沖蕭鴻澤吼道:「大哥哥怎的不留秋瀾姐姐?你若不想讓她走,現在去追還來得及!」
蕭鴻澤看她一眼,垂了垂眼眸,也不知在想什麼,片刻後,低聲道:「李姑娘要走,我沒有理由留她……」
「什麼叫沒有理由,你和秋瀾姐姐不是……」蕭毓盈說至半晌,驀然止了聲兒。
「不是什麼?」蕭鴻澤茫然道。
「沒,沒什麼。」蕭毓盈眼神飄忽,「我也該回去了,秋瀾姐姐和李婆婆走了,祖母傷心,我得好生陪她幾日。」
說罷,折身往馬車的方向行去。
她原還以為當年那樁婚約的事兒他大哥哥應當知道,可方才看他大哥哥的神情,分明是一無所知。
不知道也好,她這個哥哥活了快三十年,卻未經歷過感情之事,難免遲鈍,這回就教他自己好生醒悟醒悟再說吧。
皇宮,裕寧宮。
午後,碧蕪正在書案前練字,偶一抬眸,便見銀鉤將換好的香重新插入了紫金香爐中。
不得不說,這些成則帝命人送來的香安神的效果極佳,才不過這麼幾日,碧蕪晚間的確不似先前那般失眠了。
但也或是成則帝這一陣一直同她共寢的緣故,躺在男人懷裡讓她格外心安,只他最近有些奇怪,應當說是打她從安國公府回來以後就這樣了。
她的主動,若丟在乾柴上的一把火,讓男人的動作更瘋狂了幾分,碧蕪被翻身壓在了被褥上,任男人不知收斂地攫取著她的呼吸。
床榻邊燭火晃動,一室情濃。
兩日後,李秋瀾和李老夫人收拾了行李,正式同蕭老夫人辭行。
蕭老夫人不忍離別,傷心地哭了一遭,打知道李秋瀾祖孫準備回慶德去,她勸了好幾回,可架不住李秋瀾去意已決,便只能讓她們走了。
畢竟年事已高,蕭老夫人只能送她們出府,剩下的一段路,就讓蕭毓盈代替她送一送。
蕭毓盈將祖孫倆送至京郊十里長亭處,亦是同她祖母一般,哭腫了一雙眼,牽著李秋瀾的手不肯鬆開。
「今日一別,也不知同秋瀾姐姐何時才能再見。」她抽抽噎噎道,「姐姐千萬要保證,常是要寄信回來,可莫要忘了我。」
「哪會忘了你的,放心,往後我會時常寄信給你。」李秋瀾抱了抱蕭毓盈道,「時候不早了,你快些回去吧,我和祖母也該走了。」
李秋瀾說罷,撫了撫蕭毓盈的手,折身上了馬車,她掀開車簾,對著蕭毓盈連道了幾句回去吧,卻見蕭毓盈扁著嘴,不滿道:「大哥哥也不知怎麼回事,說好來送的,到現在還不來!」
聞得此言,李秋瀾稍愣了一下,扯唇笑了笑,「國公爺忙,想來是抽不出空吧,沒事兒,昨夜也算打過招呼了,來不來的不打緊。」
她轉頭正欲吩咐車夫趕路,然那長鞭才揚起,就聽見噠噠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雖嘴上說著不在意,可聽見這聲兒的一刻,李秋瀾還是忍不住探出車窗去看,那遠處策馬而來,意氣風發的不是蕭鴻澤是誰。
她努力壓下心底喜悅,待蕭鴻澤行至馬車,方才頷首,恭敬地喚了句「國公爺」。
「李姑娘,我去辦了些事兒,這才來遲了。」蕭鴻澤一副氣喘吁吁的模樣,一看便知是匆匆趕來的。
「無妨,其實國公爺不必……」
李秋瀾說至一半,就見蕭鴻澤自背後取出一個包裹遞給她,看出她的疑惑,解釋道:「這是玲瓏齋的點心,上回聽李姑娘說好吃,我便去買了些來,李姑娘和李老夫人可以留著路上吃。」
接過這個沉甸甸的包裹,李秋瀾不免有些驚詫,那玲瓏齋的點心是祖傳的手藝,她頭一回嘗就不免被那滋味驚艷到了,上回她也就隨口一說,不想這位國公爺卻是記在了心裡。
玲瓏齋開門遲,且所有點心都是當日現做現賣,想必他應是為了等這些點心才至於這麼晚才到。
其實蕭鴻澤大可不必這麼麻煩,因凡是李秋瀾吃過一回的東西,基本都能自己再琢磨著做出來,不必他浪費那麼多時間再去買。
可即便如此,李秋瀾心裡仍湧出絲絲暖意,她衝著蕭鴻澤笑道:「多謝國公爺了,待下回,國公爺再來慶德的時候,定要來玉味館,到時秋瀾再好生宴請國公爺您。」
蕭鴻澤點了點頭,他沉默半晌,又自懷中掏出一封信箋遞過去,「我與慶德的陳縣令也算有些交情,李姑娘在慶德若有什麼需要,儘管拿著這信去尋陳縣令便是,他自會幫你。」
李秋瀾看著這信遲疑了半晌,到底還是接了過來。
雖然承蕭鴻澤的人情確實不大好,但她一個姑娘家,先前在慶德過得有多難她自己也知曉,有這封信在,至少能讓她再建玉味館時少些曲折阻撓。
她捏著信箋,又沖蕭鴻澤道了聲「謝」,兩人靜靜對望著,一時誰也沒開口。
許久,還是李秋瀾先出聲:「時候不早了,再不上路只怕趕不到驛館,秋瀾便先告辭了,國公爺……保重。」
蕭鴻澤薄唇微啟,想說什麼,但沉默半晌,到底什麼都沒有說,末了,頷首道了一句,「李姑娘慢走。」
李秋瀾深深看了他一眼,才含笑緩緩放下車簾,對外喊了一句,「走吧。」
馬車緩緩而動,很快在平坦的官道上越行越遠,蕭毓盈在一旁看了半晌,見馬車都快看不見,頓時急得不得了,沖蕭鴻澤吼道:「大哥哥怎的不留秋瀾姐姐?你若不想讓她走,現在去追還來得及!」
蕭鴻澤看她一眼,垂了垂眼眸,也不知在想什麼,片刻後,低聲道:「李姑娘要走,我沒有理由留她……」
「什麼叫沒有理由,你和秋瀾姐姐不是……」蕭毓盈說至半晌,驀然止了聲兒。
「不是什麼?」蕭鴻澤茫然道。
「沒,沒什麼。」蕭毓盈眼神飄忽,「我也該回去了,秋瀾姐姐和李婆婆走了,祖母傷心,我得好生陪她幾日。」
說罷,折身往馬車的方向行去。
她原還以為當年那樁婚約的事兒他大哥哥應當知道,可方才看他大哥哥的神情,分明是一無所知。
不知道也好,她這個哥哥活了快三十年,卻未經歷過感情之事,難免遲鈍,這回就教他自己好生醒悟醒悟再說吧。
皇宮,裕寧宮。
午後,碧蕪正在書案前練字,偶一抬眸,便見銀鉤將換好的香重新插入了紫金香爐中。
不得不說,這些成則帝命人送來的香安神的效果極佳,才不過這麼幾日,碧蕪晚間的確不似先前那般失眠了。
但也或是成則帝這一陣一直同她共寢的緣故,躺在男人懷裡讓她格外心安,只他最近有些奇怪,應當說是打她從安國公府回來以後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