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起元宵節那一次的燈會,這一次中秋節的燈會明顯的人更多一些,也更為熱鬧。

  從城門進來的這條主街上,道路兩側的小樓上面都掛上了燈籠,夜裡這些燈籠全部都點亮了,蜿蜒的燈籠像是一條布滿了星光的銀河。

  知道城裡有燈會,許多擺攤的小販夜裡都沒收攤,還有一些從附近趕來做生意的村民們,也在這條街上擺起了攤子。今夜的城門會晚些才關閉,城裡和城外的年輕人都出來看燈,街上滿是年輕的少男少女。

  趙長明和紀原也帶著三個孩子出來,走在了街上。

  「爹爹,糖葫蘆,我去買糖葫蘆。」見到街上有人賣糖葫蘆的趙宇麟就跑去買糖葫蘆了。

  趙宇麒看了一眼阿父,跟在弟弟的身後一起去。

  沒一會兩個哥哥就買了糖葫蘆回來了,小三寶有些著急的伸出手問哥哥要糖葫蘆,「哥哥,要。」

  「給你。」趙宇麟挑了一串最大串的糖葫蘆給弟弟。

  兄弟倆個剛才多買了幾串,趙宇麒分了兩串給爹爹和父親:「爹爹,給你們。」

  「我不吃,你們吃吧。」趙長明吃不慣這些東西,搖頭說不要。

  紀原接了一串過來,跟兒子道:「我和你阿父吃一串就好了,多出來的你分給大家吧。」

  趙宇麒留了一串給自己,把多出來的糖葫蘆分給其他的人。

  這個時候路上的人很多,他們一家五口走在街上也不會顯得太突兀,周圍也沒什麼人注意到他們。

  紀原咬下一顆糖葫蘆,就把剩下的遞到趙元帥的嘴邊。

  「……」趙長明看了一眼做了壞事在笑的紀大人,只好張嘴咬下一顆了,入口酸酸甜甜的糖葫蘆讓他皺了眉頭,不知道家裡的幾個孩子和紀原怎麼會喜歡吃這樣的東西了。

  後面跟著的那群護衛正好看到他們元帥大人吃糖葫蘆的畫面,有人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他們沒有看錯吧?他們元帥大人竟然會吃那種娘兮兮的東西?

  這群人面面相覷,發現他們還真的沒有看錯,前頭那個就是他們元帥大人和紀大人了。

  一家五口一路逛,三個孩子一路買吃的,買到兩隻手都提不了了,還分了不少給後面跟著的人吃。

  正好逛到他們舅舅開的酒樓,紀原就提議到樓上去歇一歇腳,一家五口就進了酒樓,到樓上的包廂去休息。

  「咚咚咚——」

  聽到咚咚的鼓聲,幾個孩子都跑到外面去看熱鬧。

  「咱們也去看看吧,應該是舞獅舞龍的隊伍來了。」紀原對這個是清楚的,因為是他提出了組織民間的藝人今晚來表演的,官府那邊還出了錢請人。

  趙長明起了身,跟著紀原出來外面看舞獅舞龍。

  小三寶高興的手舞足蹈,兩個哥哥一左一右的護著弟弟。

  見到三個孩子這麼高興,紀原覺得請藝人來表演的這個錢還是出得值得的。就在他低頭往下看的時候,注意到對面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抓住了身邊男人的手問:「你看,那個是不是舅舅啊?」

  「嗯,是舅舅。」趙長明也注意到了。

  而且他們舅舅還不是一個人,身邊還跟著一個人,看兩個人親密的舉止,一看關係就是不簡單。

  紀原的臉上露出興味的笑,用手拐了拐身邊的男人,一臉八卦的說道:「難怪我說舅舅今晚不和咱們一起出來,原來他是跟人有約了啊。」

  「舅舅和人約會,我和你約會,咱們各約各的會有什麼不好嗎?」趙長明伸手摟住紀大人的肩膀,把紀大人的腦袋攬過來,低頭在紀大人的額頭上親了一口。

  「你別亂親,這麼多人看著呢。」感覺到男人親了他一口,紀原有些緊張的用手拐了男人好幾下,提醒男人趕緊放開他,他們就站在樓上,隔壁陽台站著的人和下面的人往他們看來,就能看到他們了。

  還有三個孩子就在面前,一回頭就能看見他們在做什麼了。

  「看到又怎麼樣?我親我家夫郎,難道還有人不許啊?」趙長明卻是不以為然,他親他家夫郎怎麼啦,誰敢說不許了?

  這一天一家五口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去。

  在馬車裡玩累了的小三寶就睡著了,下車的時候都是被大人抱下去的。兩個哥哥還能撐到回家,才往他們住的院子回去。

  ***

  中秋節過完,新書院那邊的房子也蓋好了。新房子蓋好放著涼幾日,就能搬進去住了。

  九月初八的這一天新書院舉行搬遷儀式,書院裡的先生和學生們都搬到新書院來上學。紀原帶著一幫官員,還有這一次給書院捐了款的商人們出席了書院落成的儀式。

  新書院還是叫做安陽書院,裡面分了三個書院,分別是文學院和武學院還有算學院。新書院比他們從前的舊書院占地廣,地方也大,每個書院都擁有一個大院子,後面還有宿舍、食堂和練武場等等。

  三個學院的課程有一些是重疊的,不過每個書院的側重點不一樣,培養人才的方向也不一樣,這也是他們分成三個書院的初衷,就是為了培養不同的人才。

  作為一力支持和創辦了安陽書院的人,這樣的日子紀原也站出來說了幾句話,「咱們的書院今日能建成,還要感謝各位慷慨解囊的老闆們,還有為了建設咱們新書院出過力氣的每一人。」

  「希望今後能進來書院讀書的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讀書,不管你們以後是入仕也好,從商也好,還是做一個普通的人也好,本官都希望你們能做一個對大陳有用的人。還有在書院裡教書的先生們,也很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學生們的教育和付出,願意留在安陽書院這裡教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