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駱二胡:「……」

  這倒霉催的。

  而後三人便趁著夜黑風高,往江浸月兄弟的帳篷過去了。

  一路上駱二胡交代了朔望的事情,岑閒越聽,臉色越是不好。

  聽完他沉默半晌,輕聲道:「真的沒有辦法解了嗎?」

  「能壓制已經是萬幸了,」駱二胡嘆口氣,「他暗傷太多,能醒來也已是不易了。」

  「好生調養,也有年頭可活,」駱二胡繼續說,「興許日後,能想出解法。」

  等到三人偷摸來到帳內,才剛躲過侍衛進去,一柄閃著凌冽寒光的劍照著駱二胡的面門過來,老頭子大吃一驚,抱著頭叫到:「江浸月!你殺你爹啊!」

  那柄劍在離駱二胡臉上僅剩半寸之時堪堪停住,江浸月攥著江與安的手,好險沒讓那把劍招呼到駱二胡臉上。他對駱二胡一臉嫌棄道:「你別叫,這劍傷不了你半分。」

  而後江浸月看見了駱二胡身後的人影。

  正是在信中說了不久之後就會和他們會和的岑閒。

  江浸月當即鬆開了劍,朝著那人影過去了:「岑閒!」

  只見後者豎起中指在唇邊,輕輕搖了搖頭,江浸月噤了聲,朝岑閒懷裡看過去,驀然就看見了一張熟悉的臉,他又驚又喜:「朔望!」

  原來這兩個人都沒死!

  幾個人將朔望安置到了帳篷內的一張小床上,給他蓋上了被子,一行人坐下來先是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後齊齊陷入了沉思。

  良久,江與安道:「如今上京形勢不可謂不危急,陛下被軟禁,景王一人在朝堂之上也舉步維艱,曹庸和長公主的人手都把皇城給封了,除卻幾個錦衣衛,幾乎沒有人能把消息送到這邊來。」

  「薛寂那邊有什麼消息?」岑閒緩聲問。

  「說是皇后要生了,」江浸月有些頭疼,「這一生下來,難保長公主不拿這個孩子做文章。」

  「況且聽上京來的消息,」江與安眉頭緊皺,「長公主最近似乎與瘋了無異。」

  岑閒緩緩抬起頭:「瘋了?」

  「到也算不上瘋……」江浸月道,「景王來信說,她把先帝的墓給掘了」

  作者有話說:

  緩慢尋找手感ing——

  第72章 終局(四)

  掘墓確有其事。

  如今上京沒人管得住這尊大佛, 即便是她要翻天,估計也只有遠在邊關的軍隊趕回去,才能阻止她了。

  小皇帝魏明文坐在椅子上, 不知要如何是好。

  他對那先皇父親沒什麼印象, 論起情分來那也沒什麼情分。只是他也實在是沒想到, 他這位長公主姑姑居然在翻看完那封聖旨後, 瘋瘋癲癲去了帝陵,還叫人把先帝掘出來。

  只不過要對著百姓朝臣是不可能這麼說, 於是便找了個先帝陵風水不好的藉口,要遷走, 順理成章地將先帝掘了出來。

  魏明文覺得他這姑姑是想把先帝拖出來鞭屍。

  只不過年歲日久,先帝早就化為了一具枯骨, 即便想鞭屍估計也鞭得不夠痛快。

  魏明文站起身來,亭台樓閣之外,是一望無垠的黑色天幕, 明月懸於其上,光輝灑在人間。長公主雖然暫且留了他一條命, 但以其陰晴不定的性子,說不定哪天就要把千刀萬剮。

  那薛貴妃與曹皇后關在了一塊,兩人幫襯, 魏明文不算太擔心,況且曹皇后是曹庸的女兒,虎毒尚且不食子,再怎麼樣也無大礙。

  就是……魏明文臉色複雜,就是不知道孩子生出來是男是女了, 若是男孩他這個皇帝是不是就要「殯天」了。

  小皇帝很有居安思危的精神, 這會兒已經料想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後, 自己是個怎麼悽慘的下場了。

  這邊小皇帝在憂心忡忡,長公主那邊則是另一種光景。

  魏長樂神情冷寂,凌雲單膝跪在她的腳邊,伸手將她衣擺的褶皺撫平。

  自從知道聖旨的真相之後,魏長樂瘋了般前往帝陵,將她兄長的骨骸給掘出來了。掘出來之後,她並未開心上多少,甚至命凌雲將那副枯骨挫骨揚灰來泄憤。

  只是即便如此,魏長樂還是鬱郁。

  人死如燈滅,即便挫骨揚灰,生前之事也已成定局,沒有什麼能更改的了。

  先帝因一己之私,殺兄弒父,又為籠絡朝臣,將魏長樂嫁給丞相陳相於……他這般籌謀,因那封詔書惶惶不可終日,到頭來,那封詔書上寫的,卻實實在在是他自己的名字。

  何其可笑。

  他死得太便宜了,魏長樂想,若是早知道,應叫他千刀萬剮才好。

  「這幾日有什麼事麼?」

  魏長樂的眼神冰凌凌的,看向凌雲。

  「民間傳言,說有隱士夜觀天象,言紫薇星亂,恐有奸人誤國,景王也上書說,要陛下肅清朝綱。」

  魏長樂捂著嘴笑:「奸人誤國?倒是抬舉我,我算什麼奸人麼?不過是個看不清的蠢人罷了。」

  說完她幽幽嘆口氣:「朔漠那邊的人馬還沒回來啊,那指揮使說是死了,不過我是不信的。」

  「曹庸的野心倒是大,想等著自己女兒生下了龍種,進而取而代之,讓皇位成為他的囊中之物,我倒是無所謂這江山誰來做主……但總有人在乎,他想要這皇位,恐怕要費些周折了。」

  「不過不論是誰來坐著龍椅,將來我都要是被清算的。」

章節目錄